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开启新征程,书写新篇章!2023重庆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回顾过去一年“成绩单”,聚焦2023年的预期目标和政策走向。既事关经济社会发展、也聚焦多项民生实事;既关心科技创新,也关注交通畅行……方方面面,都是大家关注的热点。定下的目标,关键在落实。上游新闻邀请市级部门及相关单位负责人,详解这些目标和任务的“实现路径”。

报告原文:奋力抓好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把更多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财力保障转到乡村振兴上来,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解读人:市人大代表,市委农业农村工委书记、市农业农村委主任路伟

“2022年,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采取有力措施应对疫情、旱情、灾情等考验,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有力,乡村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改革纵深推进,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农业农村工作迈上新台阶。”路伟介绍道。

从取得的工作成效来看,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障有力,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070万亩、超国家下达任务58万亩,总产量1072.8万吨。预计全年出栏生猪1900万头,蔬菜产量突破2200万吨,水产品产量56.6万吨,均保持稳定增长。全市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改善,实施57.8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示范项目,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753万亩。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提高,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等14个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庆油8号”油菜含油量高达51.54%。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深入推进,累计培育特色产业3200万亩,十大优势特色产业综合产值达到4800亿元;累计培育7个100亿级、8个50亿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保持两位数增长。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85%,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实现全覆盖。农业绿色发展加快推进,抓实抓细长江十年禁渔,江河水面基本实现“四清四无”;化肥、农药使用总量持续下降,秸秆综合利用率、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分别达到90%、95%以上。农业农村改革创新多点突破,“三变”改革覆盖3797个行政村,盘活集体经营性资产18.8亿元,550万农民受益,集体经济持续发展。

路伟表示,2023年,全市农业农村委系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市委六届二次全会和市政府工作报告部署要求,坚决守住粮食安全、耕地保护、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三条底线”,大力实施千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千亿级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千万农民城乡融合共富促进、千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创建“四千行动”,着力提升农业机械化、乡村数智化、农民组织化“三化”水平,奋力书写重庆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一是聚焦“农业强国‘重庆版本’”,培育乡村产业新优势。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推进“稳粮扩油”工程,守住守好“米袋子”、拎紧拎实“菜篮子”。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围绕火锅食材、重庆小面、预制菜、柑橘、榨菜、荣昌猪等优势特色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加强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技术推广,促进“接二连三”,强化品牌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千亿级农业产业集群。

二是聚焦“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塑造巴渝乡村新风貌。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推进农村改厕、垃圾和污水治理,加快构建“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进数字乡村工程,打造富有巴渝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三是聚焦“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构建城乡融合新机制。大力培育壮大农业市场主体,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以农村“三变”改革为抓手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深入挖掘产业增收新潜力、拓展就业增收新空间、开辟财产增收新路径,完善收益分配机制,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农民群众。

上游新闻记者 刘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