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8日,重庆轨道交通10号线二期项目(鲤鱼池至后堡)正式开通试运营。其中,中铁广州工程局承建的曾家岩车站是国内首个与跨江大桥结合设置,建在特大钢桁梁桥上的轨道交通车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庆轨道交通10号线二期(鲤鱼池至后堡)线路全长6公里,呈南北走向,起于10号线一期鲤鱼池站,止于后堡站,共设车站4座,包括曾家岩站、大礼堂站、七星岗站、后堡站,其中曾家岩站与轨道交通2号线换乘,七星岗站与轨道交通1号线换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铁广州局承建的重庆轨道交通10号线二期曾家岩站,位于嘉陵江曾家岩大桥南岸侧,长150米,宽27.4米,设有4个出入口和3个安全出口,建筑面积约13220平方米。车站分站台层、换乘平台和设备用房三部分,其中站台层建于嘉陵江曾家岩大桥上,换乘平台全长70米,为重约2200吨的两层大跨度钢框架结构钢平台,铺装在大桥桥墩和嘉滨路两侧墩柱上。乘客通过上下楼扶梯便可在3分钟内实现2号线与10号线的换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施工单位中铁广州工程局项目负责卜人程振年介绍,建设过程中,曾家岩站其中40米需跨越正在运营的2号线,如何将2200吨的整体钢结构平台,跨越2号线轨行区进行架设,是整个工程的技术难点。为解决施工作业空间狭小、作业时间短、风险难度高等诸多困难,项目部采用了“步履式顶推施工”的工艺进行安装。该工艺通过步履式顶推机的纵横向液压千斤顶等设施设备,实现对换乘平台钢结构的纵横向移动,即换乘平台的钢结构分块先在拼装区域完成拼装后,再采用液压滑移施工技术和步履顶推技术,将钢结构整体顶推至2号线轨道梁的上方。与此同时,让钢结构平台在跨越2号线时保持平衡也显得尤为关键。对此,项目部邀请专业团队建立BIM结构模型,提前预估施工过程中各个阶段钢梁的受力情况及所需配重,并进行多次施工工况的模拟和验算,最终顺利完成施工安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整个10号!线二期项目两站两区间(大礼堂站、曾家岩站、曾家岩站——大礼堂站——七星岗站区间)施工过程中,该项目运用智慧工地系统、高空喷淋系统、采取搭设钢结构彩钢棚架一体化全封闭施工、新型空气质量在线监测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确保现场施工绿色环保。同时运用BIM技术,创新并运用狭小空间新建与既有线地铁高架车站改造施工技术、浅埋双线地铁隧道下穿斜坡面旧宅居民楼暗挖施工技术、仰斜岩面砂卵石回填地层浅埋地铁隧道下穿老旧居民楼暗挖施工技术、既有上下层地铁站台间新建换乘钢平台施工等技术,成功解决了大礼堂站基坑无内支撑且边缘距离住宅小区最近约2.2米难题、区间盖挖交通导改施工难题、区间暗挖段隧道下穿部位隧道拱顶距人民村8号楼、20号楼住宅桩基础底最小距离仅有3.3米难题,以及曾家岩站换乘钢平台施工作业面需跨越既有运营的轻轨2号线及嘉陵江滨江路等难题。该项目先后获得国家公路工法2项,授权专利8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庆轨道交通交通10号线二期建成后,与轨道交通10号线一期工程贯通运营,将形成串联两江新区、渝北区、江北区、渝中区、南岸区的南北骨干道路,能有效分流重庆轨道3号线南北向客流,进一步缓解江北、南岸与渝中半岛之间的跨江交通压力,对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格局,改善主城区交通通行环境、为广大市民出行提供便利等具有重要意义。(通讯员 龙广 曾学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