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得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自己悲惨的童年,一个人遇到问题时的解决方法,以及待人接物时的性格,都和他们童年时期的人生经历有关。而他们所因此形成的性格,又间接决定了他们今后的命运发展。

有的人从小生活在充满关爱的环境中,长大后的他们能够展现出自信开朗的一面,遇到问题时也不会轻言放弃。有的人则从小缺少关心,被迫学会一个人在残酷的世界上打拼。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从小缺爱的人,这一生都会被下面4种东西所影响。

安全感

心理学家艾斯沃斯提出,从小没有得到足够关爱的人,特别容易缺失安全感。在和别人相处的时候,他们会出现矛盾型依恋的状态,既想要和某个人保持亲密的关系,又担心自己会被对方抛弃。

缺乏安全感的他们在亲密关系中会展现出焦虑与敏感的一面,他们没有足够的信心确定自己的魅力能够吸引对方时刻关注自己,常常过分担忧两个人的感情会受到影响。因此他们在生活中的表现总是有些斤斤计较的。

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也会得到他们的格外关照。这些人会不断脑补你的行为,将一个临时决定的小事延伸到一个大的方面,并将其当作你将要离开他们的表现。有时他们还会故意做出一些不必要的行为,想要验证你对他的感情是否像之前那样浓烈。

与这些人相处,总是会让我们觉得心力交瘁。我们不知道该如何让对方满意,又会觉得对方过分敏感的心情已经限制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而他们也会因为自己过分敏感的行为一再失去亲密关系,并因此产生更加严重的安全感缺失。

享受被追捧的感觉

童年时期缺乏他人关注的人,在长大后更容易表现出自卑的一面。但也有一些人不愿意让其他人看到自己的自卑,会用自恋的方式掩盖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自体心理学体系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自恋的一面,自恋是一个人心理能量的体现。

但这种因为童年世界缺乏关爱而产生的人格障碍性的自恋,并不是一种健康的自恋状态。长时间沉浸在这种感受中,会让他们逐渐与现实或其他人产生距离,成为一个盲目自大的人。有时他们甚至会失去应有的理性,只知道无条件的追求其他人对自己的称赞与追捧。

有一些心理学家曾对这类人进行过心理临床咨询,通过对这些人的总结可以发现,他们的自恋行为并不是随时产生的。只有当他们想要得到身边人的关注和关爱,又没有人在乎他们时,他们才会做出类似的自恋表现。

想要得到无条件的关爱

童年时期无法得到应有关注的人,会在成年后继续找寻这种关注感。不论是恋人还是朋友,他们都会对对方提出过高的要求,认为对方应该无条件的关爱自己,并将自己放在相对重要的位置上。

和这样的人相处,会让我们觉得非常劳累。毕竟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需要经营,和其他人在一起的沟通与互动,也是在我们有空闲时间时才能进行的活动。这些人根本没有考虑过其他人的生活,一味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

只要他们向其他人发送消息,或是生活中有了新变化,别人就需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回复他们,关注他们的生活。否则他们就会对对方产生不好的印象,认为对方是一个不值得信赖的人。他们盲目的认为朋友就应该随叫随到,从未考虑过朋友个人的生活问题。

嫉妒心较强的他们,有时还会限制朋友的生活,不允许朋友和其他人走得更近,或是交上除他们之外的朋友。否则他们就会有嫉妒的情绪,不再愿意和这位朋友亲近。可惜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是相互的,长时间和这样一位缺爱的朋友相处,大部分人都会觉得劳累。

喜欢控制别人

从小缺爱的人会格外关注自己能够获得的一份爱,不愿意让这份感情轻易离开自己。为了让对方长久的留在自己身边,他们甚至会主动控制别人,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方式相处。倘若对方没有做到这一点,他们就会表现出难以接受的态度。

著名的心理学家费洛姆告诉我们,爱并不是可以轻易获得的,一份相对成熟的爱,需要经过许多实践与个人思考的洗礼。童年缺乏爱的人,不应该用自以为是的方式去和周围的人相处,用自己的爱去要挟别人。

爱是可以被学习的,有类似问题的人可以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帮助自己树立起现实与过去的界限。只有成功摆脱过去缺爱的生活带给自己的影响,我们才能顺利得到新生,重新获得来自外界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