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感染会不会减轻,其实已经有文章研究过了。不过任何研究的东西都有其局限性。(即便是自然,科学,柳叶刀之类的)所以,你可以看到不同文献有不同的说法。(实际上,经常看综述的人就知道,经常一种问题在不同的牛逼文献的有不同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次感染的人(没死的),产生了抗体,在没有消失之前,对二次感染肯定多少都有帮助的。就像我们打了疫苗,虽然不能避免再次感染,倒是能够降低重症。这基本大家都了解的。

不过,这不代表二次一定比一次轻,也不代表每一个人都有帮助。因为二次感染症状是否严重,跟你的感染的病毒株有关,跟你的感染的间隔有关,跟你的第一次感染的情况也有关,跟你感染的病毒数量有关,跟你的抵抗力有关,跟你的状态有关。每一场独立的研究,都很难去确定这些参数。

但我很肯定,经常被感染,对身体肯定有影响,哪怕只是普通的感冒!说没影响的,我真的想把他绑到歼20上超音速巡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我们更加想知道的,是反复的新冠病毒感染,究竟对人体有没有长远的危害。(短期危害,包括重症,死亡,医疗挤兑等,最近大家都被普及得差不多都知道了)。

首先,我们要知道新冠的致病机制还有新冠导致的病理生理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是国内的,写进新冠指南的资料。我们可以看到,新冠是会对身体多个方面产生影响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

1.这些影响会持续多久(有影响不一定有症状)?

2.反复感染会不会加重?

3.不同的感染间隔,不同的病毒株,影响会不会有不同?

4.及时治疗和不及时治疗,差别有多大(例如抗病毒,退热,吸氧,激素等药物治疗)。

5.如何去判断这些影响,能否做的到(例如做脑部MRI,脑脊液检查,大部分人都不会去做的,而且做了也不一定准确,毕竟没有对比

6.对于生殖能力的影响,有多大,有多深远?对于肝肾功能的影响有多长远?

7.其他对经济,政治,社会的影响就不说了。

在一切都没有定论的情况下,在限定主题一般讨论影响,其实意义真的不是很大。

这两天,有很多患者问我,感染了会不会有影响?反复感染会不会有影响?怎么办?还有很多患者告诉我高热退不下,头痛欲裂生孩子都没哭过,因为头痛哭了。还有各种呕吐,各种腹泻,各种喉咙痛,小孩子高热,内心恐惧……我自己虽然没有发热,只是头痛和喉咙痛(我没去测,不知道阳了没有),但是我能透过文字,语音,图片,感受到那种焦虑与痛苦。

我都是统一回答,不清楚。目前所能做的,就是

1.尽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避免感染。因为现在医疗资源紧张。出问题了,自己能居家处理,就不去医院。当然,如果严重该去医院的还是得去。排队也得去

2.感染有没有影响,反复感染有没有影响。我只能说,大部分人,尤其是年轻人,扛一扛都能过去,即便有长新冠,大部分人应该可以恢复正常的生活,即便身体不如以前。

3.即便发生反复感染了,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自己居家处理,搞不定别逞强,去医院

4.以后尽量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身体有问题,早发现早治疗。

5.感染了,尽量多休息,防止被其他疾病同时感染。争取感染后不要因为处理不当,过度劳累等而留下其他后遗症。

其他的,想再多,也没用。

还是那句话,新冠最可怕的地方在于

1.传染性极其强:这决定了,每一次感染都会导致短期内大量人员感染,而导致医疗挤兑的发生。

2.突变快,导致疫苗效果不佳,特效药失效,反复感染

3.可以感染身体多个器官组织。这意味着,可能多种组织器官受到影响。而且这些影响,可能是深远的。

有人说流感也每年都有

1.流感传染性没新冠强,防护要求也很低,基本戴口罩就能避免感染。

2.流感每年只是小流行,十几二十年一次大流行也够呛。(例如源自于美国的西班牙大流感)

3.禽流感之类的,大家也很害怕。所以遇到了,基本短期内要扑杀绝大量的家禽。

4.流感不是感冒,流感症状也可以很严重。

5.如果硬要说新冠是流感,那确实是大流感plus urlt +

6.每年都有流感就够呛了。现在还多了个新冠。有啥好骄傲的。

有的人,就是连一点怜悯之心都没有了。人命对他来说不过是个数据。但如果把他扔去急诊科,扔去重症科,他可能屁滚尿流赶紧逃跑了。

我不是发热门诊医生,也不是内科医生,也不是重症科医生。但是我体谅他们,我也体谅那些门急诊的患者,体谅那些被医疗挤兑的患者。因为我也是医生,我也是患者,我也是患者的家属,亲戚朋友。

我觉得,每个人在讨论到新冠这种发型传染病的时候,应该都要有一个前提,新冠是有人要付出代价的,而且不少。因此,我们要多一些怜悯之心,同情心。别那么恶毒,别那么嗤之以鼻,更别那么兴高采烈。觉得自己好像打了胜仗一样,你以为你是新冠病毒吗?错了,新冠病毒才不会兴高采烈,投毒的那个才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