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76年,也是藏历火龙年,当时的古格国王孜德发起了一次纪念阿底峡的法会,史称“火龙年法会”,而正是这场法会,促进了后来藏传佛教不同教派的形成,诸如噶举派、噶当派、萨迦派等藏传佛教派系先后在西藏大地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时之间百家争鸣,各派思想熠熠生辉。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其中之一的宁玛派。
宁玛派的形成
“宁玛”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古旧“,正如同字面意思那样,宁玛派是藏传佛教各派中历史最为久远的一个,在教法上奉行前弘期的旧密咒,以莲花生大师为祖师。而由于该派僧人常戴红帽,所以又被称为“红教”。
公元8世纪到9世纪之间,佛教中的密宗传入西藏,并保持着父子相传的形式,而当时的西藏大地上还有个极具影响力的本土宗教——苯教,且在神秘性质方面与密宗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为了更好地传播,密宗逐步吸收了了一些苯教元素,融合形成了具有西藏特色的密宗法门,为之后的宁玛派形成奠定了基础。
在宁玛派的发展过程中,有三个人不得不提,他们就是素尔波且、素尔穷·喜饶扎巴、卓浦巴·释迦僧格,由于这三人是祖孙三人,同属于素尔家族,所以后人也将其称为“三素尔”。
素尔波且本名释迦琼乃,他是第一个对当时宁玛派典籍进行系统归纳的人。素尔波且早年曾跟随诸多高僧学习旧密,在习得传承后就对“旧密咒”的教义教法进行归纳综合,著成《根本续》《修行法》等典籍,由此确立了宁玛派的经典系统。素尔波且还创建了乌巴垅寺,为宁玛派开辟了一个宗教活动中心,也正是从素尔波且开始,宁玛派开始从之前的组织分散形态形成了教派的规模。
素尔穷·喜饶扎巴是素尔波且的侄子和养子,曾独自苦修13年,获得了“大圆满”的悟境。素尔穷弟子众多,有“四柱八梁”“三十二盖顶短木”的说法,为宁玛派的发展壮大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卓浦巴·释迦僧格则是素尔穷·喜饶扎巴的儿子,也是宁玛派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他不仅广收门徒、大行法事,还曾在卓浦地方修建寺庙。据史料记载,其门徒有上千人,在其之后的四百余年间,宁玛派的经典传承仍是围绕其展开。
三素尔之后,宁玛派有了一个显著的发展,他们的门徒分散各地弘扬密法,修建小型寺庙作为传教场所。在公元13世纪,宁玛派得到了萨迦地方政权的支持,逐渐被其他教派承认。到了16、17世纪,宁玛派有了自己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寺院,并在之后得到了五世达赖喇嘛的支持,开始正式屹立于藏传佛教各派系之中。
宁玛派的特点
在藏传佛教诸多派系中,宁玛派算是比较特殊的一个,首先它是历史最为悠久、苯教文化气息最浓的一个派别,传承的是吐蕃时期的旧密咒,且在教义上不少内容与苯教相类似,比如宁玛派寺院供奉的“差遣非人”、“供赞世神”、“猛咒诅詈”等神像就是从苯教中学来的。
其次它的组织相当涣散,教徒分散,且多实行父子、师徒传承的形式,因而一开始并没有像其他教派那样与地方势力结合,形成稳定的寺院集团势力。直到1598年,宁玛派才修建了一座名为“多吉扎寺”的大寺,而这也是宁玛派在西藏的第一座大寺庙,所以又被称为宁玛派的祖庭。
此外,宁玛派僧人注重密宗,但是轻视显宗。宁玛派的僧人中有一类叫阿巴(意为念咒人),他们同苯教徒相似,并不注重传统佛教经典和理论的学习,仅仅依靠念咒念经在社会上活动,所以颇受其他教派的轻视。而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宁玛派在一开始并不为其他教派所认同,在他们看来,宁玛派的经典缺乏真实性,不是伪造的就是假托的,直到公元13世纪萨班⋅贡噶坚参在香曲河谷的一座古寺发现了莲花生所传《金刚撅》的梵文原本,才改变了看法,把宁玛派看成是藏传佛教的一个教派。
欢迎评论点赞收藏、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兜汤看历史~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