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晴好天气开场。在天津大神堂码头,三五渔民一大早就忙着修整渔船。40多岁的渔民李光边忙着手中的活儿,边和兄弟们聊着过去一年的好收成。
大神堂村,被称为“天津最后的渔村”,但这个渤海湾畔的小渔村曾无鱼可捞。变化主要来自2018年冬天打响的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4年后的冬天,记者发现:水清了、鸟来了、鱼多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在渤海湾铺展。
一湾水,由“脏”到“净”
65.4%、77.9%、82.3%……2018年至2020年,渤海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一年一个跨越,“颜值”越来越高。
一段时间以来,渤海“脏”了让周边群众痛心不已。天津市生态环境局数据显示,“十二五”末期,天津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仅为7.8%。
“既有口袋状带来洋流活动弱、水体交换慢的‘先天不足’,更有沿海经济快速发展造成的污染物增多的‘后天失养’。”天津市生态环境局海洋生态环境处处长高翔说。
2018年,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打响。津冀鲁辽周边省市及相关部委在陆源污染治理、海域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修复、环境风险防范等方面展开行动。
“病”在海里,“根”在陆地。
渤海入海排污口超过1.8万个。“对于渤海这样一个自净能力差的海域,陆源污染对水质影响尤为大。”高翔说。
住在流入渤海湾的独流减河沿岸,天津王稳庄镇村民袁立娜对曾经的污染记忆犹新:“河沟里都是红色、褐色的臭水!”
王稳庄,钉子产量曾占全国40%以上,是远近闻名的“钉子镇”,但由此也楔下了污染的“钉子”。在一场涉及全市2.2万家企业的“散乱污”整治行动中,这个镇关停整改356家企业。
为切断陆源污染的入海通道,天津对12条入海河流实施“一河一策”“分段分策”,把消劣指标分解到末端;对上千个入海排污口推行“一口一策”,全面整治。
经过几年努力,到2020年天津12条入海河流全部消劣,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比2017年提高53.8个百分点。
一群鸟,由“少”到“多”
初冬时节,永定新河入海口附近,成千上万的候鸟来这里“打卡”,喧闹的鸟鸣不绝于耳,给寒冷的冬日添了几分灵动。
天津海岸,是东亚至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重要的节点。遗鸥、东方白鹳等珍稀鸟类每年在这里停歇数月,有的候鸟变“留鸟”。
它们的家园过去却被各类开发建设抢占。2012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布的报告显示,过去10年间,东方白鹳迁徙“咽喉”——渤海湾沿线关键区域的滨海湿地消失59%,种群日渐萎缩。
岸线修复,势在必行。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力度前所未有:山东完成整治修复滨海湿地4996公顷;河北完成生态修复项目13个;辽宁14个海洋生态修复项目全部竣工验收……
在渤海湾最深处,天津海岸线虽短,但修复任务不轻。2018年以来,天津修复滨海湿地531.87公顷,为候鸟营造出美好的生态家园。
监测显示,近几年,天津市不仅鸟类种类从416种增加到452种,每年还有超过百万只的候鸟迁徙过境。东方白鹳单日单次最大观测量从2018年前的1300多只增加到2021年的5000多只,同期遗鸥从1.1万只增加到1.6万只。
鸟类数量增加,年年追着候鸟跑的志愿者王建民感触尤深:“每年冬季上万只遗鸥栖息在天津海岸线,占全球九成以上。”
一艘船,由“亏”到“赚”
这几日,滨海新区蔡家堡村渔民刘翠波正在拾掇渔网。“小黄鱼、梭子蟹、皮皮虾……又多起来了。”说起变化,老刘黝黑的脸上露出一排白牙。
渤海是我国传统四大渔场之一。但20世纪90年代开始,生态退化加上过度捕捞,渤海变得无蟹汛、无鱼汛,部分海域几乎成了“海底荒漠”。
2017年开始,渤海海域将伏季休渔从3个月延长到4个月。休渔期里,滨海新区渔政干部几乎天天海上巡逻。
“近几年,随着整治力度不断加大,非法捕捞明显减少。”一位渔政干部说。
一手抓打击,一手抓修复。大神堂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近年来累计投放构件礁近3万个,增殖放流近8亿单位。
2022年5月专家组评价认为,该牧场水质和沉积物指标均达到国家一类标准,礁体生物多样性逐步增加,渔业资源明显恢复。
增殖放流成为沿岸省市涵养渤海生态的重要举措。“十三五”以来,天津向渤海湾投放中国对虾、牙鲆、花鲈等27个苗种,总计110亿单位。
多管齐下,效果显著。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2022年发布调查显示,基于2012-2016年和2017-2021年每年8月渤海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渤海游泳生物、中上层鱼类、底层鱼和虾蟹类年间平均资源密度增幅分别为186%、178%、358%和133%。
渤海渔业资源逐渐恢复,李光的渔网是一把尺。“我靠一条10米长的木船,现在一年少说也有10多万元的收入。”李光笑出了褶子。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