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清心【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林凤祥,1851年(太平天囯辛开元年,清文宗咸丰元年)在广西永安(今蒙山)参加太平军。任御林侍卫。太平天囯癸好三年(清文宗咸丰三年, 1853)初,克武昌率先登城,升天官副丞相。3月攻南京,首破仪凤门。建都天京后,与李开芳、罗大纲率军攻克扬州、镇江。

同年5月,与李开芳、吉文元等为北伐主将,率精兵2万余人在扬州誓师北伐,经安徽、河南、山西,攻入直隶,在临洺关(今永年)击溃清直隶总督纳尔经额部万余人,封靖胡侯。继续率军由深州(今深州市)下沧州,抵杨柳青,直逼天津,攻克静海(天津市静海区)。旋因孤军深入,粮草不继,又届寒冬,渐入困境。

1854年南撤,退至阜城,吉文元战死,又退至东光连镇。1855年2月,清军急攻连镇,督师苦战,屡创敌军。3月,连镇失陷,受伤被俘,后解至北京就义。追封求王。

林凤祥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开芳(1811年—1855年),广西武缘(今广西南宁市武鸣区两江镇龙英村大李屯)人。太平天国名将。

英勇善战,起家戊监军,迁金一总制,统带右一军。跟从西王萧朝贵攻打长沙,擢金官正将军。攻克岳州后,迁殿右二指挥,率兵攻克汉阳,迁殿右二检黠。攻 取武昌,迁地官府正丞相,受到名将僧格林沁攻击,率部突围于冯官屯,兵败被俘。

清文宗咸丰五年,在北京遇害。同治二年(1863),追封靖王。

清道光年间,地方官府巧立名目,随意向百姓增派捐税,并四处出告示,声言如有违抗则捕杀。百姓负田租沉重,苦不堪言。当时有人描写农民受剥削的状况是:“六月新债催,十月新租急,两禾造谷穰穰,终岁无一粒”;“八百苗疆亭甲差,散为官司三十六,队队狐行而虎威,村村骑马又食肉。骑马食肉锄头钱,锄到七锄噫可怜。郁郁菁林成黑地,漫漫烟瘴无青天。”

武缘县旱地虽多但田地少,在农耕又封闭的封建社会,田地多才能自给自足,农民还受地主剥削、压迫更重,百姓苦不堪言。道光二十四年(1844)夏天,洪秀全、冯云山从广东到桂平、贵县一带从事革命的组织宣传活动。在紫荆山区创立拜上帝会,宣传上帝、基督教的人人平等思想,宣传各族团结起来灭妖精(清朝官吏),得到各族人民的拥护,他们纷纷加入拜上帝会。林凤祥、李开芳也不愿忍受剥削和压迫,与十几个青年人一道弃家离乡,满腔热血,投奔桂平紫荆山,参加拜上帝会。咸丰元年(1851)1月11日,林凤祥、李开芳等参加举世闻名的金田起义。这次起义是汉、壮、瑶等族人民共同发动的,它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冲锋陷阵

林凤祥和李开芳自参加太平军后,在前军主将萧朝贵的率领下,带头冲锋陷阵,攻城夺寨,屡建战功,在永安建制时,林凤祥被授为御林侍卫、李开芳为金一总制。太平天囯壬子二年(清文宗咸丰二年,1852)4月,林凤祥、李开芳随军从永安北上,6月进入湖南,占道州,连克江华、永明、桂阳州、郴州等。9月11日,太平军进抵长沙城下,林凤祥抢占城南高峰,踞高发炮轰击,清军大溃。李开芳率部入长沙城与清军展开激战,杀死清兵数千人。由于林、李坚毅果敢,骁勇善战,林凤祥被提为土官正将军,李开芳也被提为金一正将军。12月2日,太平军攻克益阳,杨秀清命令林凤翔、李开芳率领先锋部队攻打岳州和汉阳,仅10天时间,就占领了湖北重镇汉阳。因卓著战功,林凤祥升为殿左一指挥,李开芳升为殿右二指挥。

攻克南京

太平天囯癸好三年(清文宗咸丰三年,1853)1月12日,太平军结船为桥,跨长江向武昌进攻。林凤祥在李开芳的配合下带领先遣队埋地雷,炸毁文昌门,入城与清军展开激烈的巷战,击溃了清军,占领了武昌城。同月14日,东王杨秀清升林凤祥为殿左一检点、李开芳为殿右二检点。不久,“天王”洪秀全又加封林凤祥为天官副丞相、李开芳为地官正丞相。2月9日,太平军分水陆两路挥师东下。林、李受命统领陆路大军,速克九江、铜陵、芜湖、太平府、和州等地。3月中旬,太平军包围南京城,李开芳率部攻克聚宝门入城。3月19日,攻占南京。

南京定都

太平军定都南京之后,骁将林凤祥、李开芳奉命率部东进,4月初攻克扬州。5月,林、李统率太平军两万余人,从扬州北伐,目标直捣清王朝的心脏北京。经仪征攻入安徽,连克滁州、凤阳等地。6月,在皖时得到捻军的配合,挺进河南,大攻河南巡抚陆应谷所部4000余名清军,缴获火药1万余公斤,占领了豫东重镇归德府。后包围开封,扎营在朱仙镇。从朱仙镇西进,时逢暴雨,平地水深盈尺,经中牟、郑州、荥阳到巩县,在巩县洛河得到当地百姓支持,利用民船渡过黄河。9月,太平军挺进山西,旋又折回河南,由武安东进直隶,29日攻克临洛关,大败直隶总督讷尔经额所部清军1万余人。进而挥师北指沙河、任城、藁城、深州等地。10月13日,直逼保定城南30公里的张登镇,北京大为震惊,京城内官绅3万多户逃出。

捷报传至天京,合朝喜庆,封林凤祥为靖胡候、李开芳为定胡侯。咸丰帝急令惠亲王锦愉、科尔沁王僧格林沁负责京畿防务,带兵堵截。由于太平军转战千里,兵员不断损耗,粮食弹药供应不上,战斗力大大减弱。林、李虽尽了最大的努力,终因孤军深入,未能突破保定清兵的防线,只好改变从保定直取北京的计划,决定沿滹河东进,从晋州、深州、献县、沧州一带进占天津,再从天津侧翼横插北京。10月29日,太平军攻克了距天津仅40里的静海县和独流镇。天津知县谢子澄组织地方团练4000余人抵抗,并掘开南运河堤岸,使天津城外成为湖泽,太平军攻势受阻,只好退守静海,与清军对峙3个多月,攻势受挫,渐入困境。

被俘就义

林、李所部由于断绝了与天京的联系,又得不到粮食冬衣的接济,处境十分艰难。太平天囯甲寅四年(清文宗咸丰四年,1854)2月5日,主动南撤,退踞阜城,又受清军重重包围。5月,林、李率部从阜城突围至连镇,挟运河固守以待授军。时闻援军已北上,遂由李开芳分骑兵迎接,行至山东高唐州,知援军已在山东临清溃散,李开芳部被围于高唐州。翌年2月中旬,清军急攻连镇,林凤祥督师苦战,屡创敌军。但因长期缺粮,军士羸饿至不能举戈矛,连镇失陷。

3月,林凤翔率余部6000多人突围,不幸中箭受伤被俘,解送北京。3月15日(一说13日),在北京被处以磔刑,壮烈献身。就义时,“刀所及处,眼光犹视之,终未尝出一声”。终年30岁。太平天囯壬戌十二年(清文宗同治元年,1862),太平天国追封为求王(系衔:殿前夏季电察天军顶天扶朝纲求王协千岁)。

清军进攻连镇时,李开芳闻讯率部南归增援。3月17日,李自高唐州突围,至平县冯官屯驻兵抗拒清军。清将僧格林沁引运河水灌冯官屯,李部以700之兵对抗清军万余之众坚守40天,终因众寡悬殊,不能久守。

5月28日,李开芳选派勇士130人诈降入僧营,准备里应外合突围,不料被僧格林沁识破,全部惨遭杀害。后李开芳率部百余,泅水突围被俘,解送北京。

6月11日在北京被害,终年约40余岁。太平天囯壬戌十二年(即清穆宗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太平天国追封为请王(系衔:殿前春季电察天军顶天扶朝纲请王合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