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鉴书法大家的作品应当精细而平和,据实说优也述瑕。长此以往,品鉴者将受益匪浅。

请看祝枝山的草书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祝枝山,《秋兴八首》唐杜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祝枝山,《秋兴八首》唐杜甫,场景

感觉这幅字中的“翠”,“春”,“同”字等都缺少些神韵。而连续几个字都缺少神韵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作品内容——杜甫的诗比较长。我们应该抱着谨慎的态度欣赏任何作品,包括谨慎地赏析名气很大的书家的作品。

现在网上可以搜寻到的“翠”字都要比祝枝山写的这个“翠”字,“春”字更有神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他书家写的草书“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他说家写的草书“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他书家写的草书“同”

再请看“问”字,祝枝山写“问”字的辨识度显然有些低了。

先看其他书家写的问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他说家写的草书“问”

“晚”字写得非常透气而舒服,因为祝枝山把晚的左偏旁——日子边上下两个横儿都打开了,而右偏旁又造型险峻优美。

再请看一幅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祝枝山,《秋兴八首》唐杜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祝枝山,《秋兴八首》唐杜甫,场景

如同上图所示,这幅作品中的字是个个都洒飘逸。

比如“昆吾”两字,“昆”字上面的“曰”的尾笔被祝枝山延展得比较长,神运满满。

“宿”字和“自”字的连接十分巧妙,连接线的起笔从“宿”字下面的小结构“百”的底部的中心引出来,向左下行笔非常顺畅地和“自”字的首笔——撇儿连接了起来。如此巧妙的连接处理值得我们学习。

“阁”字的门外框的弧线转折十分优美。

再请看另一幅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祝枝山,《秋兴八首》唐杜甫

如上图所示,

“湖”字被祝枝山写得放收自如,精彩极了。“地”字的盘环往复又生出了许多神采。

而“翁”字的简省程度有些过于大了,以致影响了“翁”字的辨识度。请看其他书家草书翁”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他书家草书翁”字的写法

经过观察比较发现,上偏旁“公”字和下偏旁第一个“习”的衔接的小折角是不能省略的。

下面我来写一下书法观点自作句:

“谨慎创作,莫失神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洪春,观点:谨慎创作莫失神韵,画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洪春,观点:谨慎创作莫失神韵,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洪春,观点:谨慎创作莫失神韵,画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