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你“杨过”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望2019至今我们已经被疫情折磨三年了,在这三年里我们体悟到了自由的可贵。我们恐慌,被迫隔离,破产,失业,与看不见的敌人不断进行着没有硝烟的拉锯战。

今天我们面对疫情都这么无能为力,你会不会好奇古代的疫情人们如何解决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面很多期我们都提到了古代的瘟疫,仿佛每次天灾、人祸后都要伴随着瘟疫的发生。

我国最早对瘟疫的记录在《公羊传》中有记载,鲁庄公二十年夏天,齐国发生大疫:“二十年,夏,齐大灾。大灾者何?大痔也。大痔者何?痢也。”此次瘟疫从齐国蔓延到鲁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夏文明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的瘟疫发生在东汉末年,据统计,这场瘟疫断断续续肆虐了五十一年之久,其惨烈程度直接从汉末五千万人口消减到了千万不到。

曹操蒿里行中就曾描写过民间惨状“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疫情的肆虐更是多次导致战争局势不断变化,使天下大乱持续了百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国时期史诗级战役赤壁之战,从曹操给周瑜的信中可见:‘赤壁之战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小儿虚获此名。’烧船的是周瑜还是曹操自己我们无从考证,但是瘟疫可以直接导致一场战役形势逆转这是不争的事实。

军队都是如此,民间就更不必说了。恰逢乱世,各方势力都忙于战事,无暇顾及疫情,导致瘟疫能如此猖狂的肆虐,就连当时的名医张仲景家族都未能幸免。二百余口,十之去七。

杀伤力最严重,致死方式最直接的瘟疫是发生在明朝末年的鼠疫。

这场瘟疫发生原因是明末小冰河期导致旱灾、蝗灾频发,内地多流民逃往北方牧区,将鼠疫源病毒带回,导致大规模爆发。病人最初会在淋巴处长一个硬核,接着就饮食不进,头晕目眩,身体发热。甚至还会呕吐出“像西瓜败肉”的东西。患者都还来不及治疗,长则几日,短则数小时就会暴毙而亡。民间十室九空,一人感染全家死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史书描述当时帝都北京的九座城门大开,每天有上万个棺材被抬出。出殡者被感染后又传染给家人,很快,整个北京城内家家有死尸无人收殓。街上,乡野间四处能看到倒毙的人。如同人间地狱一般。而这场瘟疫的流行遍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地,京城都无力抗疫,可想而知各地方的惨状。

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后,见到这样的惨状形容“人鬼错杂,日暮人不敢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李自成的百万雄兵被八万清军几个月内轻易击败,和这场瘟疫在军中肆虐有很大的关系。

当代人文学家邓拓在《中国救荒史》一书中大致统计过中国古代记录在册的瘟疫238次:周代发生过1次,秦汉13次,魏晋17次,隋唐17次,两宋32次,元代20次,明代64次,清代74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历了这么多次瘟疫,古代人如何抗疫的呢?

纵观人类历史,疫病防治都是十分棘手和可怕的,远古时期人们对瘟疫是种病毒不能够理解。瘟疫发生后往往死伤惨烈,束手无策。这种情况下人们就将瘟疫视为天神降灾或者疫鬼作祟。于是每次抗疫的‘重担’都落在了巫师们的肩头。

远古巫师发明了一种祈祷和驱鬼的仪式-傩。由巫师一手执戈一手执盾,带领着选拔出来的120名童男童女跳舞驱赶瘟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随着医术的发展,人们发现疫情初期,多在小规模内发生不易察觉,于是对待病毒多以预防为主,隔离病原。

《睡虎地秦简》中就有记载,早在秦朝时,各地方均设有‘疠所’,罪犯、奴隶中发现有感染者,必须强制送往‘疠所’中隔离。

《后汉书·皇甫规传》记载,在汉军西征讨伐羌人时,“军中大疫,死者十之三四”,这时候,感染疾疫的官兵被统一安置到了“庵庐”中进行隔离治疗。

南北朝时期更是出现了寺院传染病院,是首次民间出现的私人隔离医院,弥补国家力量的缺失。

这‘疠所’‘庵庐’就如同我们今天的方舱医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古人对于日常的防护也很重视。

《黄帝内经》提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强调防治的重要性。

城市内每年开春都要疏通沟渠,兴修水利。中国民俗端午节:饮雄黄,挂艾草,焚苍术。都是古人在长久的经验中发现,瘟疫多发生在天气转暖的时节,政府和民间在此之前做好卫生避免细菌滋生,同时焚烧一些具有杀菌作用的矿石、植物,可以杜绝瘟疫。

《千金要方》记载,‘疫之所兴,或沟渠不泄蓄其秽恶,熏蒸而成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人还发明了最早的衣服消毒手段:将衣服放在笼屉里,像蒸馒头一样,利用蒸汽高温杀菌。清代贾山亭《仙方合集·辟瘟诸方》中提到“天行时疫传染,凡患疫之家,将病人衣服于甑上蒸过,则一家不染”。

古人发现粪便也会传播疾病,儿童从小被教育上厕所除掉上衣,家家户户饲养的牲畜粪便要自行收拾好,如果有放任牲畜四处乱拉而不管的人,严重者甚至被杀头。各城中也设有专门的收粪人,定期挨家挨户收取粪便,集中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监狱、军营、役所这种人员密集,细菌滋生的‘温床’更是定期打扫。

古人对于不同疾疫也有专门的药方,明朝“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收录了如治疗呼吸道感染的“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治疗急性肠炎、痢疾的“葛根黄岑黄连汤”,治疗黄疸以及传染性肝炎的“菌陈蒿汤”等等。除此之外,明朝对于瘟疫、痘疹、麻风病、梅毒、疟疾这些传染疾病分别都有专门的医学专著,堪称最早的专科医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两宋时期更是将医疗机构细化成各种职能,如养济院、福田坊、将理院、安济坊。并且设有专门的医科学院:中央设太医局,州县设医学院,大量培养医科人才。保证瘟疫流行时国家的整体抗疫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上,似乎每次大的自然灾害和战争中都伴随着大型的瘟疫发生。冥冥中好像天降灾难惩罚世人。其实纵观古今,瘟疫一直都在我们左右常伴,之所以太平盛世鲜少听说瘟疫肆虐,都是因为全民对瘟疫的防患意识,以及瘟疫发生时官府积极组织协调。这在灾难和乱世中都是做不到的。像当下我们经历的这场疫情,虽然已经长达三年,我们也因此在经济上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太平盛世,有政府的组织、志愿者的奉献使我们坚持到今天依然康健。

愿疫情早日过去,愿天下小阳人早日转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上观点都是通过阅读史料主观臆断。如果您持有不同观点,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关注蜡笔记历史,我们下期再见!拜了个拜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