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是重启增长重要的一年,在“双循环”战略下,借庞大内需优势促进产业升级的同时,更多中国优秀企业也积极参与到全球价值链中,中国企业需要全面地熟悉和掌握国际市场运作模式,以面对复杂和充满挑战的国际环境。

近期,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兰鲸跨境平台发起人张冰律师受邀参与科特勒咨询集团(中国)“实现国际化战略增长”栏目,与科特勒增长实验室战略合作总监何丹丹女士共同针对企业国际化的稳健发展要素展开深入探讨,为中国企业和城市培育国际竞争力,重启良性增长提供一些思路。

一、商业战略中的法规,法规中的商业战略

一、商业战略中的法规,法规中的商业战略

对于真正走向国际市场实施本地化经营的企业来看,其中多数是对外投资建厂的产业链能力转移型企业、寻求新市场延伸型企业、投资并购吸纳型企业,这类企业多数在国内已形成一定规模且有稳定的运作模式,同时在非单一的多个国际市场寻求成本优化和突破性增长。

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企业需要找到真正专业的团队来支持,同步考虑商业的战略布局与相关国家对于该产业/产品的法律定义,在此,有几个特别需要大家关注的点:

1、不同国家的产业定义对企业效益产生影响

比如中国汽车铝合金轮毂的产品,在不同国家的定义有差异,会导致一系列税务划分、法规政策项下贸易限制等问题,使商业效益受损,如何打破贸易壁垒,进行更好的战略性选择,就需要律师与商业战略团队共同介入协助企业置前做好规划。

2、新兴产业在部分国家也有法规不明确情况

近年大量中国新媒体、短视频直播相关的企业同时涌向东南亚多个国家,会遇到在广告、营销活动、服务履约、虚拟交易、品牌公关、数据合规等方面的巨大差异情况。更多的是部分国家的法律完善程度不同,同一件事情有的相对宽松或有的相对严格,有的企业在不同国家的产品名称和呈现形式也有不同,所以处于比较复杂的状态。在此情况下,更需要更多积极沟通和正确解读,让市场行为与法律空间更好的结合,从而找到最优解并确保商业行为不会过度的偏离。

3、避免法规常识性误解,从而影响商业发展

我们积极建议要重点关注商业战略与法律的融合,在协助企业经营过程中,遇到许多因为对法律条款限于表面的理解或误解,从而过于保守的进行商业决策,这也会大大限制企业发展的速度和增加不必要支出的成本影响了效益。

综上所述,无论是商业战略支持还是法律支持,企业不可单一、片面、滞后的考虑问题,找专业且国际综合能力强的机构获得支持,能让国际化发展更加稳健。

二、应对关键的三大差异:商业环境差异、法规差异、文化差异

二、应对关键的三大差异:商业环境差异、法规差异、文化差异

国际商业市场存在许多竞争机遇,特定的国际市场可能拥有更好的盈利机会,有意识应对差异(异同),会成为稳健经营赢得市场的关键。

1、商业环境差异

主要体现在效率执行性、消费惯性、交易模式、资源配置等方面。

2、法规差异

主要体现在法系逻辑、合同认定、合规经营认定、行业准则、政策制度、道德规范等方面。

3、文化差异

主要体现在组织与人力、宗教习俗、沟通与谈判、人文伦理、承诺执行等方面。

为更好地应对差异,建议在进入该市场前和过程中要充分地对法律法规、政策指引深度理解,对合作伙伴实行尽职调查。从商业经营角度进行市场调研、市场与顾客洞察、产业分析、竞争分析,使企业更全面地理解市场环境。另外加强敏捷更迭、信息流通、数字协同等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有效行动。

三、从实战经验出发,用适应性思维全面有效的沟通

三、从实战经验出发,用适应性思维全面有效的沟通

适应性思维是国际型企业管理者需要拥有的一个能力,无论从商业的适应性还是组织管理适应性,最大的改变是我们从“民族中心”走向了“全球中心”。

1、企业与人的沟通,需要重点关注

组织内良好的沟通一直是国际型组织管理的重大挑战,文化差异、行为差异、组织结构差异的复杂沟通环境,会让管理者的管理成效降低。通过实践洞察发现具备全球领导力的管理者拥有以下共性:灵活的思维倾向、开放的同理心、包容的多元世界主义、善用本地化语境,而最后一项比较特别,是家庭成员的支持。

2、组织外良好的沟通,通常是与商业合作伙伴、渠道商、政府部门、相关组织的沟通

文化因素的商业礼仪、相关治理决策因素的决策机制、信息传递准确性(比如翻译是否造成信息流失或其他)、惯性思维逻辑、政策与流程、信息沟通的工具/方式等。当然,中国企业也应当保持我们企业文化的特点,善用千年流传下来制胜商业谈判的智慧。

3、企业与市场的沟通,需要重点关注

引用在营销管理理论中非常有效的观点,进入国际市场的跨国公司需要决定在多大程度上调整其企业战略、营销策略、顾客偏好差异、市场选择、品牌定位、产品打造、原产国效应等方面以适应当地市场,让企业的承诺在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实现最大的一致性,同时本地化营销方案也能根据各国家地区的具体情况做调整,当然要确保营销沟通在法律和文化上是可接受的,这一点我们应该已经见过太多因此而产生罚款甚至被迫离开市场的典型案例。

企业管理者需要重点关注全面有效的内部沟通与外部沟通,这是稳定经营的核心关键。

张冰律师:兰鲸跨境创始人,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擅长出海投资、国际争议解决以及涉外刑事领域。 曾获法制日报社 “一带一路 合规之路”十佳律师、The Asia Pacific Legal 500 争议解决领域的领导性人物称号。

【兰鲸跨境】

兰鲸跨境是专注于中国企业出海、中外机构合作的法律、商业、财税一体化服务平台。平台依托兰迪律师事务所的全球布局,在87个国家建立了分支机构或合作关系,帮助企业出海投资、促进国际贸易合作,实现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跨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