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枝山的草书超凡脱俗,独树一帜,几百年来魅力长存。但是细品起来,有些字体形象会有简省过度之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辨识度。

请看祝枝山草书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祝枝山,草书,《秋兴八首》杜甫1

释文:“故国平居有所思。”

如上图所示,请看“故”字,“故”字是一笔连,祝枝山注意了左偏旁“古”的起笔横画儿和第二笔竖画儿之间的牵丝变细的细节,整个字的线条粗细变化丰富微妙。

而“国”字的圆弧形象表现得就有些并不理想了。

请看草圣怀素的“国”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怀素,草书“国”,精彩吸睛,魅力长存

再请看下面的“平”字,“平”字被祝枝山写的尺寸收缩,但笔画粗阔,这样处理就显得比较局促了。

请看其他书家写的“平”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他书家写的“平”字

后面的“居有”两字写得潇洒飘逸,牵丝连接十分顺畅。

再请看用黄色框框住的“所”字,“所”字被祝枝山创写得有些难以辨识了。请看大多数书家写的草书“所”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他书家写的草书“所”

请看用绿色框框住的“所”字,这个“所”字是草圣怀素写的。虽然怀素也这样写,但是这样的“所”字辨识度还是比较低的。读者们不会因为书者的名气大而自动增长辨识能力的。因此,我们在创作时应当尽量不用辨识度过低的写法。

祝枝山写的“所”字的形象看起来非常像“仁”字。如下图所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他书家写的“仁”字

这样写就会引起歧义了。

再看祝枝山的另一幅的草书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祝枝山,草书,《秋兴八首杜甫2

释文:“文武衣冠异,昔时直北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祝枝山,《秋兴八首》杜甫2,画框效果

请看首字“文”,“文”字被祝枝山写出了彩儿,他把撇画儿做了一个转折,就好像为“文”字的内部增加了骨骼一样,显得“文”字健俊吸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祝枝山,《秋兴八首》杜甫2,场景效果

再请看“冠”字,祝枝山把“冠”字写得字势险 #诗词歌赋交流地#峻,神韵满满。请看其他书家的草书“冠”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他书家写的“冠”字

再请看“时”字和“直”字都是出色的俭省,也都是出类拔萃的潇洒飘逸。

最后我写一下对草书辨识度看法:

“草书宜有度,底线无歧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洪春,创写对草书看法,画框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洪春,创写对草书看法,场景效果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洪春,创写对草书看法,场景效果2

一直以来,我都感到做自媒体的时间总是那么紧迫。我认为作品勤更是做自媒体的生命,是自媒体作者要守住的阵地。因此,我只能压缩互动的时间而优先顾及作品勤更了。然而朋友们的支持又非常重要,如何解决这个棘手问题呢?我写了六个字:“游于艺,慈者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洪春,“游于艺,慈者助。”画框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洪春,“游于艺,慈者助。”场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