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言

画者从与心者也,一件艺术作品如果能呈现出创作者一种真实的状态,它就具备感动的能力。艺术家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自我的经历、记忆与人生的感悟。艺术家创作的“经验”也是与人生的阅历无法割裂开来的。在经历人生的磨砺后,却依然保有一种简单的状态,单纯的内心,对待自己的艺术,这是生活赋予艺术家的一种人生智慧。一个优秀的画家之所以可以将现实升华到奇妙的艺术境界,演绎出个性鲜明的作品,是因为艺术家本身迥异的性格及在人生一次又一次的磨砺中沉淀下来的,这些弥足珍贵的生命闪光点,它是画家真实人性的自然流露,也是足以照亮别人照亮自己的生命璀璨之处。艺术家在生命中领悟艺术的真谛,也在艺术中领略了人生的精彩。他们用自己人生的经验与智慧创作出一幅幅撼动人心的作品,引领观赏者享受其中,感悟其中,这是艺术品的真正魅力所在,也是艺术的终极目的。艺术开启了人类的心灵之窗,荡涤着人们灵魂深处的高贵与纯洁。以心灵探究灵魂,让灵魂照亮艺术的丰满色彩,是这些艺术家们永恒的信念。他们最终走向成功的不仅仅是自己的艺术成就,更难能可贵的是收获一份完美的人生。繁华待成锦,艺术家们用一颗赤子之心守护着自己心灵的艺术,也铺垫出一条通往大师之路。

▍画家潘慧·简历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潘慧,号牛鼎山人,现居陕西,美术专业副研究馆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有作品及文章在《美术》、《国画家》、《美术观察》、《中国文化报》、《美术报》、《中国书画报》等报刊发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0年国画《山歌清韵图》获省宣传部等主办的(陕西省第五次人口普查书画展)二等奖。

2001年国画《巴山秋正浓》入选中国群文学会主办的(第一届爱我中华全国国画油画大展),同年国画《山居图》获省美协主办的(陕西省各地市美术作品展)优秀奖(未设等级)。

2002年,国画《清馨图》获省文化厅等主办的(陕西省中国西部书画大赛)优秀奖。

2005年,国画《深山春早》获香港中国文人美协等主办的(第二届当代文人书画艺术北京邀请展)金奖。

2006年国画《巴山初夏图》获中国美协主办的(纪念李苦禅艺术馆开馆全国中国画提名展)优秀奖(未设等级)。同年国画《巴山深处麦黄时》获省文化厅主办的(陕西省群文美术作品展)二等奖,

2008年国画《家园盛象图》获省宣传部等主办的(陕西省迎奥运美术作品展)三等奖,同年国画《层岩叠翠》入选上海东方美术馆主办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2009年国画《巴山深处我家园》入选中国工笔画学会主办的(全国第二届中国工笔山水画展)。

2010年国画《岚山乐居》获省文联等主办的(陕西省忆成就、风采书画展)一等奖。

2011年国画《巴山深处又一村》获省宣传部等主办的(陕西省纪念建党90周年美术作品展)三等奖,同年国画《河湾新境》获中国工笔画学会等主办的(当代百名中国工笔画家提名展)优秀奖,同年国画《巴山新韵》入选省政府主办的(陕西省第六届艺术节优秀美术作品展)。

2013年国画《岚水流韵》获安康市政府主办的(第四届市文学艺术精品创作奖)三等奖。

2017年国画《家山清韵》获安康市政府主办的(第七届市文学艺术精品创作奖)三等奖。

2019年国画《碧水进舟图》获亚太文化艺术协会主办的(第八届书画名家联谊展)金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评论文章 ▎

我画巴山(文/潘慧)

广博绵延的大巴山,厚土天然,景色宜人。从形貌上看,既有北方山地雄浑挺拔的气势,又有南方丘岭灵秀儒雅的风韵,田园丰茂,林木密布,五彩缤纷,四季分明。在这里,可以感受人生的舒静,领悟天象的空明,写生作画当是莫大的精神享受。特别是雨后初晴,泉鸣溪飞,云雾升腾,山鸟凌空,此时更乃别具洞天,妙过仙瑶。那春天的娇嫩,格外清新鲜靓,给人活力;夏天的憨幽,十分浓郁茂盛,使人精神;秋天的富丽,那么灿烂明艳,让人自豪;冬天的纯朴,更是闲逸旷放,叫人洗怀。无论是什么季节,不管是何种气候,在朴厚爽润的巴山腹地都能够得到一份满意的收获。

有人说,学画山水要去名山大川,风景胜地,我则认为并不尽然。名山名水固然很美,但大巴山的深处也颇具个性特色,作为画家,只要笃敬洞思,用心领会,深入挖掘,照样能够描绘出动人的佳作。我爱巴山,没有它就没有一方儿女的繁衍,我画巴山,没有它就没有我对艺术的理想。它看似平常,实则内涵丰富,魅力无穷,令人神往。因此,我默默地操持着钟爱的画笔,经常深入山巅河川,田园村庄,观察品悟,心慕手追,吸收营养,以执真的笔墨色彩,倾吐对巴山的敬仰,对家乡的深情。

由于长期受传统文化和巴山地域环境的熏陶,我在山水画的学习和创作上,习惯于把东方画的平面构成与西方画的立体透视结合起来,借音乐之旋律,炼舞蹈之劲骨,磊文哲之气韵。以苍健朴茂为宗旨,融通俗和大雅于一体,努力再现巴山新象。在构图上,总喜欢让峰峦大脉做重心,利用笔墨虚实、轻重、明暗、鲜灰的对比来调节景物上下、左右、前后、主次的关系。在造型提炼上,大胆想象,合理夸张,对主要景物,我一般以实画为主,尽量处理得峥嵘而厚实,突出气势和质感,使巍峨挺拔,统领全画,对次要景物,我一般以简淡速写的手法,相对粗略地画出大的肌理和态势,与主景形成映衬,使整个画面层次分明,意境深邃节奏高妙。对于大巴山岩石的刻画,我注重吸纳大篆及魏碑用笔的苍枯感,将书写性和绘染性效应熔于一炉,逆转穿插,中侧互补,或皴或点,或勾或染,终追景物质地的笔触生机和水墨灵性,突出中国山水画的品位境界。树木和瀑流是山水画的命脉,山无水则寡,岭无树则恶。有水多树则丰美盎然。所以,我常常把它们安排在画面较为醒目的位置,以示重要,树种不多,关键突出婀娜乎应的姿态,水口不大,主要勾出错落飞流之动势,增强画面活力。房舍、公路和桥梁是山水画的时代标记,也是山水画特有的装饰,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域,其造形各不一样,观此可知其彼。因而,我常常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符号,依山傍水,顺势点出,时隐时现,和协依存,更好地彰显作品的视觉情趣。云雾是我用来调节画面空间的有机成分,在山体间闷塞的地方,重点景物周围,需要空阔的虚旷处多有分布,一般块面不多,大小衬托,细心烘出起伏跌宕、轻飘浮动的姿态,以增强物象的动势和意境的玄奥,使画面富于幽远感和深隐感,呼应感和连绵感。在色彩处理上,我大胆吸收民间画和西洋画设色的精华,把自然色和情感色协调起来,国画、水彩、炳稀等颜料交相活用,打破界限,发挥优点,施色用笔以重景写染,副景铺染,色墨交染,整体晕染为主次法则,色相的选择服从于画面的主题和季节,实践于情感的倾向和流露,通过鲜灰、浓淡和冷暖、动静的巧妙处理,达到色泽厚实、妍潤不俗的视觉效果,尽量展现大巴山体貌的个性特征。

在多年的探索中,我对画大巴山山水画有两点体会:一是要以大巴山为母,以大巴山为荣,以巴山父老为楷模,只有发自肺腑的爱,才能够悟得物象的真谛,画出大巴山的气质和神韵;二是把描绘和歌颂大巴山当作崇高的责任和神圣的事业,下定跋山涉水,行路万里的决心,广泛了解巴山地区的历史和民情,深刻体会巴山山水的气象和内涵,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取众家之长,长心手之智,才能提高创作境界,使作品富有地域个性和生命力。

作品欣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场地 ▎

中国翰园位于开封市龙亭湖风景区西北隅,是李公涛先生带领全家自筹资金发起创建的一座融山水艺术景观和古典园林建筑艺术为一体,集古今中外诗词、书画、碑刻艺术之大成的文化园林,园区占地120亩,南部为园林风景区,北部为碑刻展示区,展出书画碑刻3800余块,长达六华里的碑廊以朝代为序,镶嵌了历代书法名家的代表碑帖,同时以书体分镶的现代碑廊全面展示了现当代书法大家的艺术风采,被评为“河南省文化旅游先进单位”、“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AAAA旅游景区”,并获“中国驰名商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