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卖茶的喜悦,我们更希望看到顾客因为喝了松一的茶而开心。”这是许恒睿做茶的追求。

许恒睿出生在制茶世家,从打理茶园到种植,从制作到销售,在茶叶方面,他的家族已经探索了百年有余。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在娘胎时就开始接触茶”的少年,一开始却并不了解制茶这条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认为生于茶叶世家的他,做茶卖茶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许恒睿却言,他从小都没觉得,自己今后会走上和茶叶有关的道路。

在许恒睿很小的时候,有一次家人聚在一起泡茶聊天,他的母亲给了他一杯茶,许恒睿只喝了一口,便放下了杯子,说:“不好喝,没有饮料甜。”

他母亲看着他,摇了摇头:“你喝的这杯是台湾最顶级的茶,一小杯就要好几百块,你可不要浪费我的好茶去喝你的饮料。”

许恒睿现在回想起来还会不禁笑出声来,当时的他真的觉得3块钱的加糖饮料才是最好喝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的生长环境也是和茶叶有关的,甚至和小伙伴玩耍的场所,都是阿里山的茶厂、茶园。他也时常可以看到,母亲在茶店与客人和长辈们打交道。

积年累月,他总觉得茶好像是个“有点老气”的产业,是爸妈那个年纪的长辈才会去乐意做的事情。

所以,许恒睿大学毕业后,毅然踏入了有着“蓬勃生机”的金融证卷行业。

证券行业的节奏快,每一天都可能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显然是个年轻人居多的“黑发”行业。

当时的他,根本没有考虑过做茶这件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间就在他日复一日的忙碌中匆匆飞逝着,紧张却也充实。有一次好不容易放假,许恒睿回到了家中,与家人坐下一起喝茶聊天,陈年往事不断浮现,一家子其乐融融。

“那是自己毕业以后少有的一种轻松状态。”他现在回忆起来仍旧有着惬意的感觉。

他开始能够细细地品尝着自家的乌龙茶,突然发现,喝茶不再只是感官上的一种感受,竟还能带来内心无比的安定与幸福感。他不禁放松地“呼”了一口气,一种“借茶静心度春秋”的舒适感涌上心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接,正像这茶汤一样简单”,借由一泡茶的时间,人们便很奇妙的被再度汇集到了一起,并可以静静地一同分享这种享受的时光。

这个体悟让许恒睿重新思考着自己的人生,在证券行业多年的他,从来没有真正感到过踏实,他突然不愿只在金钱中汲汲营营的度过。最终他选择了与从前的生活告别,“不如以茶尽心,活得纯粹”。

那颗埋藏在许恒睿血液中二十余年的“茶种”,突然开始发芽成长了。他期许自己能借温润厚实的茶香韵味,同样唤醒每个人记忆中的美好,甚至再度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实践自己新的体悟以及理想,辞职后,他便与姐姐共同创办了属于自己的茶品牌,起名为“松一制茶”。

“松”字象征常青、长寿的松树,代表他那像松树般枝繁叶茂的制茶世家。也正因为其家庭的传承,松一才得以专心开展茶业,心无旁骛。

“一”则代表如一,心念如一、专门如一、品质如一。松一制茶坚守着自己创办的初衷:“想让每一个人都有好茶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身为家族中第四代茶人,许恒睿承传了很多经过百年磨合的制茶技艺。所以在对茶产品的了解与制作上,松一有着先天上绝对的优势,其自家茶园中的制茶师傅对于茶品质的把控也一直力求最好。

虽然松一在开创最初有着无数的优势,但许恒睿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因为精力有限,他并不能亲自制作所有的茶品,他坦言难度最高的便是与茶农沟通。

在每次要出新茶时,他都要和茶农反复沟通他想要的乌龙茶口感,样品做出后,他要与茶农一起品尝,共同找出口感的问题所在,然后再次精进制作,如此反复到满意为止,才有辦法提供穩定的品質給客戶。

松一每款茶的诞生,都是经过大量反复尝试与实践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來就是干燥度的问题。

松一自己在阿里山茶厂所生产的茶,当然能够照他的需求来制作。

但部分其他茶厂做出的茶,干燥度经常很难达到他的要求,因为对于茶农而言,干燥较低的茶重量较重,且前期更加清香,虽然这种茶两到三个月后就变质了,但是他们只要赶快卖掉就好。

而对松一而言,有些客人买乌龙茶回去存放时间较长,干燥度一定要够,茶的品质才能稳定。他要保证松一的乌龙茶,即使客人一年后拆封味道也保持不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他经常花费大量时间与茶农进行沟通,他坚信,只有对品质的坚持才能带来稳定的回头客。更何况他作为卖茶的一线人员,更是需要替松一的客人做好严格的把关。

许恒睿认为:“做茶,要先过得了自己这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难度再高,也要努力做高品质的茶品

松一的茶品主要是台湾经典高山乌龙茶。品牌最初主推的茶品也是高山乌龙茶,原因之一便是松一的茶园座落于阿里山之上,并且其父辈专精于高山乌龙茶这个领域已有三十余年的时间。

基于经验与知识上的传承,他们具备了高度的评鉴能力与制茶工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恒睿的理想是还原古法冻顶乌龙的制作流程。冻顶乌龙在台湾早期做法中,是有着较高发酵度的,而发酵度一旦高了,想要拿捏好准确的发酵时间就变得非常困难。

要做到发酵后甘甜且带高山清香味,所需要掌握的时间点是非常的短暂的。和低发酵度的茶比起来,高发酵程度制茶过程时间较长,难度更高,并且该过程非常容易失败。

这就导致了很多茶农和制茶师傅偏爱做低发酵的茶,但适宜的高发酵度茶甘甜度较高,韵味层次也更加丰富。所以许恒睿常常需要与师傅、茶农做制茶技术的交流与指导,共同为了制作更好的产品而付出心血。

就算难度再高,也要努力做出高品质的茶品。”把一件事情做好,然后持之以恒的去努力更上一层楼,不断地追求极致。就是许恒睿团队的共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茶接触的越深,许恒睿便越能了解到好茶口感层次的丰富性与甘甜度,与千变万化的香气,而非只有含糖饮料的“死甜”。

他最喜欢观察烘培过程中茶叶的变化。每个时间都有不同的香气与口感的变化,明明是同一泡茶,却因烘焙的变化而变的千变万化。这变化中不仅有好有差,“好”中还有着无数的侧重,“差”中也各因为不同的原因。

直到在香气最佳、茶水最甜时,烘培乍然停止,然后静等冷却,并做最后的试泡,宛若等待一件艺术精品的完成,这过程总是令他心神向往。

许恒睿认为,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是情感的连接,与互相尊重、互信互赖才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真谛。

这正如同松一的品牌的理念一样,松一追求的首位并非卖茶,而是能让客人饮茶时有更好的身心体验。茶作为一种文化,孕育了许恒睿家庭内部的和睦气氛,也连接了其家族与茶人之间多年的合作情谊。

满足感是茶对许恒睿的恩赐,现在的他,希望松一制茶可以把满足与放松赋予更多的茶友。

打破茶饮老气的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松一作为许恒睿倾全部心血打造的品牌,除去原料和工艺上的精益求精,在包装与销售中也力求创新,简约经典却又不失个性,他想要打破茶饮“老气”的形象。

在包装设计上,松一的每款茶都专门由英国顶尖设计学院的设计师亲自操刀设计。松一另一位创办人曾居住于纽约,她也尝试把在纽约观察到的,最前线时尚经典的元素注入于品牌包装内。

他希望在突破传统茶叶包装花俏、刻板的形象的同时,也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品茶、了解茶,让越来越多的人能感受到博大精深的传统茶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恒睿说,也许他自己的做茶之路才刚刚开始,能在老前辈与老师傅手上承传百年技艺与追求极致的乌龙茶路上,从前虽然错过了很多,但他从不觉得后悔,期望能将这份心意与文化承传下去。

他希望松一团队可以不断地努力向前,在制茶的所有环节都做好最严格的把关。

未来,他愿景着借由与各方的异业合作,通过各种“严谨却不失新奇”方式将松一推广到更多茶友手中,让更多的人都可以喝到高品质高山乌龙茶。

作者:苍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