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有佳人,南方有嘉木。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西南边陲,彩云之南,往来者早已习惯于将寻茶的目光投向滇南。

这里是已被公认的世界茶树原产地,近言班章冰岛,远提茶马古道。

一山一味的烙印打在云南大叶种茶的身上,这是荣耀,也是根蒂。

然而就是在这个所有人都向往滇南古树名山的年代,昆明人也鲜少再提起昆明十里香。

吴井水泡十里香,正如虎跑泉之于龙井,惠泉之于碧螺春,在当时的昆明,是一种生活的品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献记载,十里香茶的栽培起源于公元七世纪的唐代,是原产于昆明十里铺的中叶种高香型绿茶。

明清两朝,十里香茶一度繁盛,昆明街头曾开设有十里香茶馆专卖十里香茶,用吴井水泡饮。

明万历年间,昆明十里香茶上贡朝廷,此后便作为贡茶专供皇家享用,故而得名“十里贡茶”。

清末每两茶高达滇币三元。到1949年一般茶一斤7-8角,而十里香茶每两可换大米10-12斤。

清同治年间,滇西杜文秀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将贡茶园付之一炬。

民国时期,十里香茶曾在民间小有复苏,惜产量太微,成为市井中斗米不换的上品。

1946年国军驻扎昆明城外时,将6万株茶树砍去5.5万株做烧柴。

乱世米,盛世茶,老昆明人关于十里香茶最后的记忆终于在连年的动荡中消磨殆尽。

1955年,在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先生的指导下,张芳赐首次同昆明城外仅余的200棵十里香古茶树打了照面。

“凭的就是第一感觉,这个茶非常好!因为刚刚接触过狮峰龙井,但十里香比龙井还要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芳赐,1954年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茶学专业,云南农业大学茶学系创始人、茶学教授,云南省著名茶学专家。

长期从事茶树资源的调查、研究和保护工作:发现了21个山茶属新种并以他的名字命名,尤其1980年云南省师宗县发现一茶树山茶属新种,由张芳赐命名为大厂茶C.tachangensisF.C.Chang,这是我国茶叶科学工作者首次发现和命名的新种。

云南知名的古茶树张芳赐几乎都参加过鉴定,一生阅良种无数,却始终对十里香情有独钟:“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在我手里就应该保护好,否则就是有罪的。”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张芳赐开始了十里香茶的材料收集工作:“从省农业厅到东郊十里铺,来回我跑过不下十次。很远,但是每一次都会有新的发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2年,张芳赐组建云南农业大学茶桑果系,将十里香的开发与保护列为科研项目,并撰写了相关研究材料。七十年代中期,张芳赐开始了十里香茶的保种、选育工作。由于古茶树前期损毁严重,加之当时的技术条件不够成熟,群体品种选育难度大,进展十分缓慢。

1982年,农大茶学系向当时生产塑料大棚的中央农业部拖拉机厂定制了一个长30m、宽8m的塑料大棚,不仅使十里香的培育条件得到改善,更开创了云南省应用塑料大棚培育茶苗的先河。

1994年张老退休,在学校附近租下几亩地,独自一人进行十里香茶的扩繁工作。第一次采到的在品种、外形、香气、口感、耐泡程度都令张老满意的一泡茶,是用家里一口洗了三次的炒菜锅炒出来的。

那盖过油烟的茶香,高锐持久;一杯带绿的水,藏着花果香,藏着鲜爽味,藏着十里香全部的灵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亦或是折服于十里香的惊艳,亦或是感动于父亲的执着,2001年,张辛放弃酒馆事业,随父亲入了行。

以父亲一己之力或许能复活十里香,将十里香精心呵护于繁育温棚之中,却无法让十里香走进千家万户,做到真正的代代相传。

2005年,北郊建起了最早的昆明十里香茶厂,阔别百年,市场上也第一次出现了十里香茶的身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8年,在考察过昆明周边十多个县区后,父子二人带着扩繁成功的两万株种苗来到云南石林,建立了第一个十里香茶保护基地。

一朝落地,三年长成,五年采摘,六亩地是两万株种苗全部的安身之所。十年光阴,如今已是二百亩郁郁葱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盛极一时到付之一炬,十里香跨越千年;从破败凋零到浴火重生,张芳赐为之努力半个世纪。

十年,只是十里香悠长历史中一段短暂的岁月,却是无数十里香守护者远离城市、不懈耕耘的十个四季。

如今,张老不用再每天搭两个小时的车去试验地,头春也不再靠厨房的铁锅尝鲜了。十年匆匆,于十里香而言,是重生,更是新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千年流转,茶树枯荣,好茶明灭。

在两代人的执着守护下,十里香在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石林,已重新焕发生机。

掌柜承袭古法,以传统炒青工艺手制十里贡茶,坚持以最原始的手艺,还自然一个本味:鲜叶按一芽一叶标准采摘,每人每次炒制七两五鲜叶,可制一两五干茶,至水分完全炒干大约需要一个小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香、鲜爽是十里香茶最大的特点,民间曾有“一杯十里香,满室皆飘香”的佳话广为流传。因原产地平均海拔1900+,昼夜温差大,十里香茶积累了丰富的内质含量和香气组分,耐泡程度远高于其他中小叶种绿茶

其滋味醇厚,甘甜怡人;香气似花果香,清鲜持久,沁人心脾。如若足够敏感,可感受到其不亚于云南汽锅鸡的鲜爽滋味。

如今86岁高龄的张芳赐偶尔也还会出现在讲台上,为慕云南之名前来习茶的茶友讲野生茶,讲十里香,讲茶树原产地。

不习惯坐着上课的张老常常一站就是四个小时,没有ppt和扩音器的课堂也丝毫不显乏味。

择一事,终一生,传家的除了一半天工、一半匠心的十里贡茶,还有老一辈茶叶科学工作者严谨专业的态度和热血难凉的初心。

浮世三千,吾爱唯一。

十里香茶,芬芳天赐。

| 张芳赐 (东家ID:昆明十里香),茶人

本期作者:糖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