新十条以来,疫情政策发生巨大变化,不验核酸不扫码,各种“能简尽简”。这个过程有人叫解封,有人叫躺平,不管怎么称呼,不管未来如何,事实上我们已经进入了后疫情时代。这个大幕才刚刚拉开,就上演了各种狂欢和怪诞。

1对被禁止的跃跃欲试,对被拒绝的梦寐以求

人总是对被禁止的事跃跃欲试,对被拒绝给予的东西梦寐以求。

三年来严格的疫情政策,让很多人倍感压抑,积怨已久。如今政策陡然放开,人们不仅出行没了障碍,连嘴巴里也没了禁忌,于是乎自媒体平台、朋友圈,大明星,小人物都纷纷刮起了“炫阳”风。

“你阳了吗”一时竟成了互相打招呼的起手式。还有某女明星竟然在社交媒体公开表示,希望自己主动感染,还说感染后自己的皮肤都变好了,言语之间透着肉眼可见的兴奋感。

身边有没有阳过,甚至还成了衡量一个人社交圈是否广泛的重要标尺,整个氛围就是,如果你连个阳过的朋友都没有,那你就要反思自己的社交圈为啥这么小了。

从不久之前的惧阳、谈阳色变;到彼时的炫阳、以阳为荣,在笔者看来,这些表象的背后,隐藏的是挑战禁忌的刺激和快感。

都说养成一个习惯只需要21天。疫情可是整整3年了,它不仅让我们养成了出门戴口罩,回家先洗手一类的诸多生活习惯。在我们的脑子里也形成了很多不可、不敢触碰的禁忌。比如对阳的恐惧感,对阳人的神秘感。

以前谁阳了,都是一身大白被拉走,流调也会尊重隐私不会泄露神秘的阳人是谁。至于自己得阳,更是想都不敢想,那还了得?真有点感冒发烧啥的,也是自己偷摸喝点连花清瘟,不敢让人知道,生怕造成误会。

但突然一时间,阳离自己如此之近,甚至近到发生在自己身上。关键还没事,没被拉走,没被各种禁入,没被另眼相待。压在心头的恐惧和禁忌的魔咒瞬间失效了,悄然而起的是潜意识中压抑已久的叛逆情绪,你Y吓了哥们三年,看哥们咱拿你消遣。

大家叛逆情绪被同时触动,也就形成了各种报复性炫阳的名场面。不然,哪年没几次流行感冒,你啥时候见过有人不约而同集体晒感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越难,越见人性的荒诞

心有敬畏,行有所止;反之则百无禁忌。短暂的炫阳潮后,忽然氛围变了。随着加入羊群的人越来越多,各自的体验越来越真实,越分化。炫阳的调子也从以前的调侃戏谑、甚至沾沾自喜,变成了吐槽、无助、分享自己的治疗经验和患病痛苦。

当90%的人,发现自己并不是专家口中所说的“90%无症状者”后,气氛更不一样了,不少人接连出现头疼欲裂、刀片过喉、水泥塞鼻等症状,让大家心里更没了底。

接下来是一些原本稀松常见的退烧药品变得一药难求。为了避免麻烦,一些药房直接在门口摆上大喇叭直接吆喝“本店没有布洛芬、美林、感冒灵、连花清瘟...”。笔者的一位朋友家里孩子发热,实在不得已,花200块钱从黄牛手里买了一瓶美林。

吃药尚且如此,去医院更是一诊难求。而且网络新闻中,名人名家去世的讣告接连不断,有的年老,有的正值壮年。这些都在无形之中加剧了氛围的改变。大家轻易不敢出门,路上人少车稀。以上海的地铁公共交通为例,人流量从以前的每天900万人次,断崖式下降,一度跌至243万人次。甚至出现了早高峰地铁捡到座的罕见景象。没了人,也就没了财经专家们所预测的“报复式”消费,用网友的话说“有点钱还要留着买药呢,我拿什么报复?报复我自己吗?”

越到难时,越见人品。有些事情,不放在现在的时空背景下,你都很难相信是真的。

有家好心药房免费给民众发放药品,竟然有人窜出来抢走了药房准备免费发放的药品。在这个过程中,那么多排队领药的人,竟然没人上前帮忙制止阻拦。反而在抢药的人走后,继续向药房老板索药,让善心老板心寒不已,大呼“我拿命给你们吗?”。

另一个真实的故事,一男子在楼群内求退烧药,一邻居愿意无私分享,这位男子去邻居家取药时,该邻居因一时头晕晚开了一会门,就遭男子踹门怒骂,“你说给我药,为什么让我在门外等这么久...你说你晕,怎么还不死呢?”

3正视“医学问题”掩盖下的道德问题

疫情政策放开以来,发生了很多人与人之间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感人故事,但也有不少匪夷所思的荒诞事件。这些荒诞,有些是用故事演绎(像上面两个例子就是如此),有些是藏在只言片语之间。

有人坐地铁不戴口罩,警察过来劝他戴上,还是不听。振振有词大喊“我阳过了,我不用带...反正大家早晚都得阳,戴了有什么用...”。

你阳过了,但你想过别人吗?现在确实不限制阳人乘坐地铁,但你阳了自觉戴个口罩过分吗?别说疫情期间,就算疫情之前,有点基本素质的人得了流感,在各种场合还要尽量背背人,怕不慎过给别人呢。现在疫情,反倒可以这么豪横?

还有那句“反正大家早晚都要阳”,也是近期经常听到的一句话,乍一听有理,实则混淆概念,为自己的不作为、不负责找借口。大家早晚都要进坟墓,请问你现在要进吗?就算大家早晚要阳,你怎么知道别人现在就想阳,就该被你传染呢?以前得流感不慎传染给别人,都会心怀愧疚,如今在疫情的加持下,为啥可以自私得如此理直气壮?

诸如这些完全经不住推敲的蠢话,如果脱离现在的时空,是很容易被戳穿逻辑上的漏洞的,这就是明显的自私自利,缺乏公德心。但放在当下,却忽然有了某种欺骗性,甚至成为不少人的“共识”。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深层的道德问题被藏在“火热”的医学问题之后。

大家都被“全民群体免疫”、“大多数感染者都是轻症”等一系列医学专业表述带跑偏了,只想到了某种看似“必然”的结果,但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在这背后的道德问题。

不管专家们所说的那些“必然”结果,会不会出现,但医学问题就是医学问题,道德问题就是道德问题。不能成为互相解套的工具,不然就是沦丧。

4礼义廉耻和实用主义

这波疫情中,由于缺乏特效药,很多人感受到了中医的某些神奇疗效。有些人甚至呼吁中医要从孩子抓起,学校教育要“下英语,上中医”;还有人对此拔高情怀,说重视中医就是重视中国传统文化。这话是没毛病,那老祖宗流传数千年的“礼义廉耻”这些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是不是同样属于传统文化,同样需要发扬光大?

难道只学能帮助我们治病的中医,能帮助我们考级、让我们显摆的琴棋书画,其他的“虚头巴脑”、没有实用价值的传统文化,留在故纸堆里缅怀就好了。那,我们就是精致的实用主义者、利己主义者。

注重起码的公德,对能帮助的人施以援手,对帮助自己的人心存感恩,对和自己有不同观点的人保持基本的尊重,这样的要求不算过分,应该有“抢救”一下的必要,只要我们不想活成我们最讨厌的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