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AI照片绘画很火,

用户只要上传一张自己的照片

便能获得一张自己的动漫形象照。

但你有没有想过,

这样会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呢?

01

个人信息的范围

我国《民法典》将个人信息具体化,明确规定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例如: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

《个人信息保护法》作为我国第一部保护个人信息的法律,规定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与已识别或者可识别的自然人有关的各种信息,但不包括匿名化处理后的信息。

其中最独特、最容易被轻视的就是生物识别信息,常见的生物识别信息包括:人脸信息、指纹信息、虹膜信息、视网膜信息、声纹信息和耳廓信息等。

02

照片将泄露个人信息

人工智能飞速发展,图像识别技术也在各领域取得广泛应用。尤其是AI绘画最近很火,经常在朋友圈、抖音等社交平台看到利用用户生活照转化形成的动漫形象照。

AI绘画的工作原理主要有4个步骤:收集照片、图像预处理、抽取并选择关键特征、输出照片。

在以上4个步骤中,包括了对用户个人信息的收集、储存、加工和提供等过程,其中所有的风险都是从照片收集环节开始产生的。

不仅AI绘画软件存在照片泄露的风险,互联网中还存在其他大量照片泄露的情况。

03

可能泄露的信息

3.1 人脸信息

B外出与朋友吃饭,当晚失联,第二天她的尸体在路边的树林中被环卫工人发现,身上的钱财都不见了。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后说自己通过微信查看附近的人,随意点开了一位年轻女性,根据受害人的朋友圈,很快便判断出受害人的大概行踪,他便在路边等着受害人出现。果然,没过几分钟就等到了受害人。

3.2 指纹信息

拍照比“剪刀手”是最常见的pose,但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会泄露自己的指纹信息呢?指纹信息通过照片被提取后,借助专业材料可制作成指纹膜,这些指纹膜可以用来破解指纹门锁、指纹支付等。

3.3 位置信息

A出门旅游,将自己拍摄的天空照片原图发到了微博上,几分钟后便接到了自己老板的电话。老板问道:“你不是请假去医院看病了吗?怎么现在在外地的景区呢?”场面一度很尴尬。后来A通过询问同事才得知,原来发送原图会泄露自己的位置信息。

3.4 其他

照片不仅仅会泄露个人信息,严重的还会泄露国家秘密信息。1964年,我们国家发生了一起著名的照片泄密事件。1964年,某杂志封面刊登了一张大庆油田“铁人王进喜”头戴狗皮帽、身穿厚棉袄、顶着鹅毛大雪的照片,照片中还能看到在王进喜的身后,分布着密密麻麻的高大井架。而日本情报专家就是因为这一张照片,推断出了大庆油田的位置、油井直径、油田储量和产量。如果这件事发生在战争年代,后果不堪设想。

04

律师建议

个人信息一旦泄露,容易导致用户的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面临风险,尤其在手机拍照如此便捷的时代,随手拿起手机就可以拍下一张包含大量个人信息的照片。

在生活中,我们应当如何预防照片泄露个人信息呢?

●晒照需谨慎

在微信、抖音等自媒体平台上,不要轻易留下自己及家人的照片,尽量不发正面清晰照片,如有需要建议设置分组可见。

●拍照不要比正面“剪刀手”

正面“剪刀手”照片会泄露自己的指纹信息,如果实在想拍,可以拍背面“剪刀手”,因为背面有指甲、没有指纹。

照片一定不要发原图

智能手机拍摄的照片,都包含Exchangeable Image File(可交换图像文件),如果没有特殊处理,这些图像信息是不会消失的。收到照片原图的用户,能够轻松获取照片的拍摄时间、地点等信息,进而轻松推断出拍摄者的居住地址、工作单位地址等。

不仅照片会泄露我们的个人信息,互联网时代有太多环节存在隐私安全漏洞,例如:快递单、外卖单以及各种软件等。希望我们能够重视个人信息保护,让风险远离自己及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