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在网上刷到了一个视频,忍不住哭了好久。
一名5岁小男孩深夜给警察叔叔打电话,说自己要找妈妈。
警察问男孩妈妈去哪了,男孩说:
“妈妈去了天堂,是爸爸告诉我的。几天前妈妈去了医院,让我和哥哥在家等她”。
警察不忍心戳破,于是告诉男孩:
“你买一只红色气球,然后把想对妈妈说的话写下来,和气球一起放飞,这样妈妈在天堂收到你的信,就知道想念她了。”
男孩照做,可几天过去,男孩没有收到妈妈的回信,他觉得妈妈根本没收到他的信,于是又打电话给警察叔叔。
警察告诉男孩:
“妈妈可能是去旅行了,所以没收到,你继续写,她旅行回来就会收到。”
男孩选择了相信,继续买气球、写信、放飞。
警察为了不让男孩再次失望,和他的所有同事们,带着好多红气球来到男孩家,告诉男孩妈妈回信了。
小男孩很高兴。
然后,这位警察每年在男孩生日的时候,都会
以男孩妈妈的名义给他寄礼物并写信,让男孩感受到妈妈的爱……
感动之余,我不禁感叹,这个男孩是何等幸运,能够在“妈妈”的关爱之下,去慢慢理解和接受妈妈的离世。
可反观现实生活,很少有人能像小男孩一样幸运了。
在综艺节目《不要小看我》中,小女孩霖霖因为思念去世的妈妈伤心大哭。不善言辞的爸爸,一直不知道该怎么给霖霖解释妈妈的离世,就选择了隐瞒。
但爸爸善意的隐瞒并没有让霖霖释怀,反而加剧了霖霖对死亡的恐惧,也使得妈妈去世这件事,成了笼罩在霖霖心里的一种负能量。
还有之前公交车上发生的一幕:
一个四五岁的孩子问妈妈:“妈妈,我好喜欢你衣服上这条亮闪闪的链子啊,你死了以后能把它给我吗?”
妈妈顿时黑脸,扯下链子递给孩子说:“我没死也能给你。”
你看,在现实生活中依然有家长不知道如何跟孩子解释死亡。死亡教育,好像跟亲子教育格格不入。
但你有没有想过,
如果死亡教育一直缺席,孩子又怎会明白生命的意义呢?
还记得曾经轰动一时的
“蓝鲸游戏”
吗?
图:蓝鲸游戏
这是一个2013年起源于俄罗斯的“死亡游戏”,在这个游戏最后一步,会要求参与者完成自杀。
由此引发的自杀事件,实在令人触目惊心:
截止2017年3月,仅俄罗斯境内与“蓝鲸”游戏直接相关的青少年自杀案件就有130例;
在意大利,与“蓝鲸”相关的自杀案件也有40到70起之多;
在我国,据《新华网》法制版报道,2017年四川公安机关破获的一起“蓝鲸”案件中,共有52人参这项死亡游戏,其中22人出现自残行为,2人出现精神异常被送往精神病院治疗。参与者年龄最小的11岁,最大的29岁,尤其以11-17岁年龄段的青少年居多。
图:“蓝鲸”案件的受害少年少年手臂上的划痕为“蓝鲸”游戏的“任务”导致
简直让人不寒而栗!
如果这些孩子从小接受过良好的死亡教育,知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他们又怎会一步一步被这款游戏“吞噬”?
如果游戏的发明者懂得生命的珍贵,他又怎么设计出这样一款“吃人”的游戏来呢
可见,“死亡教育”这堂课,人人必修!
那么,如何正确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呢?
首先,家长要端正态度。
如果孩子问到了一些关于死亡的问题,家长
不要
觉得这是一个很
忌讳
的话题,从而
对孩子避而不谈或者敷衍了事
。我们
需要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积极正面地做出回答。
记得有一次我给3岁的女儿洗澡,她突然冒出一句:“妈妈,我们会死吗?”
我当时很诧异,不过很快就问她:“你为什么突然这么问呀?”
女儿说:“桃子姐姐家的小金鱼死了,那我们会不会死呢?”
我又问她:“你知道什么是死吗?”
她说:“就是不见了,没有了。”
天哪,我简直不敢相信,她居然知道“死就是没有了”。
然后我说:“是的,我们也会死的。”
女儿突然哭起来,抱着我说:“我不要死,我不要妈妈死……”
我赶紧安慰女儿说:“宝贝不哭,我们要等到好久以后才会死的,不是现在……”
听我这么说,女儿的情绪就好了很多。
其次,要选择合适的时机。
关于死亡这个话题,如果孩子问了,就告诉他;但如果孩子没有问,也不必强行给他解释。
像清明节扫墓时、家里有亲人离世,或者小动物死去,如果这些情景引起了孩子的好奇、焦虑等,也可以适当给孩子进行解释。
比如去年清明回家扫墓时,我把女儿也带了过去。她伸着好奇的小脑袋一路上左看看,又看看,问我去哪里。
我告诉她我们要去墓地,去看望你爷爷的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
她又问:“墓地是什么?”
我说:“墓地是他们的房子啊。”
她又问:“为什么他们住在墓地里呀?”
我说:“因为他们死了,所以住在墓地里。”
女儿哦了一生,若有所思。
因为之前跟女儿聊过死亡,所以她知道死亡的含义,也就没有再继续问。
到了墓地,她看见爸爸磕头,又问:“爸爸为什么跪着?”
我说:“爸爸在磕头,这是一种纪念死去亲人的方式。”并挨个告诉她,每个墓地里“住的人”是谁。
然后她也有样学样跪在了地上,跟我说:“我也要纪念一下。”
最后,带孩子亲历“死亡”,这比抽象的解释更容易理解。
虽然死亡听起来很沉重,但它离我们的生活一点都不远,除了人的离世,草木的枯荣、动物生老病死等等都可以用来解释死亡。
平时可以多带孩子去大自然中观察植物的生长与凋落、开花与结果等。同时告诉孩子,花可以摸,但不能摘,摘下来它就死了。或者把孩子摘下来的花带回家,让他亲自见证花朵是如何一点点枯萎、凋零的,再让她看看那些没有被摘下来的花,是不是已经结了果子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了解整个生命过程,懂得生命的美好。
其实死亡教育本质上是“生”的教育,让孩子知道死亡,了解死亡,他们才会更加珍惜生命,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互动话题
爸爸妈妈们,你有过和孩子谈论死亡的经历吗?
你是如何向孩子解释死亡这件事的呢?
欢迎下方评论分享你的观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