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和儿子冷战了,原因是隔离期间儿子沉迷游戏,除了吃喝睡就剩玩游戏了。老母亲看着心烦,上手把儿子的电脑关了,谁知儿子直接原地爆炸,冲她吼到:
管!管!管!我干啥都要管!小时候不让打游戏,现在上大学了还不让玩,是不是只有我死了你才懂得放手?
老母亲被儿子吼懵了,又觉得儿子白眼狼,一气之下母子俩冷战了。但说实话,这对母子有如今的对峙,我一点都不觉得奇怪。
邻居算是“鸡娃界”高手,儿子从小被鸡的多才多艺,一直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唯独在打游戏这件事上,母子俩分歧不断,
妈妈秉持游戏浪费生命,禁止儿子玩游戏;儿子又以不会耽误学习为由,据理力争
。闹得最严重的一次,妈妈一怒之下砸了儿子新买的游戏机,最后闹到邻居们跑去劝架才把母子俩拉开。
近20年来,电子游戏发展的速度令人乍舌。随着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接触、甚至沉迷电子游戏。这导致大部分父母将电子游戏视为洪水猛兽,并坚决抵制,就像我邻居一样。
从小禁止打游戏的娃和不被限制的娃,有啥区别
与邻居家儿子不同,表哥家儿子几乎是跟着他爸打游戏过来的。孩子小时候,二姨总说我哥不靠谱,30多岁的人自己打游戏就算了,还经常拉着外甥一起玩。父子俩经常凑在一起玩,到最后有些关卡堂哥打不过去,还得求助小外甥……
等孩子上大学后,堂哥直接把自己的账号给外甥,让他没事就帮自己升升级!最后还是外甥以要考研为由,拒绝了,
就很离谱……
对比两个孩子,外甥虽说不及邻居家儿子那样多才多艺,但也算术业有专攻,成绩一直不错,上大学也年年拿奖学金。反观邻居家儿子,
一上大学仿佛打开了新世纪大门,完全沉迷到了游戏里。
于是我开始思考,从小禁止玩游戏和不过分限制的娃,长大后到底有啥区别:
①
“禁果效应”带来的报复性补偿
心理学上有个“
禁果效应
”,是指一些事物
越被禁止,它对人造成的吸引力反而越大
。这件事同样适用于从小被禁止打游戏的孩子!
越禁止孩子玩游戏,孩子反而越好奇游戏里有什么。年龄小时,可能还会迫于父母的权威,压抑自己的好奇心。
一旦远离父母,有了自身掌控权,这种被压抑的欲望就会彻底爆发,开始报复性补偿
。经常会看到一些乖乖学生,上了大学后沉迷游戏甚至辍学,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②人际交往能力存在差异
游戏一定意义上带有“社交”属性,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没有人喜欢被孤立
孩子在学校很多同学都在玩游戏,他想要融入集体就必须去玩,即便他对此没有太大兴趣。你会发现,那些
玩游戏的孩子社交能力普遍会更好一些。
大学毕业找工作,班上一个男生去面试,就因为跟面试官聊半个小时“魔兽”就被录取了。这一神奇经历,曾被无数学弟津津乐道。
我们公司男同事,每周都会组织一次对战游戏。那些新入职的员工,打两次游戏,就分分钟和老前辈打成一片了。
电影《奇迹男孩》里,主人公的同学向他道歉,也是通过游戏进行的。
所以你看,在未来尤其对男孩子而言,游戏不仅仅是娱乐,更是一种迅速拉进人际交往的有效手段。
③亲子关系存在差异
谈游戏色变的家长,大部分和孩子的亲子关系并不亲密
,甚至亲子关系紧张,就像邻居和她儿子。那些不太限制孩子游戏的家长很少有这方面的忧虑,比如,表哥和外甥。
在表哥家,没有什么是一把游戏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打两把。父子哪怕两有矛盾,也会约一把。在游戏里两人有仇报仇、有怨报怨,打打闹闹中很快就和解了。
表哥和外甥的关系亦师亦友,和同事打游戏输了,表哥会嚷嚷:
晚上等着,让我儿子给我报仇!
外甥学业松懈了,表哥则会放狠话:
下次考试还这样,就别想我给你买皮肤了。
别的孩子偷偷摸摸打游戏,外甥一回家表哥就开始催,快点写完作业,陪我玩两把。看似不靠谱的表哥,通过玩游戏跟儿子处成了哥们,着实让人有些羡慕。
不限制并不意味着纵容
这个时代,完全禁止孩子玩游戏并不现实
。即便是家里、学校禁止了,但孩子还有朋友、同学,我们无法保证孩子在和朋友一起时完全不接触游戏,对于游戏真的堵不如疏。
当然,我们这里说的
不限制孩子玩游戏,也并不是让你完全放开了让孩子玩
而是希望家长主动引导孩子从小培养玩游戏的
秩序感和分寸感
。比如:
引导孩子控制好游戏时间
。我很喜欢外甥的游戏观,从小就被灌输,只有在事情干完后才能玩游戏。父子俩基本都是干完活才会约一局。
工作日不会超过40分钟,休息日也不会超过2个小时。
打游戏动力刺激下,外甥学习的效率很高,家人很少操心他的学业。
鉴别游戏,家长把关
。现在的网络游戏、手游良莠不齐,具体能不能让孩子玩还需要家长鉴别,家长万不可把游戏扔给孩子做甩手掌柜,最好能先自己了解游戏。
教育的背后是学习,游戏的背后是娱乐,“学习”“娱乐”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
不能因为娱乐可能存在危机就暴力一刀切,禁止孩子玩游戏
。适当的放权,引导孩子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这才是聪明的家长在信息时代该采取的正确做法。
那么,你是禁止玩游戏派,还是适当放开派?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