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悠”一词是北方俗语,在东北地区,人们常把那些善于哄骗别人上当或者爱吹牛的人称为“大忽悠”。“忽悠”是个贬义词,赵本山在小品中就曾塑造了一个“大忽悠”形象,不过赵本山的小品也给这个词增加了一些幽默、玩笑的成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要“忽悠”别人上当,还是要有一些“能力”和技巧的,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也曾出现过五位厉害的“大忽悠”,他们中有人靠“忽悠”术外交救国、为民除害,也有人靠“忽悠”术实现一已私利,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史上最强的五位“大忽悠”。

秦始皇称帝后,一心追求长生不老之术,徐福便投其所好,在秦始皇去泰山封禅之时上书,说渤海中有三座神山,山里的神仙吃了仙药可以长生不老,他还说愿意为秦始皇上山取仙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始皇信以为真,给了徐福很多金银财宝,让他带着数千人入海求仙药。但没过多久,徐福就将金银财宝挥霍一空,他又去见秦始皇,说神仙嫌弃带去的礼物太薄,想要得到仙药就得进献一些漂亮的童男童女和各种工匠用具。秦始皇听完觉得也在理,就又派了500名童男童女跟着徐福再次出海。

十年后,徐福还是没有取到仙药,当他再次见到秦始皇的时候,他说是因为海上有个异常凶猛的大鲨鱼护卫着仙山,所以取不到仙药。于是,秦始皇亲自率领弓箭手杀死了大鲨鱼,他本以为这回可以拿到仙药了,谁知却在回宫的路上病死了,最终也没有得到仙药。而徐福却东渡到了日本,悠哉地过着神仙般的日子。

徐福胆子够大,敢“忽悠”暴虐的秦始皇,他抓住了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的心理,乘虚而入,实现自己的目的,最终过上了富足自在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齐景公手下有三个十分得宠的勇士:田开疆、公孙捷、古冶子,但他们恃宠而骄,专横跋扈、胡作非为,被百姓称为“三害”,晏婴决定除掉他们,但是又不能得罪齐景公。

有一次,齐景公与晏婴等四人在桃园喝酒,晏婴看到树上的金桃已经熟了,就提议摘几个尝尝。于是他摘了六个桃子,每人吃了一个,还剩两个。晏婴说:这剩下的两个桃子就给功劳最大的两个人吃吧。公孙捷志得意满地说,我曾为了救国君杀死了一只猛虎。古冶子不服气地说:我曾跳进波涛汹涌的河中,杀死了一只兴风作浪的大鼋,保住了国君的性命。这两人把剩下的桃子吃了。

田开疆看桃子没有了,大叫:我曾舍生入死征讨徐国,歼敌无数,难道我的功劳不够大?田开疆觉得受到了莫大的羞辱,于是拔剑自刎。公孙捷见状,觉得自己的功劳没有田开疆大,却吃到了桃子,羞愧地拔剑自杀了。古冶子看到自己的两个兄弟都死了,也不想苟活于世,于是也拔剑自刎了。

晏婴仅用两个桃子不费吹灰之力就把三人“忽悠”自杀了,这种挑拨离间的“忽悠”术实在是厉害,谈笑风生间就为民除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齐国国君因为听信谗言,罢免了宰相孟尝君。冯谖是孟尝君门下的食客,他对孟尝君说可以让他官复原职,孟尝君半信半疑。冯谖来到秦国,对秦王说:齐王罢免了宰相孟尝君,您听说了吧?齐国因为有孟尝君而成为能与秦国相抗衡的强国,孟尝君因为被罢官心中怨恨,打算离开齐国,秦王您快准备厚礼,悄悄地把孟尝君接到秦国来。秦王一听赶快派人去接孟尝君。冯谖又快马加鞭地抢在秦国使者前面赶回了齐国,对齐王说:秦国听说你罢免了孟尝君,已经派人来请孟尝君去秦国做宰相了,如果孟尝君辅佐秦王,齐国就再也无法与秦国抗衡了。为了不让秦国得到孟尝君,大王您应该立刻恢复孟尝君的宰相之职。齐王听后,赶紧恢复了孟尝君的相位。

冯谖的“忽悠”术着实高超,他抓住了孟尝君对秦、齐两国的重要性,略施小技,两面“忽悠”,轻松自如地使孟尝君的相位失而复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燕昭王派苏秦去齐国要回被占领的土地,苏秦对齐宣王说:燕昭王是秦惠王的外孙,秦国是燕国的坚强后盾,齐国占领燕国的土地,燕、秦两国都对齐国不满,如果齐国能归还占领燕国的领土,那么燕、秦两国就会支持齐国,到那时还有哪国敢与齐国抗衡?齐宣王听完,觉得苏秦说得在理,就归还了燕国的土地。

苏秦的逻辑缜密,“忽悠”齐王时循循善诱,步步为营,难怪他能挂六国相印游走于列国之间,这“忽悠”的本事一般人是学不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诸葛亮知道小乔是周瑜的妻子,赤壁之战前夕,他为了促成孙权和刘备联盟,便忽悠周瑜说,若想轻松击退曹兵,把江东乔公的两个女儿送给曹操就行。他还说,大、小乔对曹操来说非常重要。周瑜不信,问乔公的两个女儿为何对曹操如此重要?诸葛亮说曹操为大、小乔专门打造了一座铜雀台,而且曹操的儿子曹植还写了首诗《铜雀台赋》:

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周瑜听完气得七窍生烟。在我国古代“乔”就是“桥”的意思,曹植诗中的“二乔”指的是,连接金虎台和玉龙台的两座桥。诸葛亮是偷换概念、混淆视听,他忽悠周瑜,实则是一种谋略,因此,诸葛亮也被称为史上最智慧的大忽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