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我写了一篇高考招生变化的文章,有一位网友给我发私信,想跟我探讨一下他的高考改革方案。

在征得他的同意之后,我把他的方案做个转述,再谈谈我自己的看法,如果你有兴趣,不妨把自己的想法留在评论区,咱们一起探讨。至于他的ID,我就不放在文章中了,免得给他招来麻烦。

一、高考有意义

一、高考有意义

这位网友在他的文章开头,旗帜鲜明地提出,高考的根,就是让大多数考生发挥最佳水平,考进心仪的大学。

他的想法很美好,我的看法有所不同。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考好、录好意义重大,但高考并不只属于学生和家长,国家和高校选拔自己需要的人才也要靠高考,有时候,学生和家长与国家和高校的需求并不同步。

二、学生分两类

二、学生分两类

这位网友建议把所有考生分成两类,第一类是擅长模仿的操作实践的,第二类是学术钻研型的。第二类可以考985、211、双一流大学;第一类考其他的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他把这种分类考试叫做“因生施考”。

我本人很喜欢“因生施考”这四个字,这四个字里透着一种理想化。但是我认为仅仅是把考生分类这一步,就比较难做。如果自愿报名,有多少人会自愿成为第一类?如果依靠考试,那不就相当于多加了一次类似于中考的筛选考试?

毫无疑问,在高中阶段进行分类,一定要对现有的高中学习安排进行调整。如果从高一开始分类,是不是相当于把高考的所谓“一考定终身”换成了“一分定终身”,而且时间还提前了两年?如何保证这种“分”一定是科学的呢?

三、试题不一样

三、试题不一样

按照这位网友的构想,两类考生的高考是完全不同的。第一类考生的考试范围,是已经出现过的试卷,取消语文的作文、英语的作文和听力,这是不是相当于大规模的“开卷考试”?考察的是不是仅限于记忆能力和熟练程度?

在这种考试模式下,靠什么建立区分度?学生的考试成绩能拉得开吗?如果拉不开,那靠什么决定录取结果呢?要知道即便不是985、211、双一流,不同的高校也是有不同层次,各有特色的啊。

按照这位网友的构想,语文考试中要让字迹占到20分,书写500字的文章,前100字故意写潦草,后400字凸显出反差。能写一笔好字固然是好事,但别忘了高考是为了筛选人才,一个人的字迹能跟几千所大学、数百个专业进行挂钩吗?

第二类考生的考试,这位网友建议设置非常高的难度,同时允许第一类学生中的佼佼者参与。同时,它还预估了“这种能在第一类中考到接近满分的考生,总人数在1000-2000甚至更少”。

我倒是认为,他严重低估了学生普遍的记忆能力和教育体系的“训练”能力。31个省级行政区参加高考,平均每个省只有几十个学生通过长时间训练可以具备“开卷考试接近满分”的水平?这可能吗?

四、影响实在大

四、影响实在大

高考很重要,牵一发动全身。高考根植于社会,绝不仅仅是个教育问题。高考的考试和录取不能脱离高校和社会的需求。

为什么近些年的高考越来越强调灵活性、应用性?就是因为“填鸭”教出来的孩子不好用。我们的大学生数量多了,大学排名也提高了,但是创造力强大的人才却没有如预想中成批量出现,“大国伟业”的蓝图,需要足够数量的高质量人才。

“全国统一试卷、统一录取”就公平吗?教育资源丰富的地区和教育资源贫乏的地区,教师平均水平相差多远?学生接受教育的平均水平相差多远?这些都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综上所述,我认为想要对学生分类,先得有靠谱的分类方法。想让学生和家长接受分类,社会对人才的筛选和认可度需要更健康、更公平。人才培养的目的,是让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学会做题只是手段,让学生学会思考、能够创新,或者至少能够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才更加重要。

这位网友提出的方案,我有不少不同意见,但我认为他的想法是有价值的。有不同的想法,才有碰撞的机会。

对于他的高考改革方案,你怎么看?你理想中的高考和录取,是什么样子呢?来评论区畅所欲言吧。

我关注,看更多教育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