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胜利油田在实行原油产量包干的过程中,根据国务院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有关文件精神,给二级单位下放了部分权利,实行分级分权管理,使这些单位的应变能力增强,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同时,发动各单位广开生产门路,利用富余的生产能力,承担油田内外工程和劳务;采取补偿贸易、联合经营等方式,发展与地方厂家合作,积极解决油田生产急需的紧缺货源,千方百计用活资金。

在分配制度方面,胜利油田按照石油部的有关文件规定,从奖金总额中拿出一部分进行自费工资改革,把基本工资、补贴、奖金捆在一起使用,实行标准补差和内部浮动升级,初步缓解了劳酬不符的矛盾。

胜利油田在推行经济责任制实行原油产量包干的同时,大力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坚持在全油田进行生动活泼的形式任务教育和艰苦创业的传统教育,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使党的十二大精神深入人心,油田发展目标深入人心,队伍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广大职工精神振奋,智勇并生,同心同德,顽强战斗,发扬自觉加压,勇挑重担的进取精神;滚石上山,逆水行舟的拼搏精神;解放思想,勇于实践的求实精神;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共产主义大协作精神,战胜各种自然灾害和困难,千方百计完成或超额完成原油产量包干计划。

一九八一年以来,油田先后出现两次断管线、两次井喷、三次大风雪的袭击,造成了大面积停电、停产。职工群众主动抢险,迅速恢复生产,没有影响任务的完成。

一九八二年国家下达的原油产量包干任务是一千六百万吨,石油部要求达到一千六百三十万吨,油田按照一千六百五十万吨安排工作,以确保上级计划指标的完成。同年八月十三日,孤东输油管线黄河穿越段因受洪峰的袭击断裂,造成孤岛油田大面积关井,严重影响油田生产计划的完成。灾情发生后,油田连夜组织四百八十多人的一线抢险队伍,经过五天五夜的连续奋战,修复了输油管线。到八月十八日,孤岛油田的日产量基本上恢复到灾前水平。十一月九日,胜利油田又遭到了风雪和海潮的袭击。十六个油田的一千九百零五口油井,四百六十一口注水井被迫关井停产,日产原油由四万六千九百二十五吨下降到二万八千二百三十一吨。全油田出动了两万多名抢险人员和一千二百六十五台车辆、施工机具。经过五天五夜的奋力抢险,到十一月十五日主要输电线路恢复送电。原油日产量达到四万三千八百二十九吨,基本上恢复到灾前水平。这两次严重的自然灾害,虽然造成直接减产原油十八万多吨,但胜利油田没有要求调减生产计划,而是积极进取,自觉加压,发动群众把损失的产量抢回来,确保了全年原油包干任务的超额完成。

一九八三年四月二十九日,永69-1井发生强烈井喷。猛烈的气流一个多小时就吞没了抽油机和作业井架,方圆十几里都听到震耳的气鸣声,随时都有着火的危险,严重危及周围井、站的生产和安全。为了制服井喷,保住油井,油田和有关二级指挥部的领导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赶赴现场,研究方案,抽调有经验的干部、工人组成抢险突击队,靠近井口、抢装闸门。有的同志滑倒了,爬起来继续干;有的同志被天然气熏倒了,抬下去苏醒过来再上,先后有上百名同志冒着生命危险,几进险区,与高压气流和翻滚的泥浪搏斗,表现了石油工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

实践证明,实行原油产量包干是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重大改革。通过产量包干政策的实施,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超产的原油增多了,分成资金就多,投入勘探开发建设的工作量也多;工作量上去了,超产就更多,因而分成资金也更多。如此良性循环,使企业越搞越活,推动了油田的生产建设日益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