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这种时尚生活方式已经在苏州城开展了两年,也逐渐演化成了居民生活中的一个生活习惯,每个干净整洁的垃圾亭背后都深藏着一个能扛得住风雨,经得起打击的垃圾分类志愿者。位于南华社区南华公寓西门口的钱师傅一直以来就是热心又认真的志愿者,自从他担任巷子口的垃圾分类督导员后,原则为首,软硬兼施,远近相邻的居民都养成了按时分类和投放的习惯。

可是时间长了钱师傅开始了新的犯愁,整个2022年因为疫情的原因,有些居民开始将好习惯忘却,重新回到随手丢垃圾的过去,纷纷向他抱怨南华公寓别的垃圾亭的志愿者都没他这么较真,于是他开始思考如何让大家一起较真,或者索性自己也跟着随波逐流。就在大家觉得少数一定会服从多数时,钱师傅坚持每天到南华公寓的每个点位,了解每个督导员的上岗情况,打破那些谣言谎言,用自己的坚持和认真带动起一群督导员们。

元旦后的第二个周末,一夜之间,苏州城飘起了多年不见的大雪,老钱心里咯噔了一下,他思忖着这种天气下督导员们还能否按时上岗,上岗后又能不能抗住今天的风雪。

“万阿姨天冷了,帽子戴严实些哦“

“小钱啊,姑苏拉分的这帽子是真厚实,抗风得很啊!”

“陈阿姨,雪这么大你来这么早啊?”

“习惯了,时间一到就出门,哪管得了刮风下雨啊!”

“谢阿姨,你的雨衣很厚还防风哦!”

“年纪大了,对自己讲究也是对别人的讲究嘛!”

风雪中是一张张热心坚韧的笑脸,转过头,钱师傅自己的眼睛也有些湿润,是欣慰更是感动。他明白自己是所有志愿者中最年轻的一个。老阿姨老大叔们同样凭着热心和责任心在这个岗位上发光发热,他们在经历了新冠病毒的强势传播后,依然能打能抗。

因为有认真和热心的存在,城市才会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发展,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生活在不断发展的文明城市中,在这个进步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身边的热心志愿者,志愿团队,更需要每一个居民自身的改变,了解垃圾分类背后的绿色生态理念,从自己出发,造福自己和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