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日拜登的行程是排得满满当当,引人注意的是,在短短不到一周的时间,他接待了日本首相,还计划接待荷兰首相,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盘算?

1

对华出口管制

当地时间1月13号,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与到访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举行会谈。严格限制对华出口芯片是此次美日首脑会谈的重要议题之一。双方在首脑会晤后发表的联合声明中写道,美日将共同致力于保持在包括半导体等关键技术领域的优势。美国驻日大使拉姆伊曼纽尔此前曾透露,美方正在同日本、韩国以及荷兰政府进行磋商,希望在限制对华出口芯片相关产品上达成一份多边协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10月,美国商务部出台了,被称为是迄今为止最为严厉的一轮芯片出口管制措施,原则上禁止美国企业向中国出售,可用于超级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等先进计算领域的芯片和芯片制造设备。与芯片生产环节集中在东亚地区略有不同,芯片制造设备领域的大型企业目前主要分布在美国、日本与荷兰。因此,过去几个月,拜登政府一直试图获得日本、荷兰等国的支持。彭博社认为,如果能如美国所愿,几乎等同于彻底封锁中国企业获取制造先进芯片所需设备的途径。

值得注意的是,继岸田之后,荷兰首相吕特也将访美,计划于当地时间1月17号同拜登会晤。白宫表示,美国将与荷兰领导人讨论关键性技术和印太地区事务,对于美方先后同日本及荷兰领导人讨论合作,限制中国获取半导体技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3号表示,美方出于维护一己霸权私利,一再滥用出口管制,将科技和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对盟国进行经济胁迫,恶意封锁和打压中国企业,人为推动产业脱钩断链,这严重破坏市场规则和国际经贸秩序,不仅损害中国企业合法权益,也将损害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路透社注意到,岸田政府虽然在传统的军事安全领域与美国保持高度一致,但在有关科技领域进一步遏制中国的问题上相对暧昧。1月早些时候,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西村康稔在出席华盛顿智库活动时表示,日本有意与美国在强化出口管制问题上展开更紧密的合作,但他并没有明确表示日本将采取与美国一样的对华限制措施。路透社认为,日本在相关问题上的谨慎态度不难理解,因为日企在全球芯片制造设备领域占据了27%的市场份额。其中最大的企业东京电子有大约1/4的收入来自中国大陆。

2

美国“强己与抑他”

日本时报指出,近年来,中国大陆已经成为日本芯片制造设备主要出口目的地。2021年日本芯片制造设备出口额达3.3万亿日元,其中中国大陆占比达39%,2022年1-9月出口额超过3万亿日元。拜登政府上台以来,美国在芯片产业的发展上呈现出鲜明的强己与抑他特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谓强己,指的是以政策激励提升美国自身的竞争力。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加大政府投资、推出税收优惠等举措,支持美国国内与芯片相关的技术研发和制造做大做强,并吸引全球领先的企业在美设厂。2022年9月和12月,拜登先后视察了英特尔与台积电在美国新建生产线的施工现场,对美国制造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英特尔承诺在美国俄亥俄州投资至少200亿美元新建两家半导体工厂。三星电子在德克萨斯州投资170亿美元新建的芯片厂房目前正在建设中。而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企业台积电于2022年12月宣布将在亚利桑那州建设第二座工厂,2026年开始生产3纳米制程芯片,投资总额也从此前规划的120亿美元大幅增加至400亿美元。行业组织提供的数据显示,过去两年,全美范围内已有超过35家公司承诺在16个州为与芯片相关的制造项目投资近两千亿美元,用于新建23家芯片工厂,扩建9家现有工厂。纽约时报表示,这样的规模堪比冷战时期美国在太空竞赛方面的投资。

所谓抑他,另一方面,美国试图以精准脱钩的战略削弱中国科技实力,也就是所谓抑他。对于美国而言,强己战略见效较慢,且需要大量和持续的投资。相比之下,旨在遏制中国半导体技术进步的抑他战略更便于实施。具体来说,这一战略主要通过出口管制和限制投资的手段实施。据美媒12号报道,拜登政府正在起草一份旨在进一步限制美国企业和个人对华投资的行政命令,将涵盖芯片、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等高科技领域。美国行政部门加紧在科技领域打压中国的同时,新一届国会也动作频频。1月10号,美国众议院以365票赞成、65票反对的压倒性结果通过一项议案,决定成立中美战略竞争特设委员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任众议院议长、共和党人凯文麦卡锡强调,委员会将不分党派,麦卡锡已正式指派威斯康辛州共和党籍众议员迈克尔加拉格尔担任该委员会主席。加拉格尔出生于1984年,曾在美国海军陆战队服役,两次派驻伊拉克。加拉格尔对华态度强硬,曾公开表示,英特尔等美国科技企业不应一边在美国国内扩大产能,一边继续在中国投资。

美国国会众议院刚刚经历一场难产,就迫不及待地设立了中美战略竞争特设委员会,这既反映出两党给予展示反华共识,同时也是在进行长远的设计,而委员会它的影响和效能,首先是未知的。大家都注意到这个委员会,它是没有立法权,只拥有调查权,如果手段不断地发挥叠加,也可以产生更大的破坏效果。比如说把美国大型科技公司高管ceo总裁等人列入传唤的范围,通过传唤的方式,对他们的对华合作进行施压,如果他们不配合就会有麻烦,这也会对中美关系对中国造成影响。当然了,未知的才是这样的一种无所不用其极的恶意,背后到底能够出现怎样的实际效果?现在在美国国内针对各种恶化的手段,尤其是高科技领域对中国围堵,其实还是有不同的意见的,当然一方面有人认为这是对华竞争的必要的手段,但同样有意见认为美国是打击了中国,而且造成美国的自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中国自主创新、奋力突围

面对美方筑起的高墙,中国科技企业正加大自主创新奋力突围。美国华尔街日报,近日对美国科技巨头英伟达公司和中国初创企业壁仞科技,设计的两款人工智能芯片进行了对比,英伟达设计的A100和壁仞科技设计的BR100芯片都属于图形处理器。可帮助计算机更快地执行复杂任务,两款芯片使用了同一类型的晶体管,也都采用了7纳米制程,因为拿A100芯片在约800平方毫米的面积上安装了超过540亿个晶体管,壁仞科技BR100芯片则在1000平方毫米的面积上安装了大约770亿个晶体管,虽然决定芯片性能的因素有很多,但业内专家表示中国处理器的晶体管数量更多,对提高速度更有帮助,华尔街日报认为这款芯片是中国半导体技术进步的最新例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