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一女子拿着两张总额为195万的存单去银行取钱。银行职员用手一摸,告诉女子存单为假,拒绝兑付。女子报警后,警察查明了真相,一人因犯罪被判刑!

(案例来源: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
何女士是江苏徐州人,早些年和丈夫韩某一起来上海打拼,经过夫妻二人的齐心协力,两人有了自己的餐饮生意和丰厚资产。

手上积累的财富增多后,何女士和丈夫商量,以自己的名义将195万分两次存入银行,作为应急储备金。两张存单由何女士保管。

紧接着,何女士与韩某生儿育女,她主动退出了对餐饮生意的管理,全心全意在家里相夫教子,成为了一位名副其实的家庭主妇。

但最近两年,由于疫情的影响,餐饮行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韩某的几家餐饮店被迫关门歇业,生意亏损严重。

夫妻俩半辈子心血全部花在店铺上,韩某更是想着熬过这段艰难时期,日子就会慢慢好起来。为了不让妻子增加压力、徒添烦恼,韩某一个人左支右绌、到处周借,但仍未能挽救生意上的颓势。

眼看着丈夫每天深夜回家的脸色一天比一天差,何女士多次开口询问,韩某总是强颜欢笑,说自己能够解决,让她不用担心。

多年的夫妻让何女士对丈夫十分了解,疫情的影响造就生意上的困难,何女士也是心知肚明的。她知道丈夫生性倔强、要强的性格,于是便想偷偷地将几年前存下的195万取出来,交给丈夫,让他度过眼前的难关。

当何女士拿着自己小保险箱里的两张存单和身份证,来到银行办理提款时,银行职员拿到存单后,发现手感不对,立马起了疑心。

她用手细摸了几下,随后意味深长地看了何女士一眼。紧接着,她又仔细查看了存单上的内容,并用机器辅助鉴别。
一系列操作之后,银行职员告诉何女士,这两张存单是假的,我行拒绝兑付,说完便准备拨打电话报警。

存单自己一直放在家里收藏保管着,怎么可能是假冒伪造的呢?难道是当初自己办理存款时,银行给出的存单就存在问题吗?何女士觉得事有蹊跷,不等银行职员报警,自己先已拨通了110报警电话。

趁着警察出警的间隙,银行职员向何女士说明了自己认为存单是假的理由:
1、正常存单的表面,手感略微有点粗糙,而何女士的这两张存单表面太光滑,纸张厚度也不对;
2、正常存单上面的字体非常清晰,辨认度很高,何女士的两张存单字体有点模糊,个别地方字体存在差异;
3、正常存单都是防伪印刷,自己用机器辅助鉴别,进一步证明这两张存单是伪造的。

警察到来后,通过银行记录查询以及何女士家庭情况调查,很快便还原了事情的真相。
原来,何女士多年前的确在银行存下了195万存款,银行开具的两张存单也是真实有效的。

只不过早在几个月前,何女士的丈夫韩某就拿着真存单、何女士身份证以及自己的身份证,将这195万元全部提走,用于填补生意上的亏空和维系周转。

害怕被妻子发现引来责怪,韩某便在网上花了2500块钱,请人制作了两张195万的假存单,李代桃僵,放入妻子的小保险箱里。

想着等生意上的困境过了,自己将钱赚回来了,再和妻子坦白这件事。谁知妻子体谅自己,想主动将钱取出来帮他,歪打正着下,戳破了假存单的骗局。
事情的真相出来后,韩某因涉嫌犯罪被警方带走,后由公诉机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韩某认为,自己伪造的是自家的存单,而且没有通过假存单提到存款,所以不构成犯罪,但检方却并不这么认为!
《刑法》第177条规定,伪造、变造汇票、支票、汇款凭证、银行存单、信用卡等,其行为构成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
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两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伪造很好理解,就是从无到有,全部造假;变造是基于一部分真实情况,将真实的金融票据进行改造,比如将2万元的存单,改成50万元的。

韩某利用网络,找人伪造银行195万元的存单,虽然不是自己制作,但他和网络伪造银行存单的人有主观意识上的联络,两人在客观上买卖存单已经构成了违法行为,所以是属于共犯关系。

《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中提到,伪造、变造金融票证,面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应当追诉。
考虑到韩某没有极大的主观恶意,伪造存单的目的并不是真的用来获取不法钱财,只是为了瞒天过海骗过妻子,所以可以酌情减轻处罚。

最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以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判处韩某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两万元。
韩某在网上联络的伪造存单的卖家,警方对其另立刑案调查!
夫妻之间应坦然相处、共担风雨,相互体谅是浓浓的爱意,但人在面对任何困难时,都不能心生邪念,靠违法犯罪的行为来帮助自己。正所谓“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想要不被捉,只能莫伸手!

以案示理,以讼明法;刑一而正百,罪一而慎万。愿大家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以法律己行,以法卫自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