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自强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教育领域因其特殊性是增强文化自信落地实施的重点领域之一,喜迎二十大的召开,全国多地的中小学校、大专院校纷纷举办了多种形式的“传统工艺进校园”活动,“传统工艺进校园”活动热度迅速攀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传统工艺进校园”活动已经在全国开展多年,一直受到教育部等国家主管单位的高度重视,在提升中小学生手工素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21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的基本原则和主题内容,成为“传统工艺进校园”的重要指导性纲领。

但是由于缺乏系统性、统一性的规范指导,这些年来“传统工艺进校园”并没有在校园中真正普及,只是成为部分地区、部分院校相继零散性开展的“课外活动”。随着二十大提出增强文化自信,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的传统工艺美术,自然成为向广大青少年传播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选项,全国各地纷纷开展的“传统工艺进校园”活动也迅速升温。不过从活动形式和内容来看,这些活动的开展主要还是沿用之前的旧有模式,仍然停留在将传统工艺实践作为学生的一次性或者短期课外实践活动的层面上,形式内容上没有什么创新,活动的效果大多不尽人意,只是在宣传上突出了“增强文化自信”的概念,难免不给人一种“新瓶装旧酒”之嫌。

增强文化自信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是中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因此“传统工艺进校园”要成为增强青少年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也是需要系统化规范化地予以推进和实施。传统工艺的教培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美学素养,提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从而增强文化自信,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手工技艺能力,拓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传统工艺进校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毋庸置疑。尤其在二十大明确提出增强文化自信后,其重要性又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如何在全国各地规范化系统化地推进,让“传统工艺进校园”发挥应有的价值,是必须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作为响应二十大精神和贯彻十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通知》的重要举措,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组织开展了“青少年工艺美术素质素养‘尚工’行动”。本次行动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推出了“传统工艺指导师”新岗位,作为传统工艺知识技能传播的专业指导和培训讲师。并且约定让“传统工艺指导师”成为“传统工艺进校园”的持证上岗师资,明确了“传统工艺进校园”所遵循的授课要求和职责要求,从而进一步规范了“传统工艺进校园”活动开展的内容、组织形式和质量标准。

“传统工艺指导师”负责指导制订传统工艺课程,讲解传播传统工艺知识,开展传统工艺实操技能的培训学习,组织传统工艺校园体验与实践等各种活动,向广大青少年传授传统工艺的发展历史、工艺知识、设备材料、工艺技能、创作方法、工具软件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从以上岗位职能的描述可以看出,“传统工艺指导师”完全可以作为“传统工艺进校园”设定的合格师资标准,有了师资的保障,才能从内容和形式上支持和规范“传统工艺进校园”的开展。

在“青少年工艺美术素质素养‘尚工’行动”的组织推动下,集中优秀的“传统工艺指导师”资源,组织建设一批有指导性的权威课程和教材,对学生开展正规化传统工艺知识传授以及基础技艺的教培实践,让工艺美术成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正成为提升广大青少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增强文化自信的有力措施。从这个意义上,“传统工艺进校园”不再仅仅作为校园课外实践活动,而且将成为校内学习和实践的基础课程,全国部分地区和学校已经开始尝试传统工艺课程纳入中小学生的课堂教学。

新时代新起点,“传统工艺进校园”将以全新的模式在全国普及开展,真正发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