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春晚又至。

作为每年春节关注的焦点,不少家庭里,大年三十打开电视放春晚的习惯依旧——

哪怕是作为背景音乐“听个响”。

曾几何时,春晚的效用也正在于让大家“听个响”:

无数当红艺人被春晚推出,无数爆红单曲在这里诞生,成为传唱至今脍炙人口的经典。

这些老歌不但伴随一代人成长,更见证了这些年文化的变迁与生活的发展。

春晚第41年,这些从春晚舞台“走出”的歌曲,是否唤起了你的回忆?

198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了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

和今天比起来,当时的春晚无论从条件还是人员储备上,都简陋太多了。

李谷一一连独唱了6首歌,马季说了3段相声。

然而就是这么简陋的晚会,却走在了文化前沿,成为80年代开放、包容、蜕变的见证者。

那一年的表演创新采取“电话点播制”,观众可以拨打热线点播节目。

观众会点什么节目,主办方不知道,表演者也不知道。

1983年春晚主持人,从左至右分别为王景愚、刘晓庆、姜昆和马季

那年,李谷一的《乡恋》成为观众高频热点,但电视台犹豫不决。

原因很简单,《乡恋》是一首“通俗歌曲”,用今天的话来说,是流行歌。

不同于主流的、字正腔圆的民族唱腔,李谷一采用了“气声”演唱,歌声缓缓,软软细语间流露柔情。

在邓丽君歌曲还处于“违禁品”的当时,唱这么一首歌,是危险的。

但最终还是拍了板——

姜昆滑稽地报幕:“他们点播《乡恋》这首歌儿!”李谷一的歌声开始了。

李谷一演唱《乡恋》

那份声音温柔但大胆,就像冰山解冻,让沉寂多年的大陆流行乐,开始走向复兴。

李谷一后来演唱的另一首歌——《难忘今宵》,也成了此后每届春晚的保留节目,经久不衰。

第二年,一位名叫张明敏的香港歌手,登上了玻璃面板制成的春晚舞台。

这一年撒切尔夫人访华,香港回归的事务提上日程,血浓于水的同胞心连心,于是便有了《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铿锵有力的歌声,给了当时的海内外华人极大的震撼。

三年后,春晚迎来了第一位海归歌手——费翔。

一曲《故乡的云》,道尽了天下游子对故土的思念。

“我曾经豪情万丈,归来却空空的行囊。那故乡的风,那故乡的云,为我抚平创伤。”

当长发飘逸、淡蓝双眸,穿着红色徽章短礼服的费翔拿起话筒时,电视机前的观众屏息凝视。

他和他的表演,成了一代少年少女的青春记忆。

“你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熊熊火焰温暖了我的心窝。”《故乡的云》后,费翔又以《冬天里的一把火》点燃全场。

音乐一起,演唱者情不自禁随歌舞动。在当时,disco舞种是不被允许的存在,因此在歌曲的后半部分,导演只允许拍摄费翔的上半身。

但这并不妨碍费翔的走红。

大街小巷的费翔海报,年轻人争相模仿的微卷烫发、喇叭裤,成为了80年代的独特景观。

除去流行音乐,民乐如蒋大为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朱明瑛的《回娘家》;民谣如《外婆的澎湖湾》等,都成为当年的爆款曲目。

春晚就是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中,引领着前沿歌潮,陪伴我们的父辈母辈,走过了改革开放最初的灿烂十年。

90年代后,春晚在时代的映衬下也发生着转折。

梳理这十年的几个关键词,“市场经济”必在其中:

由于经济体制的变化,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发生转变,不再像80年代只有纯粹和理想化,生活的重心逐渐步入柴米油盐、金钱与爱情。

就像庾澄庆在1992年春晚演唱的《让我一次爱个够》,明艳的曲风和赤裸的歌词,在上个十年几乎不可想象。

当年的庾澄庆也是小鲜肉一枚

不同于80年代港澳台歌手表现的宏大主题,90年代歌手带来的,更多是世俗情感的表达。

这是欲望松绑的90年代。

1991年春晚,香港歌手谭咏麟演唱的《水中花》,澳门歌手甄妮的《鲁冰花》,台湾歌手潘美辰《我想有个家》、姜育恒的《再回首》……每一首都是传唱至今的佳作。

经济迅速增长,带动了文化产业欣欣向荣。但另一方面,追崇物质带来的“精神失落”“理想丧失”等话题,也随之摆在台面上。

1995年猪年春晚,老狼以一首《同桌的你》,开启了校园民谣热。这首歌几乎只有吉他伴奏,歌声清澈而哀愁,缓缓诉说着对同窗的思念。

“谁看了我给你写的信,谁把它丢在风里。”

丢在风里的不止是信,还有怀旧中那份单纯的校园情怀。

社会发展变化愈加飞快,人们之间心灵的隔膜,似乎也在增大。

但市场化趋势不可逆转,精神矛盾在对未来的展望中,也渐渐得到舒缓。

扎着哪吒头的王菲与一袭白衣的那英缓缓踱步,二人合唱的《相约一九九八》,一夜之间火遍神州大地。

1998年是个特殊的年份。

正值香港回归不久,改革开放20周年即将到来,新世纪的曙光已然照进。这首歌的创作,正是基于这一时代背景。

王菲的声音空灵婉转,那英则浑厚动人。在动听的旋律和富有节奏感的八分之十二拍中,那份世纪末的无尽想象呼之欲出:

“来吧来吧,相约九八;相约在甜美的春风里,相约那永远的青春年华。”

似乎一切的不安,都能在对未来的畅想中,慢慢化解。

新世纪以来的春晚金曲,整体呈现一种杂语狂欢的味道。

一方面,随着中国加入世贸和港澳回归,全球地位提升,国人信心也加倍增长,越来越多的外籍面孔出现在春晚舞台。

2013年,席琳·迪翁携手宋祖英亮相春晚,R&B混搭花腔演绎中国民歌《茉莉花》;2014年,被誉为“法兰西玫瑰”的苏菲·玛索一席红装,与刘欢合唱法国民谣《玫瑰人生》……

新世纪的春晚,开始吸纳更多的异域曲风。

另一方面,网络时代的来临,也使得观众对不同类型的歌曲更为宽容。

这大大拓宽了歌手的类型与演唱的题材,使得不同曲种、不同声音都有机会出现在舞台上。

千禧年后的春晚,既能看到祖海《好运来》(2004)这样的民族唱法。

这首歌至今仍作为一首“祈福名曲”,在民间广为传唱。

也有《吉祥三宝》(2006)这样的极富草原特色的民歌,火遍华夏。

这首歌仍造福着某海苔品牌,甚至二者融为一体。

有王菲《传奇》这样的空灵梵音,让2010年的大街小巷,彻夜响着“想你时你在天边……”

以及杨坤与郭采洁这样的搭配。

二人在2014年春晚舞台上演唱的《答案》,依托短视频从2018年一路火到了2022年。

谁还没有被“爱就像蓝天白云,晴空万里,突然暴风雨”的旋律洗脑过?

作为曾经的爆款制造机,如今的春晚多是老歌新唱。

这与春晚面对的媒介环境变化有关。

1983年,全国电视机数量不足5000万台,彩色电视机自然更少。许多人围在村口,或者几家人挤在巷子里,守着春晚播出。

那一年,春晚收视率高达60%。

尽管条件简陋,但春晚无意间成为了一个“文化输出者”,人们获取新潮流、新气象,很大程度就来自这么一台晚会。

自然,它唱什么,也就火什么。

如今信息时代,人们获取咨询的渠道更加丰富,春晚歌曲的传播力,也就很难达到当年的效果。

春晚出圈金曲的减少,也与歌曲类节目的编排有关。

从春晚舞台一炮而红的新歌,时间最近的,似乎也是7年前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台上,歌手王铮亮自弹自唱,台下,观众纷纷落泪。它不刻意煽情,却能用细腻朴实的音乐叩问亲情,也问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近几年的春晚舞台,由专业歌手独唱或二人唱的节目比例远不如从前。

一首歌曲往往由多名艺人和大量伴舞共同演绎,重在热闹的场面,而非脍炙人口的旋律。

2022年虎年春晚歌舞节目《时代感》

春晚,似乎更多是作为“年味气氛组”的存在。

从前,家家户户搬张小椅,聚在街头巷尾一起看节目;如今,新世纪的人们更习惯于方寸之屏,与千里之外的网友一起欣赏点评。

历经40余载的春晚,犹如时代记录者,陪伴国人见证着沧海桑田、风云变换。

音乐为枢纽,春晚为舞台。从春晚舞台诞生的经典曲目,也作为永恒的记忆留存下来,代代相传。

今晚就是第41届春晚,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你最期待哪一位歌手出现,哪一首歌曲被重新唱响?

欢迎到评论区留言,与我们分享你记忆最深刻的那首春晚金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