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言▎

画者从与心者也,一件艺术作品如果能呈现出创作者一种真实的状态,它就具备感动的能力。艺术家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自我的经历、记忆与人生的感悟。艺术家创作的“经验”也是与人生的阅历无法割裂开来的。在经历人生的磨砺后,却依然保有一种简单的状态,单纯的内心,对待自己的艺术,这是生活给予艺术家的一种人生智慧。一个优秀的画家之所以可以将现实升华到奇妙的艺术境界,演绎出个性鲜明的作品,是因为艺术家本身迥异的性格及在人生一次又一次的磨砺中沉淀下来的,这些弥足珍贵的生命闪光点,它是画家真实人性的自然流露,也是足以照亮别人照亮自己的生命璀璨之处。艺术家在生命中领悟艺术的真谛,也在艺术中领略了人生的精彩。他们用自己人生的经验与智慧创作出一幅幅撼动人心的作品,引领观赏者享受其中,感悟其中,这是艺术品的真正魅力所在,也是艺术的终极目的。艺术开启了人类的心灵之窗,荡涤着人们灵魂深处的高贵与纯洁。以心灵探究灵魂,让灵魂照亮艺术的丰满色彩,是这些艺术家们永恒的信念。他们最终走向成功的不仅仅是自己的艺术成就,更难能可贵的是收获一份完美的人生。繁华待成锦,艺术家们用一颗赤子之心守护着自己心灵的艺术,也铺垫出一条通往大师之路。

▍画家何俊·简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俊,男,1973年生于湖南汨罗江畔,先后毕业于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和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1999年到2013年任教于湖南科技大学院美术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青年美协理事,湖南省工笔画学会理事,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水彩画会会员、湘潭青年美协副主席、天津政协书画研究院研究员、湖南潇湘书画院画家,汨罗市智库专家,工山水、人物、善花鸟和书法篆刻,偶涉水彩。现居北京昌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画作品曾参加各级各类展览并散见于各级各类专业杂志,著有《何俊山水画集》《何俊工笔作品集》《何俊水彩作品集》(2套),编著有高校系列教材《素描》。湖南卫视《艺术玩家》、湖南卫视《世界看湖南》、河南卫视《艺术中国》对其艺术成就曾作专题报道。湖南省艺术人才300工程扶持艺术家。代表作品有《岜沙儿女》、《笙歌》、《最后的枪手部落》、《峙》、《山花》、《一方水土》、《危情时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要个展:

"穆如春凰"何俊、任乘鋈双个展 2014年 山东青州九州美术馆

“艺本尚源"何俊中国画作品展 2016年山东龙口嘉园盛世艺术中心

“艺舟同度“何俊、任乘鋈国画作品展 2017年 山东德州舜鑫美术馆

"艺本尚源"何俊国画作品展2018年江苏徐州雁南美术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评论文章▎

平心净性:何俊工笔画中的精神旨归

文/魏祥奇

何俊工笔画的诗意气质中,略带一些空间失却的疏离感。画面中的人物形象,大多沉寂于自我的悠然情绪之中,凝止的时间令繁饰蒙上一层“物之哀”的调性。可以看到,何俊严肃的创作态度,赋予了这些人物形象坚实的结构体量,在某种层面上而言,这些造像带有一种不朽的纪念性价值。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何俊会使用带有壁画质感的染色方法,去“塑”出衣饰的厚重,并且往往将背景单纯化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何俊工笔画创作仍然延续着传统以线勾勒形体为骨架,再施以色彩层层晕染的制作工序:笔线是为其绘画性的视觉审美核心。没有人能够否认,观看何俊工笔画最为深刻的印象,莫过于墨线组织的虚实浓淡、聚散疏密、粗细长短,所形成的带有强烈形式意味的秩序感:结构美和韵律美是艺术家不遗余力追求的画面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想,对于绘画而言,形式的命题仍拥有无可替代的观看意义。尽管在今天,当代艺术对政治伦理和权力建构关系的质疑精神,令传统工笔画在社会学意义上的思想贡献,受到美术批评界前所未有的关注:工笔画如何实现对自身价值的重新认知,从而令自身能够在理论逻辑上获得再生的意义,已然成为当代工笔画家无法回避的思考性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这不是一个纯粹艺术史的命题,就如同二十世纪初表现主义绘画超越再现性绘画的情境相近,中国画艺术的未来绝不在于如实描绘眼睛所见,抑或延续笔墨、色彩的传统而止步不前,而是必须面对现代性哲学思想和社会学伦理的考量:艺术与当代生活的关系绝对不仅是母题的叙事,更是对当代精神观念史的积极回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看到,何俊近乎一位古典型的人文学者,试图以尽精微的人物神态刻画与当代思想之间,构建一种二元悖论式的阅读关系。相对于强调批判性的当代艺术观念而言,何俊敏感而又固执地将精力倾注于表现画面的细节,从而令这些形象获得一种“人性”的自足:他们不再是主题创作的类型化对象,而是拥有丰富故事和情绪的生命个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说现代性启蒙精神的目标即在于完善人作为个体存在的尊严,那么,何俊笔下的人物形象,也就具有一种跨越空间维度的别样意味。我当然不是讲何俊工笔画中的人物气质,代表着现代主义哲学观念中的理想形态,而是说艺术家自身的精神体识,赋予了我们对现代性理解的一种新可能:朴质和纯净在精神旨归上是否能够超越现代性的缺陷?这或者就是何俊因此离开城市生活,到乡土气息浓郁的贵州岜沙苗寨写生,寻觅那份契合自我内心理想审美的缘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毫无疑问,何俊在描绘岜沙汉子那种带有些许野性的生猛、略显粗犷而不甚凛冽的力量之美时,表现出心满意足的迷恋。或者因为何俊以笔线勾勒为本的造型准则,使得这些岜沙汉子形容讲究,几近于秀气。并且由于何俊渲染了静穆而安详的空间调性,令画面徒增了几分古典理想美的气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俊沉稳的色墨渲染,不求绚丽的朴质原则,代入了一种超维度的时间意象。这种观看体验的由来,仍在于何俊对“写实性”语言的恰当把控,简洁而精确笔线赋予了人物形象雅静之美:再次证明了绘画语言在艺术创作中,给予作品一种新体验的可辨识度,超乎母题和主题的界限。能够做到这一点,仍仰赖画家的文化品格、知识信仰和审美意识,是一种由内而外的人文精神的体验。岜沙汉子在何俊的创作理路中,亦已成为其追寻生命和灵魂归宿的基点。在此,我毫不怀疑何俊热爱这片土地和这个民族人性的纯净,岜沙汉子身体中散发出的浑厚体魄,无疑使其深刻体验到超越世俗生活羁绊的勇气,这是我们解释其描绘《岜沙汉子》系列肖像画的必要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俊不厌其烦地刻画盛装的岜沙男女,然而最令其向往的并不是这些服饰的华美,而是人的面庞:一种正在流逝的生命的痕迹。当然,何俊工笔画中的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并没有困惑乃至忧伤的情绪,尽管在调性上仍显露出一种“失焦”的游离感。我想,这也许就是何俊所追求和把握的微妙情绪,人的内心世界也正是在这种“空”的视觉场域中展开了,一种不确定的视觉经验将我们引入等待的状态。我总认为,这是一种人的相对自然的状态。如果从精神质地的层面上而言,何俊并不是在寻找一种永恒的存在结构,而是一种更接近自我内心自由意识的情感空间。黑格尔所建构的纯理性大厦在现代性思想中早已坍塌,舒散甚至破碎的存在状态,才能真正唤起一种人的自我价值认同,这是一个平静的生活状态,个体的生活就是有意义可言的,而非虚构的精神理想国。当然,并不是说何俊的另类现代性就没有知识的局限,这仍在于他是如何理解绘画的精神性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我看来,一种超越的文化理论如何注入个人的绘画实践之中,过于依赖解读和阐释难免令人失望:创作者的思想世界必须丰富起来,这些新的认知才能寄居不断生长的生命之树上。何俊个人平心净性的创作品质,铺开了一条明朗的行进道路,秉持个人道德和欲望的单纯之心,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思想构成部分。最后,我仍想强调的一点,绘画是一种人的智性的体验,是一种最值得珍视的思想体,我们必须保持一颗谨严之心对待之:任何虚妄都将摧毁我们对知识的信仰。何俊内心深处记忆中的深沉心性,以及亲近土地和生命的创作意识,正是对自我精神旨归的重现,也是其认识到自我、体验到自我的文化本源。

魏祥奇: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绘画史专业博士

2012年12月北京新源里

作品欣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场地 ▎
中国翰园位于开封市龙亭湖风景区西北隅,是李公涛先生带领全家自筹资金发起创建的一座融山水艺术景观和古典园林建筑艺术为一体,集古今中外诗词、书画、碑刻艺术之大成的文化园林,园区占地120亩,南部为园林风景区,北部为碑刻展示区,展出书画碑刻3800余块,长达六华里的碑廊以朝代为序,镶嵌了历代书法名家的代表碑帖,同时以书体分镶的现代碑廊全面展示了现当代书法大家的艺术风采,被评为“河南省文化旅游先进单位”、“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AAAA旅游景区”,并获“中国驰名商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