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插图:喵喵夏,讲述:晨曦妈,女
01
晨曦妈和佩佩妈的友谊是因为孩子结下的。
她们住在同一个小区,遛娃时一聊如故。
无论是育儿理念,还是个人喜好,都说不出来的契合。
两个孩子自襁褓时便相识,一路形影不离地长大,感情好到没得说。
两个新手妈妈相约:等娃大了,咱们一起把酒当歌,环游世界。
可是,说好的一辈子呢?娃才上小学四年级,这份友情就塑料了。
02
没有孩子之前,两个妈妈各有圈子,同学、同事、老公的半个朋友圈……
但当了妈之后,圈子就迅速以孩子、孩子的朋友圈为中心,变得单纯极简了。
在这个圈子里,她们的称呼也是以孩子为辨识度的:晨曦妈妈、佩佩妈妈。
晨曦和佩佩同年不同月出生,两家条件也不相上下。
难得的是,两个孩子玩得到一起去,双方父母也都志趣相投。
于是,两家走动越来越频繁,感情持续升温。
刚开始,还局限于微信里相约:几点下楼遛娃?要不要把娃送到我家来玩?
后来,一到周末,两家就以家庭为单位,要么一起带娃游乐场,要么开车自驾游。
从娃一岁到幼儿园,简直就是两家的蜜月期。
除了每天小区见,周末或者假期,他们都是一起度过的。
孩子们玩得好,大人也相谈甚欢,毫无隔阂。
最重要的是,两家都是性格温和,不护短的人。
小孩子没有不闹矛盾的,但两个小姑娘发生不愉快时,双方父母都会非常公正地给她们摆事实讲道理,把一个个小事件变成纠正孩子性格缺陷的契机,也让小矛盾成为小姐妹感情升级的台阶。
这样的教育方式,让这份以家庭为单位的友谊越发瓷实。
03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而近邻有了彼此娃这份加持,则是亲上加亲。
佩佩爸是做贸易的,时常出差。
每次佩佩爸不在家,晨曦妈就不让佩佩妈开伙做饭了:“不就是多两双筷子的事嘛。”
有好几次,佩佩妈临时加班,晨曦妈就主动要求把佩佩托管在自己家,而且每过一个小时,发一段两娃在一起和谐玩耍的视频给她。
而明明是自己帮了佩佩妈,晨曦妈却说:“真庆幸有佩佩陪晨曦玩,不然晨曦自己,实在太黏人了,每次休息比加班还累,感谢佩佩拯救了我。”
04
作为没有老人帮衬的小夫妻,两家的友好互助对彼此来说都是雪中送炭。
晨曦小时候体质差一些,三天两头闹毛病。
最严重的一次,因为毛细支气管炎入院。
那暗无天日的十多天,幸好有佩佩爸妈忙前忙后,不遗余力。
佩佩爸负责各种外联,以及做饭、送饭。
佩佩妈则和晨曦爸妈轮值陪护。
直到晨曦康复出院,四个大人累得都瘦了一圈儿。
两家小聚,经历了一场病痛考验后,彼此掏了心窝子:“咱两家,必须做一辈子的朋友”“以后,等两个女儿长大结婚了,咱四个人玩,老了,也不拖累孩子,一起抱团养老。”
甚至讲到两个女儿出嫁时的情景,彼此眼中都有了“老父亲、老母亲”的泪光。
05
因娃而交的朋友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教育信息上的互通。
那时候,他们互相借鉴,给娃报各种兴趣班。
有的班一座难求,彼此帮对方找门路,最终让两娃同在一间教室。
然后,娃在里面上课,大人找地方喝咖啡聊天,不要太惬意。
后来,娃上了同一所幼儿园,如果一家有事,另一方会主动帮忙接送孩子。
时常管吃管住管陪伴,为彼此解决了很大的托管难题。
大人志趣相投,孩子们性情相近,两家都觉得是莫大的幸运。
他们算过,自从有了孩子之后,他们大半的社交时间都是跟对方度过的。
为此,他们还半开玩笑,半真诚地感谢了娃:“没有她们,咱们上哪儿认识去。”
总之,这份友谊互惠互利,实用性极高,幸福感强烈。
06
然而,他们不曾料到,孩子们上小学后,这份友情会悄然发生那么多的变化。
晨曦和佩佩都是学区娃,如愿进入家门口的重点小学。
虽然没有分进同一个班,但两个孩子依然上学一起走,放学一起玩。
可是,同在一个学校,两个孩子的表现却差距很大。
晨曦是那种适应能力极强的孩子,迅速跟同学打成一片不说,从单元小考,到期中成绩,每次都是100分。
而且,不管是小主持人,还是运动会,亦或是校园联欢会,她都是活跃分子。
佩佩呢,相对内向。
先是功课上有几分吃力,而成绩的不理想让孩子少了一份自信,每次班级各种活动要报名时,她都不敢毛遂自荐。
两个妈妈在一起交流完孩子的境况后,佩佩妈焦虑了:同一个起点的孩子,日常智商情商也不相上下,可是,自己的娃明显输在了起跑线上。
对此,晨曦妈没少安慰她:“每个孩子的适应能力不一样,给孩子一点时间,静待花开。”
话是这么说,但佩佩妈内心很复杂。
一方面不服气,另一方面,隐隐觉得晨曦妈的安慰里,多多少少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优越感。
07
二年级上学期,晨曦以各方面优秀,被当选为班长,第一批入了少先队。
佩佩却始终默默无闻。
开完家长会,虽然成绩没有排名,但各自的分数都是知道的。
两个妈妈一起带着孩子回家,聊起成绩,佩佩妈顿时就觉得自己矮了三分。
于是,一忍再忍,终于在佩佩过马路光顾跟晨曦说话,没看红绿灯时爆发了。
她大声训斥佩佩:“跟你说多少遍了,过马路时不能分心,大人说话永远不放在心上,难怪学习不好。”
当着好朋友的面受到责备,佩佩当时就哭了起来。
晨曦妈见状,赶紧把佩佩拉过来,安慰她:“你妈不是因为成绩的事情朝你发火,但过马路不看红绿灯就是不对的。别哭了,一会儿阿姨给你们一人买一个盲盒,庆祝这学期圆满结束。”
听了这话,佩佩迅速雨转晴,但佩佩妈却一直阴沉着脸。
等到晨曦妈路过玩具店,让俩孩子选盲盒时,佩佩妈数落女儿:“晨曦成绩好,阿姨奖励她是应该的。你考那么差,还有脸要奖励?”
本来兴高采烈的佩佩重新沮丧起来,手里的盲盒拿也不是,还回去也不是。
晨曦妈看不下去了,对佩佩妈说:“二年级的成绩能代表什么呢?咱以前不是说好的吗,不拿成绩论英雄,佩佩乖巧可爱,多难得的孩子啊。”
听了这话,佩佩妈本来郁闷的心情倒是明亮了不少。
是啊,早在孩子没上学之前,两家就达成一致:不疯狂鸡娃,将来一定不拿成绩评判孩子。
08
只不过,这片刻的安慰并没持续太久。
当晚,晨曦妈发了一条朋友圈。
除了晒晨曦的双百分,还有一堆奖状:五好班干部、运动明星、学习标兵。
在晨曦妈那里,这是孩子成长的记录。
但佩佩妈看到了,却觉得这明晃晃的炫耀是往自己伤口上撒盐。
那是她第一次没为晨曦妈的朋友圈点赞。
晚上,老公回来后,佩佩妈把晨曦妈的朋友圈点开给他看。
令她气愤的是,老公丝毫没看出什么异样,还说了一句:“晨曦真是优秀哈。”
这话,让佩佩妈更加生气了:“明知道咱家佩佩考得不好,还发朋友圈高调晒娃,她情商怎么这么低!”
听了妻子的话,佩佩爸就很吃惊:“娃表现好,人开心,在自己的地方发个朋友圈还得考虑你的感受?你也太玻璃心了吧。”
佩佩妈本想在老公这里得到一点宽慰,不想还被说成玻璃心,一场战争就此展开。
佩佩妈觉得老公不长心,而她老公觉得“人比人得死,我孩子就是最优秀的,我不会拿她跟任何人比,她健康快乐就好。”
只是,佩佩妈做不到像老公那么佛系。
毕竟,他不是天天管孩子,根本不理解那种妈妈们在一起,娃不出类拔萃,妈妈是多么抬不起头来的憋屈。
09
事实上,晨曦妈从佩佩妈没为自己朋友圈点赞这个小细节里,已经嗅到了一丝微妙的变化。
尽管晨曦爸也无比心大地跟她说:“别那么敏感,谁也不是天天活在你的朋友圈里。再说了,你没事晒孩子干嘛,自己的孩子啥样自己知道就行了呗。”
晨曦妈并不服气,孩子争气,她当然要记录留念。
与此同时,她以女人的第六感觉知:佩佩妈就是嫉妒了。
却原来,从前说拿晨曦当自己的女儿一样,那份两人畅想将来两个女儿出嫁,眼泪都出来的真情流露,都是骗人的。
10
是的,两个妈妈都没想到,她们曾经那么情投意合、相识恨晚的友谊,如此脆弱,不堪一击。
但表面上,两家依然亲亲热热。
而两个孩子完全不知道,成人世界里那些微妙的变化。
依然每天同出同进,不分你我。
佩佩虽然总体成绩不如晨曦,但自从三年级上了一个英语补习班后,英语单科成绩很快就超过了晨曦。
孩子是无心的,几次小考,两人一出校门就开始讨论。
见佩佩考得好,晨曦也很开心,让妈妈请她们吃冰淇淋。
晨曦妈刚开始也没太在意,后来,佩佩期末考试英语整整比晨曦高了8分。
虽然整体成绩还是没有晨曦高,但这个分数已经足以引起晨曦妈的重视,于是,她问佩佩妈:“佩佩找的这个英语老师还挺见效的……”
佩佩妈听了,立马接过话茬:“嗯,还行吧,也就那么回事,佩佩从小语感就好。同样在外面学英语,有两个孩子比之前考得还差,这不,他们家长正在群里闹着要退费呢。”
这番话,把晨曦妈想跟她要辅导班信息的话头,给打住了。
晨曦妈无从核实事件的真假,但都是明眼人,她知道佩佩妈就是怕她要老师的电话。
佩佩妈再也不是那个因为佩佩的舞蹈老师一座难求,而各种走关系、拖门路为晨曦争取到名额的热心无私的她了。
11
看着佩佩妈内心慌张,表面镇静,一副为她着想的样子,晨曦妈十分不齿。
回到家里,她跟老公吐槽:“你是没见佩佩妈那副小心眼的样,生怕我跟她要英语老师的电话。真搞笑,全天下又不是就这一个老师,再说了,我要真想去的话,就算不通过她,也能找到那个老师。”
老公觉得她想多了,人家佩佩妈可能真的是替她着想。
晨曦妈说老公太天真,根本不了解为了孩子,这些妈妈们一个个内卷多厉害:“好不容易佩佩有一门功课超过晨曦了,她当然不可能向我信息公开了。我也理解,当妈的,为了孩子,什么都干得出来。”
晨曦爸嘲笑她:“你呀,就是在孩子的事上太好强了,晨曦让你赢惯了,冷不丁输一局,就不甘心。”
12
晨曦妈和老公为英语班的事展开辩论的同时,佩佩妈也把这件事原原本来跟自己老公学了。
她愤愤地说:“她多有意思,晨曦英语没考过佩佩,她就觉得不应该,是补课老师的功劳。多伤人!不知道什么叫先胖不算胖嘛,再说了,晨曦别的科都比佩佩考得好,她怎么不主动跟我介绍点经验呢?”
佩佩爸劝她:“你别老拿佩佩跟晨曦比,每个孩子都有长处和不足,做好自己就行了。”
佩佩妈不服气:“你说得轻松,你尝尝那种天天接孩子,一说成绩就不如人家的感觉。”
“你想想,这俩孩子从小一起长大,那将来还不就跟亲姐妹一样。别因为这些小事影响孩子的感情,人生是个长跑,她们的竞争对手也不是彼此,心路宽广一些,目光长远一些,多做利于两个孩子友情的事儿。”
佩佩爸这番话,对她是有所触动的。
但她依然无法承受晨曦时时处处在成绩与性格上碾压佩佩这个事实。
13
好几个周末,晨曦妈张罗着带孩子一起出去玩,佩佩妈都以家里有事拒绝了。
佩佩为此哭闹,佩佩妈狠狠批评了她:“成绩跟晨曦差那么多,还要跟人家一样玩,你有没有自尊心?”
佩佩反抗:“晨曦成绩比我好,可是我跳舞比她好呀。再说,我们是好朋友,好朋友就是要替对方感到开心的。”
孩子的话并没有在佩佩妈心里引起多少震动,她看着天真无邪的女儿,对她说:“将来人家上985,毕业后在北上广当金领,你专科毕业,勉强谋生,看人家还能不能拿你当好朋友。”
孩子无法理解这句话,但佩佩妈说完这句话时,心情特别沉重。
有时候,她甚至不想跟晨曦一家交往了,远的她看不见,也比不了,可是,同样一起长大的孩子差那么一截,她特别焦虑。
她想远离这个焦虑源。
14
而人与人之间,一旦心里有了变化,行动上就会疏远。
晨曦妈几次张罗聚会没成之后,她也就没再张罗过。
后来,晨曦要参加学校的田径队,每天早晨都得提前半个小时去学校训练。
两个孩子终于不用一起上学了。
这对两位妈妈来说,都是一件特别解脱的事。
但放学时,两个孩子还是坚持一起回家。
有一次,孩子在前面有说有笑地走着。
两位妈妈在后面,没话找话地跟着。
就听佩佩问晨曦:“晨曦,你上次说你成绩好是因为老师上课特别愿意提问你,可我妈说,一定是你妈给老师发红包了,是真的吗?”
晨曦很认真地回答:“不会吧,老师喜欢提问我,是因为我听课认真,而且每次别人回答不出来的问题,我都能答上来,老师还说我总结得好……”
佩佩妈不记得孩子们还说了些什么,只知道听了两个孩子的对话,自己的脑袋嗡嗡地。
她甚至没好意思去看晨曦妈,好不容易尴尬地走到小区门口,孩子们纷纷说着再见,她才解脱样地回到家里。
佩佩妈根本没想到,自己无意间的一句话,佩佩会以这种方式说了出去。
这场因女儿引发的联谊,在那一刻,在彼此心里,划上了句号。
15
打那天开始,放学后,佩佩妈以自己要带佩佩去上课后班的名义,再没跟晨曦和晨曦妈一起走。
偶尔放学时碰到,两个孩子刚开始还兴奋地凑在一起说会儿话。
但慢慢地,两个妈妈有意用眼睛余光搜罗对方,尽量不让两个孩子碰面。
渐渐地,孩子的感情也就不再像从前那么浓稠了。
倒是双方老公,根本没把女人间这场暗战当回事,几次下班时偶遇,约着在小区门口的烧烤摊喝酒。
他们给各自的妻子打电话,让她们带孩子一起来热闹热闹。
但妻子们都拿各种借口拒绝了。
没有了女人的家长里短,没有了孩子的暖场,两个男人间的话题自然寡淡起来,渐渐地,也就变成了点头寒暄之交。
16
有一次,晨曦爸路过小区诊所,看到佩佩在里面输液,回家跟晨曦妈说了。
晨曦妈挺感慨的:“晨曦小时候三天两头生病,幸亏他们两口子每次忙前忙后的。”
说出来,就挺辛酸的。
那天晚上,晨曦妈忍不住翻看了一下佩佩妈的朋友圈。
想着如果她朋友圈里说佩佩病了,她可以借机关心下孩子,缓和一下彼此的关系。
很遗憾,佩佩妈把她屏蔽了。
从前恨不得二十四小时在一起,家里做任何好吃的都会送一份给对方的朋友,就这样成了朋友圈不可见的人。
或许,有些友谊就是有期限的,是情境的产物。
时过境迁,回不去就是回不去了。
晨曦爸说,这是一段被应试教育和拼娃毁掉的友情。
你觉得呢?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