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号消息 记者项俊平 武汉报道1月13日,武汉市农业农村局一级调研员王火明受局长王玉珍的委托,赴武汉大学,向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微生物学家邓子新教授致以新春的祝福并颁发聘书,聘请他担任武汉农学会荣誉会长。邓子新院士欣然接受聘书,并感谢武汉市农业农村局、武汉市科协、武汉市农业科学院,以及武汉农学会的支持和信任。他对院士科普工作室一年来开展的活动给予高度赞赏,并表示将为武汉“三农”事业和科普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子新院士主要从事放线菌遗传学及抗生素生物合成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在链霉菌质粒和噬菌体的分子生物学,DNA复制调控、限制和修饰系统,微生物代谢途径、代谢工程及生物农(医)药的创新等方面取得了系统的重要研究成果。特别是首次在众多细菌的DNA上发现了硫修饰,这是在DNA骨架上发现的第一种生理性修饰,打开了DNA硫修饰这个全新的科学领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汉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郑华出席活动。她代表市科协向邓子新院士致以新春的祝福,并认真听取邓子新院士关于开展大众科普、“乡村振兴院士行”的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几年来,邓子新在繁忙的科研之余,积极投身武汉农业科学、三农科普和乡村振兴工作。2021年,邓子新院士与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武汉市农业农村局、武汉市农业科学院共同创建全国农业行业第一家由院士领衔的农业科普工作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武汉农学会的具体承办下,截至2023年1月,邓子新院士农业科普工作室共举办线上、线下活动41场,发放科普宣传资料5万余份。在各平台、各渠道发布科普视频500多条次,视频浏览总量达到1000多万次,在全国及省市主流媒体发布图文科普报道共600多篇次,直播网络点击量近亿次,线上线下总计覆盖人群超1亿余人次。推广水稻绿色栽培、农光互补、食用菌、中药材等各类科技成果20余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间,邓子新院士还倡导、发起了全国性的“乡村振兴院士行”活动,并得到陈孝平院士、刘经南院士、桂建芳院士等科学家的积极支持和参与。目前,“乡村振兴院士行”先后走进十堰房县、郧西,宜昌五峰,恩施州等地,开展科普宣传、项目对接、人才培养等活动。落地项目的投资额达80亿元。省、市党政主要领导先后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乡村振兴院士行”的作用和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汉农学会是市科协主管的社会团体。在农业科学研究、农业科技推广、都市农业发展、三农问题调研、农业科技人才举荐、科技扶贫和乡村振兴等方面,走在全市80多家各类学会中的前列,跻身全国、以及省、市一流学会的行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科协科普部四级调研员陈华华,武汉农学会秘书长熊恒多,副秘书长刘倩,武汉现代农业教育中心副主任张凯参加聘书颁发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前,武汉农学会为了更好地服务会员单位和社会大众,先后聘请傅廷栋院士、王汉中院士和谢华安院士等4名科学家担任武汉农学会荣誉会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关人士指出,武汉农学会作为中部城市的学(协)会,拥有五名院士级荣誉会长,这在全国非常罕见。足以说明它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创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