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国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接续实施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集中力量攻克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能源消费增量有2/3来自清洁能源;建立全世界最大清洁煤电体系。新时代这十年,我国大力调整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运输结构,打出一套压减燃煤、调整产业、联防联控、依法治理的政策措施“组合拳”,推动大气环境质量持续向好,蓝天白云日益成为常态。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与此同时,我国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柴油货车污染尚未有效解决,臭氧污染问题凸显,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依然比较严峻。过去多年高增长积累的环境问题,具有复合型、综合性、难度大的特点,解决起来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污染物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在战术层面上,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要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聚焦PM2.5污染,以秋冬季为重点时段,以重污染天气频发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以及重污染天气防控工作相对薄弱的东北地区、天山北坡城市群为重点地区,针对区域不同污染特征提出相应攻坚措施。对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作出针对性部署。努力做到问题、时间、区域、对象、措施精准,确保各项政策举措科学有效,坚持用法治的手段保护蓝天白云,避免“一刀切”“运动式”攻坚,蓝天保卫战才能不断取得新成效。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我们定能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