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9月30日这天,是新中国成立四十周年的国宴,中南海里洋溢着喜悦的气氛,国家领导人和各级领导们纷纷进入会场。

会场的一角,一小群人围着一个人,都在把小本子给他签名,上将杨白冰径直走了过去,突然给那人行了个军礼,说道:“给毛主席敬礼!”

那人吓了一跳,连忙站了起来,说:“我这个假主席,不敢当,不敢当,我是古月。”

那这个古月,究竟是谁呢?

图丨古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影成名

1981年,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剧组里,导演喊了八九遍“停!重来!”以后,明显地急了。

这一回,他冲着一个男演员直喊:“这个动作一点都不像,你这么不会演戏,真是白白浪费了你这张脸。”

只见被导演狠狠数落的这个男人,跟毛主席有着八九分相像,他就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毛主席特型演员古月,他微微低着头,不敢说话。

“今天全部人休息,回去找找感觉。现在拍的是《西安事变》,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历史片,大家都要认真演。”

导演顿了一顿,又继续说:“古月,特别是你,你知道自己在这部剧里的分量有多重要,所以一定要努努力。”

古月点点头,回到了家里。

图丨古月(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妻子桂萍看到他今天明显有点打不起精神,于是关心地问道:“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吗?”

“你觉得我像吗?毛主席。”古月答非所问,反问桂萍。

作为老演员的桂萍一听,就明白发生什么事了,笑了笑,说道:“你虽然外表长得像主席,但是由于你还是你,主席经历过的事情你也没有经历过。

所以你不知道,在某个情况下,主席会怎么做怎么想。但是没关系,等你慢慢地多了解主席的生平,就会越来越有感觉了。”

古月听着桂萍的话,觉得也挺有道理的,于是又来了劲:“对,我怎么能这么轻易就放弃了呢?看来我平时的准备工作,做得还不够。”

找到方向后,古月又回到了房间,他房间的墙上,密密麻麻地贴着毛主席的各种照片,有认真看书的、有低头沉思的、有吸烟的、有开怀大笑的。

图丨桂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月对着墙上的照片,一张一张认真地看,他在捕捉毛主席的每一个细节。

这时,他留意到有一张照片 ,是他之前没有注意到的,那是毛主席吸烟的一个动作,非常特别。

毛主席的手非常宽大,他把烟夹在指间,然后把烟放进嘴里的时候,整个手掌是打开的,就像用手捂住嘴巴,跟别人非常不一样。

古月看了以后,马上取出一根烟,点了起来,他对着镜子,模仿了起来。刚开始的时候还不太像,不是位置不对,就是姿势有区别。

但是他没有一丝将就,一连又点了好几根烟,对着镜子练习了起来。

等古月自己都觉得像了以后,又在墙上的照片里,找了几个细节的动作,模仿了起来。

图丨古月抽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天来到片场,拍摄的时候,古月把昨晚练习的几个动作,全部都用上了,特别演到吸烟那里,连导演都拍起手来叫好,其他工作人员也都纷纷说:“像!真像!”

古月心里暗想:看来,这个方法是对的,以后我就要从细节入手,每天都要挑几个动作来学习、来模仿。

刻意练习了一段时间以后,古月开始找到了感觉,演起来越来越顺,需要重复拍的情况也越来越少了。

不久后,《西安事变》拍摄完成,被搬上了大荧幕,大家看到毛主席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他简直把主席给演活了,这部电影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看到了大家的反应和对毛主席的喜爱,古月下决心,一定要把主席研究透彻。

图丨西安事变(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他开始大量地阅读关于毛主席的书,只要是关于毛主席生平的哪怕一点点小事,他都要去了解。

在这以后,古月只演毛主席一个角色,在大大小小的剧本里,他一次又一次的演绎,已经深入到了百姓的心里。

1989年的时候,为了纪念新中国成立四十周年,一部《开国大典》应运而生,人们再一次在大荧幕上,看到了过去我党为了新中国的成立,做了那么多的努力。

而古月凭借着在剧中饰演毛主席一角,获得了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

而更荣幸的是,古月还受邀参加国庆四十周年宴会。9月30日晚,古月如约走进了会场。

不少工作人员看到他,马上湿了眼眶,喊了声“主席”,随后,更是有人开始向他索要签名,这其中还有不少外国友人。

图丨开国大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被团团围住的时候,古月签了一个又一个,但是眼看着宴席就要开始了,人群依然不愿散去。他开始有点显得局促不安,而手足无措起来。

上将杨白冰看到了这个情况后,朝人群中走去,他来到古月的面前,突然敬了个礼,用一口四川话说道:“给主席敬个礼。”

坐在那埋头签名的古月吓得连忙站了起来,说道:“我这个假主席,不敢当不敢当阿!”说完,两人相视哈哈大笑起来。

古月知道,杨将军这是特意给他解围来了,他看到领导给他的善意,也感受到了大家对他的喜爱。

在这个重要的场合里,他不由得感慨万千,回想起了自己是怎么一步步成为“主席”的。

图丨杨白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选型入围

1939年9月的一天,一个男婴呱呱坠地,父母给他取名叫做胡诗学。但是在那个硝烟的年代,他的降生,并没有为这个家庭带来幸运。

不久后,胡诗学的父母就在革命中,双双丧命了。他和姐姐胡敏就成为了孤儿,被当地的孤儿院收留,在那里相依为命地生活。

胡敏12岁的时候,就被文工团破格录取,为了能和姐姐一起,胡诗学也积极向党靠拢,一有时间就在团里帮忙干活。

1949年,胡诗学也如愿,加入了文工团,从此参军入伍,在填写入伍信息的时候,需要写上个人的出生生日。

胡诗学只知道自己是1939年9月生的,但是却不知道具体是几号,于是随手写了9月9日。

图丨胡诗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加文工团的头几年,胡诗学曾一度地自我怀疑。

1955年的一天,胡诗学忍不住向姐姐倾诉:“姐,你说我一个大男儿,当兵难道不应该是像爸妈那样,英勇杀敌吗?你说我天天在这里表演舞台剧,好像不是那么回事呀?”

胡敏理解弟弟的想法,但是她却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咱应该这样想,以前爸妈参加革命的时候,新中国还没成立,那时候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参加武装斗争,建立新中国。

但是现在,新中国成立了,我们国家已经站起来了,别人不敢再随意地欺负我们,但是先烈们的精神和事迹却不应该被忘记。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编排这样的歌舞剧,让他们的精神永存。”

胡诗学想明白了以后,不再纠结自己的工作任务,还给大方地自己起了一个艺名,就是古月。

图丨古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要参加各地的演出,古月经常要坐火车往全国各地跑。

有一回,他在坐火车的时候,对面的一位大叔一直端详着他,大叔的目光,让胡诗学觉得特别难受。

好几个小时过去了,大叔还是时不时地打量着古月,终于,古月鼓起勇气,跟大叔说:“叔,我见你都看我好几回了,是我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吗?”

大叔摇了摇头,说道:“不是,只是觉得你很像一个人,真的,太像了。”

“哦?像谁呀?”大叔的话引起了古月的好奇,他马上追问道。

大叔没有说话,从随身的包包里,掏出了一张画像,然后指了指画中的人,说道:“像他。”

古月一看,微微吃了一惊,这画像中的人,不就是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吗?可是仔细一看,确实长得挺像的。

图丨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像阿,真的好像!”坐在旁边的人,也议论了起来。

这次以后,古月在照镜子的时候,也会在镜中多看自己几眼,后来,古月还特意换上了一个中分的发型,留得还有点长,这让他又多像了几分。

渐渐地,古月长得像毛主席,在当地都出了名。

1978年,毛主席已经去世了,中央打算在全国各地,找一个跟毛主席长得像的专业演员来出演他。

于是,在全国挑选了上百人,这里面有二十几个,更是已经有过出演毛主席的经验。

可是,当这些人的照片被拿到叶剑英元帅手里时,他拿着端详了好久,都觉得不够像。于是,让人扩大范围,不要只在专业演员里找。

图丨古月(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这事,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胡可可是费尽了心思,他让人在全国范围内继续寻找。

有一天,有人跟他说:“部长,我知道有一个人,他长得很像毛主席。但是,这个人不会演戏。”

“谁?这人在哪?我要见一见。”胡可迫不及待地问道。

“这人叫古月,是昆明文工团的一名成员。”这人继续说道。

听了这话,胡可当即决定前往昆明文工团,去看看这个古月。胡可没有和昆明文工团打招呼,直接就过去了,他在门外默默地看着里面的人在排练。

这时,一个人的身影吸引住了他的目光。胡可心中又惊又喜:他就是古月,果然说得没错,外型真的像极了,就连神态也像。

他一直观察着古月,跟着古月,不知不觉地从文工团来到了他的家门口。古月也看到了胡可,但是他显然不认识,于是感到有些疑惑。

图丨胡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可上前两步,说道:“你就是古月同志吧?我是总政治部文化部的胡可。”

古月一听,连忙把胡可请进了家里。胡可也不再客气,把自己的目的说了出来:“我们正在挑选毛主席的特型演员,这次前来,就是想看看你愿不愿意参加。”

古月先是一惊,可随后他就犹豫了:“我,我不会演戏。”

胡可一听,笑了:“我以为有什么大事呢?谁天生就会的呢?我们可以学嘛。”

有了胡可的这句话,古月愿意一试。当他的定妆照片被送到叶剑英元帅的手里时,叶元帅满意地点了点头,在他的照片后面画了个圈。

被选为特型演员后的古月,参加了好几部大型电影的拍摄,还成为了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后,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图丨叶剑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挑战100部戏

接二连三地出演了好几部历史大剧,古月扮演的毛主席形象已经深入民心了。

1990年的夏天,电影《大决战》在西柏坡紧张的拍摄着,当时有一部分戏是涉及毛主席和女儿李讷的,有趣的是,这时候李讷恰好就在这里故地重游。

她知道古月在这里拍戏以后,还特意过来看看,见到那么像父亲的古月,李讷的回忆涌上心头。

她挽着古月的手,走在过去的林荫小道上,说了很多关于她和父亲的故事给古月听,为他提供素材。

李讷拉起古月又大又厚的手,笑道:“这手,跟我父亲的手长得也一模一样。小时候,他的手很大,我的手很小,我只能牵着他的一根手指。后来长大了一点,我可以牵住两根了。”

李讷就这么说着说着,不舍得离开,临走的时候,她抱着古月大哭了起来:“真的好怀念父亲在的时候,好怀念小时候的那些日子。”

图丨李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月理解李讷的心情,而他似乎也更了解毛主席了。以前,他知道毛主席爱看书爱学习,对军事指挥谨慎又果断,是个伟大的人民领袖。

但今天,他还知道毛主席也有父爱的一面,他不但是一位伟人,也是一个平常的父亲。

后来,古月把这些新的感悟,融入到后来的电影拍摄里,让毛主席的形象又更立体了一点。

有了这次经验,古月经常找以前照顾毛主席的那些工作人员和警卫员聊天,从他们的言语中,古月慢慢地了解了毛主席的方方面面。

在平时的生活里,古月也让自己慢慢地向毛主席靠拢,就连性格也开始改变了。

有一天,妻子对着丈夫端详了半天,然后说道:“你越来越不像你了,以前的你随性活泼,现在越来越沉稳了。”

图丨古月(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月刚开始觉得诧异,但随即就明白过来了,他突然有点不好意思起来,于是反问道:“那你觉得,是好还是不好呢?”

妻子“嘻”地一下,笑了,说:“你现在是毛主席的扮演者,当然要像他才好,而你作为我的丈夫,不管你变成什么样子,我都会爱你如初的。”

听了妻子的话,古月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他怕自己入戏太深,引起了妻子的不满,可没想到妻子竟然如此地理解自己。

随着古月演得越来越好,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不少其他电影厂都想邀请他过去,客串一下毛主席的角色。

刚开始的时候,古月还能应付一二,后来,剧组里的拍摄任务越来越重了,每年都需要拍两到三部戏,为了保证质量,古月就把其他的片约都推掉了。

图丨古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对于喜欢他的群众,找他签名或者拍照,他总是来者不拒,全部满足。

有时候剧组的工作人员,见他坚持了长时间的拍摄以后,还要应付前来签名的群众,不觉也心疼了起来,纷纷劝说他道:

“咱拍摄就够累的了,那些群众太多,你应付不来的话,我们可以帮你挡一挡,说你不在这里就好了。”

古月摆了摆手,说:“咱这么辛苦拍摄这些电影,不就是希望群众们不要忘记伟大领袖们的丰功伟绩,不要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吗?他们找我签名,其实是对毛主席的怀念啊,对主席的这份情,我们怎么能将他们拒之门外呢?”

由于要拍摄毛主席不同阶段的形象,有时候需要肥一点,有时候需要瘦一点,古月不得不根据剧中毛主席当时的形象,来增重和减重。

图丨古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次两次倒也无妨,但是长期以往下来,古月的身体开始吃不消了,但是为了更好地还原毛主席原来的样子,他还是坚持根据剧本来调节自己的体重。

在古月的计划中,他要在一百部戏里面,拍一百个毛主席的形象。

2005年的时候,古月更是自己创作了剧本《毛泽东和宋庆龄》,他打算和妻子一同出演的,可是,意外却在悄无声息中降临了。

同年6月底的时候,古月带着妻子和孩子们去到广东度假。7月2日,古月一家来到了佛山,为了缓解平时的疲劳,古月在饭后走进了桑拿室,蒸桑拿。

图丨古月(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约20分钟以后,妻子在外面隐约听到了古月的声音,她开门一看,吓了一大跳,古月已经摔倒在地上,艰难地说:“快救救我。”

妻子连忙叫来了救护车,不到几分钟,救护车就赶到了,在救护车上,尽管古月已经戴上了氧气罩,但是他抓紧妻子的手,向她求救:“我呼吸不了,呼吸不了。”

在赶往医院的路上,古月就停止了呼吸。

这一年,古月才66岁,他100部电影的心愿,也才完成了84部。而那部,他想与妻子携手合作的《毛泽东和宋庆龄》,也再也不能完成了。

图丨古月遗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古月对于毛主席,无疑是敬佩的,因为他的外貌,而有了特殊的机遇能与毛主席结缘。

但是他靠的不仅仅是外表,还通过不懈的努力,和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让毛主席的形象更广泛地活在人民的心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