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多元智能,很多人都能说出来,但是关于多元智能,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多元智能中的八种智能是相互独立的,一种智能很好,另一种可能很差,很少有人能全部具备;

第二:每个人的先天智力组合不同,比如有的人语文、音乐强,社交能力差。因此,有必要通过评估找出每个人的最佳智力组合;

第三:每一种智力都有一定的临界年龄期,过了临界期就很难发展了。比如音乐,年轻的时候要培养,到了年纪以后就很难学了。而绘画,属于空间智能,无论多大年纪,都可以学习和发展;

第四:大家除了要找出自己的智力组合外,还要找出学习风格的组合。例如,语言智力强的人可能会用背诵的方式来记忆。但是,对于一个体智强而语智弱的人来说,未必能静下心来背诵,用歌声背诵更有效;

第五: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不是给孩子排名,也不是只发现小天才,而是发现每个孩子的智能潜能和特点,发现和培养他们与别人不同的智力和兴趣,帮助他们达到他们的个人发展,并为他们提供建立自我价值感的有效途径。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有智慧,有能力在某些领域成长。没有人是无所不能的,也没有人是无能的。

懂得多元智能理论,就能培养出天才吗?现实会给你啪啪啪啪地打脸。

理论上,每个人都是天才(大部分智力障碍除外),那么为什么你身边很少看到天才呢?因为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天赋和教育成本太贵了,这个贵不仅仅是金钱上的贵,还有时间和精力上的付出,这些又是无法用金钱去衡量的。普通家庭单单金钱这一项就已经望而却步啦,更何况其它两项呢.

英国有一部纪录片《七年》,导演跟着拍摄几个阶层的孩子,7岁的时候,他们是看不出区别的,很多低年级的孩子乖巧一些,性情开朗,有的还是孩子王。

14岁开始,他们之间开始显示出差异啦,上层家庭的孩子有着非常具体的职业规划,这些孩子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已经开始阅读法律和金融类报纸以增长知识。中产家庭的孩子大部分人学习很好但几乎没有什么职业规划。下层家庭的孩子青春期容易叛逆,他们在学校不是学习而是玩。

到21岁再次采访他们时,上层家庭的孩子已经进入了一流大学,开始了职业经历。中产家庭的孩子已经进入了普通大学学习,开始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底层家庭的孩子,大多已经步入社会,经常换工作。

到35岁,上层家庭的孩子普遍事业有成,中产家庭子女的事业和家庭开始趋于稳定。底层家庭的孩子事业和家庭都极不稳定。而这种趋势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变得更加明显。直到56岁节目结束,参加节目的孩子大多重复着父母的生活,只有一个来自中产阶级的孩子考上了大学教授,进入了上流家庭,实现阶级飞跃。

如果父母(成年人)对国家教育体系没有清晰的认识,那这个家庭很难出天才。国家公立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提供足够多足够合格的劳动力。农业时代的合格劳动力是会耕田种地,工业时代的合格劳动力是熟练使用各种机器,信息时代的公民是操作电脑等电子设备,未来的信息时代,是对数据处理,分析,创意的时代。自己想要额外收入(普通孩子变得更厉害),就得额外投入,这是最基本的道理,这才是真实的世界。

延伸:

1983年,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主要由八项组成: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和自然认知智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智能组合优势。

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心理学、教育学教授,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