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金万两空白首,争名夺利尽虚浮。

这句话用来形容如今叶简明的境况实属贴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油行业,一直都是国企垄断的代名词,左手超额利润,右手高额补贴,这个蛋糕又大又美味。曾几何时,多少人想从石油三巨头那里分得一杯羹,即便它千夫所指。

可谁又能想到,打破石油三巨头垄断格局的竟是一家曾经默默无名的民企。

这家民企由福建商人叶简明创立,总部设在中国经济之都上海,取名中国华信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国内以“中”字头命名的民营企业屈指可数,偏偏叶简明就打破了这个惯性思维,并同时打破了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南北分治、三足鼎立的垄断格局,成为中国”第四桶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公开报道,华信掌门人叶简明1977年出生于福建一个普通家庭,并无显赫的家庭背景。

或许是福建人血液里经商传统的传承,年少时期的叶简明就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商业天赋,并积极投身其中。学生时期的他就开始参与投资,在日积月累中不仅攒下众多的经商经验,还为极大搭建了初具规模的商业关系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学毕业后,叶简明商业首站选择进军房地产行业。

凭借着过人的能力与人脉,叶简明首战告捷,第一桶金随即赚到了几千万。

开门大吉大获全胜让叶简明对自己充满了信心,随后,他更是铆足全力进军房地产和商贸。

不过,也有一说:大学毕业后的叶简明商业首站选择的是投入2000万元参与建瓯市国有大厂活塞厂的改制重组。这一年是1999年,叶简明刚满22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叶简明财富路上较为重要的一步。

据公开资料显示,建瓯活塞厂是国内发动机铝活塞最大的生产商之一,早先是国有二级企业。“活塞厂以前年景好的时候,曾给上海易初摩托车、山西原野摩托车、江苏常州柴油机厂做配套”,曾在活塞厂工作的王强说。在王强看来,活塞厂才是叶简明早年最重要的产业。

不过,很肯定的一点是,不管是房地产行业还是活塞厂,这都不是叶简明财富积累的最大来源。目光长远的他,在积累第一桶金后,一直在寻找一个全新的领域:蛋糕够大,利润够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叶简明择定能源市场,他断定尚未全面开拓的石油贸易是最好的选择。

2001年,华信能源成立。2002年,正式更名中国华信能源有限公司。

叶简明的商业帝国之路也由此开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6年6月30日,叶简明在福建省产权交易中心的公开拍卖中拿下厦门华航石油公司(以下简称厦门华航),正式进军石油业。

据公开资料显示,厦门华航成立于1984年,系由福建国企——福建省厦门轮船总公司与香港华闽船务企业有限公司合资设立的中外合资企业,其在同安、厦门海沧等地设有大型的柴油、燃料油、保税油储罐和其他设施,形成了福建省沿海各主要港口的供油网络。

成功收购厦门华航后,中国华信终于获得石油业的“准入证”。2009年5月,福建省华信石油有限公司被予了成品油批发经营资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年,中国华信能源将总部搬迁至上海。

正式步入能源行业的叶简明,深谙国内燃料油短缺的痛点,抓住国有企业改革、国家投资带动需求及鼓励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三大政策机遇,紧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先后与哈萨克斯坦、卡塔尔、俄罗斯等众多国家建立贸易关系,大力拓展国际贸易,进口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其中以PX、芳烃贸易为主,芳烃是成品油调和行业中的重要原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3年,中国华信在捷克设立欧洲总部(华信第二总部)。

手握大量进口芳烃资源的中国华信,通过在国内转手出售获取极大的利润,迅速发展壮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3年,中国华信的核心——上海华信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华信)贸易板块收入为914.22亿元,占全部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89.11%,其中以PX、芳烃为主的化工原料业务合计收入占全部收入达41.27%。

以PX和芳烃等化工原料贸易为基础,中国华信还通过上海华信加大在上游油品资源上的开拓力度,2013年,实现油品贸易收入490.82亿元;2014年达到725.52亿元;2015年达到1833.07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终于,从2014年开始,华信能源的成绩节节攀升,2016年收入达到了2200亿元,2017年更是取得了2990亿元的成绩,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能源市场中的王者。

同时,通过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的51%的股份直接掌控一家年收入200亿欧元以上的石油一体化公司。并在2017年9月宣布耗资91亿美元收购俄罗斯石油公司14.16%的股份,除了成为能源巨头,叶简明又为自己贴上了国际石油收购大亨的身份标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中国华信已成长为拥有2大集团、13家一级公司、拥有A股上市公司、参股海外多家上市企业的中国最大非国有能源公司,位居世界500强,管理各类专业人才和员工近3万人。

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中国华信,关注点同时还转移到了金融领域上。

叶简明曾在一次内部讲话中提到,“石油是一个资金密集型的行业,资金量很大,我们要怎么做?所以我们建立了华信自己的金融平台体系,有银行、证券、财务、期货、信托、资管、基金等等。自己有母鸡,就能下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除了能源行业之外,中国华信还铆足全力收购财富里昂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第二大股东的身份参与组建海南银行;成立全球并购基金收购万达期货;创设保理公司等类金融机构,筹建财务公司,发起设立寿险公司、民营银行和基金,控股捷克J&T金融集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又一中国民营金控雏形初具,坊间称之为“华信系”。2017年,叶简明带领华信系站上了事业的巅峰。

可回顾过去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史,大部分的世界500强都“死于非命”。它们活着是由主业决定的,死去是由金融左右的,叶简明的华信系也不例外。

叶简明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上到山顶可以登高望远,却也意味着向上你已经无路可走,三面都是悬崖。”2018年3月1日,有媒体称叶简明被带走接受行政调查,或与多起贪污受贿的案件有着直接的关系,涉及到的钱财数额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果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

根据财新网的报道,在传出叶简明被带走调查的3月,面临着巨大债务危机的上海华信将海南华信86.6亿元股权出质给了国家开发银行,而时任国家开发银行一把手的是胡怀邦。

4月,国家开发银行还牵头地方政府成立工作组,会同华信的债权人委员会(下称债委会)解决华信的债务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隐约中,各种负面新闻、不好的消息从四面八方喷涌而来,而接下来的事实,也证实了人们的猜测。

2018年10月11日,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甘肃原省委书记王三运受贿一案,王三运被公诉机关指控受贿共计折合人民币6685万余元。

事后,央视还在电视专题片《零容忍》第一集《不负十四亿》中披露了案件细节:甘肃省委原书记王三运(2017年已落马)收受叶简明贿赂,充当中间方的角色为其与时任交通银行董事长胡怀邦进行金钱交易搭建桥梁。在王三运及胡怀邦的帮助下,上海华信成功入股海南银行,海南华信公司成功获得国家开发银行48亿美元资金贷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8年12月5日,中国华信能源旗下慈善机构负责人何志平协助华信能源行贿罪名在美国被判成立。何志平去年在纽约被捕,罪名是贿赂非洲官员。

12月6日,中国华信能源旗下核心融资平台上海华信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华信”)因未能履行4项法律裁定被上海静安区法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涉及金额6888.48万元。同时,上海华信法定代表人李勇被限制消费达13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叶简明的其他资产也都被逐一清算:各个公司共负债1878亿,净负债1307亿。

这位盛极一时的中国能源巨头,曾经辉煌的商界精英,以及他那势不可挡的公司终将都成为了永远的过去式。即便他曾被捷克总统泽曼聘任为”对华经济、外交与投资事务顾问”,被各国政其视为座上宾。

2018年,“华信系”卒,叶简明也至此消失在人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