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月20日16时30分,迎来大寒节气,虎年二十四节气走到了最后一站。

俗话说“大寒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今年大寒始于“四九”第三天。虽然寒意十足,但也预示寒冷的冬季即将结束。此节气内,常伴有寒潮、大风和雨雪天气,气候比较干燥。

从目前的天气形势分析,武汉春节期间,除正月初一和初六有小雨外,其他时段以晴到多云为主,冷空气较弱,气温偏高,最低温-2℃,最高温13℃,总体有利于走亲访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们既惧怕寒冷,更担忧该冷的时候不冷。“正月怕暖,二月怕寒,三月怕霜,四月怕风,五月怕涝,六月怕干,七月怕连阴,八月怕浓雾,九月怕早霜,十冬腊月怕冬干。”经过三年的疫情,希望这个春节阳光正好,微风不燥,不负美好。

古人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

意思是此时,皑皑白雪中,母鸡能够从坚冰中感知到春气,开始下蛋孵小鸡了;过五日,冰天雪地,鹰隼之类的掠食者迅猛俯冲扑食,补充能量抵御严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结得又厚又坚实,一直冻到水面中央了。

待这最后五天结束,立春节气接踵而至,兔年新一轮二十四节气周而复始。正如唐代诗人元稹所说:“冬与春交替,星周月讵存?明朝换新律,梅柳待阳春。”

风有信,如期而来;花不误,迎风盛开。大寒的三候花信风,你可知道?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

香气浓郁的瑞香怒吐寒芳,幽香清远的兰花逐风送爽,清而不寒的山矾香而不艳……各有各的馥郁和多情。武汉人的新春氛围感,通常从一盆年宵花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夕依辰至,岁月忽已晚。”大寒和立春前后,有一个中国人最大的节日,就是过年。今年大寒、除夕、春节三个日子前后相连,据统计,这种情况本世纪100年中仅5次,分别为2012年、2023年、2042年、2061年和2080年。

“此心安处是吾乡。”大寒是热腾腾的年夜饭,是阔别一年的团聚,是翘首以盼的欢喜。大寒是风雪的包装纸下,一颗颗甜甜的、暖心的糖。走得再远,家,始终最有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得小时候,除夕这天最忙的。院里院外收拾一番,拿出红纸写门对子,从"天增岁月人增寿"到"六畜兴旺",从“春回大地人间暖”到“开门大吉”,从早写到晚。

然后方方正正贴上守护平安的门神尉迟恭与秦琼,伴随噼哩啪啦的鞭炮声,喜庆的年,平安的年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始于立春,终于大寒,这一轮的二十四节气完成了时光的流转,我们和自然界的各类物候一起,见证温情与寒凉,留下了岁月更替的印迹。

树木添了一个年轮,大人小孩长了一岁,辞旧迎新的况味是复杂的。

沉重也罢,厚重也罢,时光就是如此滚滚向前。唯有放下过往,蓄积力量,拥抱新的一个轮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