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台湾政坛有所了解的朋友,相信都听过一个词“泛蓝”。

“泛蓝”一般指国民党、新党、亲民党等泛国民党势力所形成的松散的政治联盟,因为国民党的党旗为蓝色,所以被冠以“泛蓝”的称号。

“泛蓝”中最主要的三股势力就是国民党、新党和亲民党,但是后两者都是从国民党之中分裂出来的。

国民党一个百年老党如何被分裂成了三个政党?

这其中的历史纷扰繁杂,但是最主要的罪魁祸首就是把持了国民党党主席12年之久的李登辉。

在说新党和亲民党分裂之前,必须先提到1990年的“二月政争”。这一次国民党内部围绕“总统”、“副总统”提名人选的激烈竞争,实际上为后来国民党大分裂埋下了伏笔。

1989年底,国民党内部开始要为次年“总统”“副总统”人选开始忙碌了。

当时大部分人认为李登辉会选择李焕作为“副总统”人选,毕竟李焕在李登辉上位夺权的过程中可是出了不少力的。

可是李登辉选了没有班底的李元簇。

李焕深感被李登辉愚弄,便向党内反李登辉的“非主流派”靠拢,并且极力主张“非主流派”推出自己的提名人选,和李登辉斗一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非主流”推出的人选是林洋港和蒋纬国这一对“林蒋配”,林洋港是本省籍的政治明星,蒋纬国则是代表外省势力。

1990年2月11日,国民党临时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上举行提名大会。

按照之前的惯例,提名只是个走过场,大家起立鼓掌就可以了。

但是这一次“非主流派”并不准备这

2月11日当天,会上公布李登辉李元簇的提名建议。李焕马上站出来反对用全体举手鼓掌的方式来通过提名案,要求用无记名投票方式来选出最终提名人选。

林洋港马上跟着要求休会去印选票。

林李二人的发言代表“非主流派”和李登辉的公开决裂。

当时会议主席谢东闵并没有要求休会,而是要求参会者对提名方式进行表决,到底是选起立鼓掌还是无记名投票。

选起立鼓掌就意味着通过李登辉李元簇提名,选无记名投票就是让二李和林蒋进行直接PK。

最终,在国民党180名中央委员中,支持票选的(倒李派)获得70票、而赞成起立的(挺李派)有99票。

这便是所谓的“二月政争”,在这场内部权力斗争之中,“非主流派”失败了,李登辉在党内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但是国民党败退台湾后的第一次大分裂也就此埋下了伏笔。

李登辉治下的国民党,逐渐显露出黑金政治的苗头。党外和财阀、黑道、地方实力派结合,党内大搞买票换票配票,李登辉不断利用省籍和族群等为工具打压异己分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9年8月25日,赵少康、李胜峰、郁慕明等人宣布创立“新国民党连线”(“新连线”)

这个时候“新连线”还不是一个独立的政党,而是国民党内部的一个次级政治派别,他们的宗旨是促进国民党“政治革新”,反对台独、独裁和黑金政治。核心人物清一色为青壮派,形象上充满活力,力主改革。

而核心人员赵少康、郁慕明、李胜峰正是在“二月政争”期间,支持林洋港蒋纬国,指责李登辉搞独裁。

“新连线”标榜自己才是正统国民党,新连线成员才是正统的国民党员。他们提出“不要让金权、省籍问题搞垮台湾,不让民进党执政,那就支持新连线”

“新连线”出现之后,受到当时台湾中产阶级和年轻人的追捧,并且成为党内反对李登辉的中坚力量。

李登辉如何能容忍“新连线”声势高涨呢?不断打压“新连线”成员,而其中最为离谱的就是“3.14”暴力事件。

“新连线”计划在1993年3月14日南下高雄,在高雄中学举办说明会。结果“新连线”成员在高雄遭到民进党成员的暴力攻击,而警方的保护形同虚设,其中国民党“主流派”的身影若隐若现。

事件之后,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公开宣称“不满意的人可以离开”。而这更让“新连线”成员心灰意冷,加速了离开国民党的决心。

1993年8月10日,“新连线”核心陈毅赵少康、王建煊、周荃、李庆华(李焕之子)、李胜峰、郁慕明等人正式宣布脱离国民党,成立新的政党——“新党”。

新党成立后,短短数年就成为当时台湾的第三大党(现在已经没落)至此,国民党败退台湾后的第一次大分裂形成。

新党之所以最终出走,一方面是因为和李登辉派系的矛盾难以调和。

李登辉多次利用其掌权优势,对“新连线”进行全面分化、瓦解和打压。比如92年的“立委”选举之中,李登辉故意制造省籍矛盾,封杀“新连线”的台湾省籍人士;

李登辉独裁统治建立之后,“新连线”在国民党内的空间几乎没有。既然什么都没有,那还不如一拍两散,另谋出路。

最根本的还是“新连线”和李登辉政治理念南辕北辙,李登辉治下国民党腐败之风日盛,对台独分子的默许和纵容,甚至让台独分子公开在岛内从事分裂活动。这一切都迫使“新连线”成员最终下定决心出走,创立新党。

阿扁在94年当选“台北市长”,就是因为国民党这次大分裂导致的选票分散,让阿扁渔翁得利。

新党的出走,只是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后的第一次大分裂,却不是最后一次。

96年李登辉违反了他自己“不再参选”的承诺,结果导致了国民党内的第二次大分裂。时任国民党副主席林洋港、郝伯村独立参选,李登辉则以开除二人党籍作为回应,国民党历史上还从没有开除两个副主席党籍的先例。

虽然这一次选举,李登辉代表国民党还是获胜了,但是国民党分裂的状态却进一步加剧。

第三次大分裂的主角是宋楚瑜。

寒叔在前面的文章里写过宋楚瑜是如何帮助李登辉夺权的,没看过的朋友可以戳。

宋楚瑜凭借之前的表现背叛了蒋家,成功成为李登辉的心腹。“二月政争”之中宋楚瑜又痛批“非主流派”破坏团结,再次以辞职威胁,为李登辉再次立下汗马功劳。

1996年台湾领导人选举期间,宋楚瑜跑遍全台湾,就李登辉卖力拉票,最终帮助李登辉打赢这场选战——李登辉大胜对手120万票

因此宋楚瑜成了李登辉的“超级轿夫”,二人感情更是“情同父子”

宋楚瑜出任台湾省主席干得不错,颇得民心,俨然成了岛内一颗新的政治明星。以高票当选第一任台湾民选省长。宋楚瑜声望不断提升,也引起了李登辉的猜忌。

李登辉为了个人政治前途和台独考虑,利用民进党提出的“废省”案,主导完成了冻省协议:停掉了省长、省议员等公职选举。

李登辉此举相当于废掉了宋楚瑜苦心经营多年的政治舞台,打击了宋楚瑜政治上进一步高升之路。

这件事上宋李决裂,关系快速恶化。

宋楚瑜98年“省长”任期满之后,原本希望可以获得国民党提名参选2000年的地区领导人选举。但是始终没有等到自己满意结果,宋楚瑜就决心独立参选。

1999年,宋楚瑜以独立参选人身份参加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宋楚瑜一参选,民调高居不下,成功当选希望非常大。

此时李登辉安排杨吉雄控告宋楚瑜侵占党产,要求宋楚瑜“说清楚讲明白”,这就是“兴票案”。李登辉趁机说宋楚瑜是“A钱宋”、“白贼宋”,没有资格当最高领导人。

“兴票案”沉重打击了宋楚瑜的清廉形象,最终导致他以30万票之差落选。

宋楚瑜如何能忍下这股恶气?他把这笔账都记在了李登辉和国民党身上。

2000年3月31日,宋楚瑜宣布脱离国民党,成立亲民党。

顺便说一下,200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赢家是阿扁。

此次大选后,国民党群情激奋。国民党支持者围攻中央党部,要求李登辉下台。3月24日,李登辉宣布辞去国民党党主席。

但是在李登辉一系列的内斗操作之下,国民党硬生生分裂为三个政党,票源和支持者不断分散,国民党不断衰落,李登辉就是搞垮国民党的最大推手,而民进党则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在分化瓦解国民党同时,李登辉以“民主化”“本土化”为幌子,大力扶植,怂恿台独势力。可以说民进党壮大发展离不开李登辉的“奶水”。

有人说国民党的发展就是一连串的内斗,越斗格局却越小,最终导致民进党躺赢。这一幕还将在后面的日子里不断上演。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