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男子29年间无偿献血381次,因为年届六十,他在武汉血液中心成分献血科进行最后一次献血。报道称,29年间李光明献血超过15万毫升,相当于把全身血液换了30余次。

因为累计献血量惊人,李光明成了“湖北献血第一人”,也因此受到了各种表彰和媒体报道。但当李先生的善举在网络上传开后,却引来了网友们的质疑。

网友们认为新闻报道失实,按照大家对无偿献血的了解,成年人献血的间隔按规定不低于6个月,李先生怎么可能在29年内献血多达381次,明显超出了大家的认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李先生无偿献血不仅有全血,而且更多献的是成分血,也就是单采血小板。按照我国《献血法》的规定,献成分血的间隔时间最短只要两周。李先生因为把献血当成了习惯,所以每次符合规定就去献血,所以才有了这样惊人的数据。至于献血量的计算,应该是按照成分血折算出来的。

一个坚持无偿献血的慈善行为,遭到网友的质疑背后,是我国无偿献血制度的缺陷和奉献精神的缺乏。

在很多关于献血的报道评论中,总会有很多这样的说法:献血是无偿的,但用血就未必了。血液中心拿着别人的爱心敛财,所以打死也不献血。

这样的认知在群众中不在少数,实际状况中,确实也存在这样的状况,如果用血者自己和直系亲属没有无偿献血的记录,用血者确实需要自己承担费用。目前各地用血价格大致相同,按照用血成分的不同,一毫升的血液大概在1-4元左右的水平。如果无偿献血者的血液都用来出售,自然是个不小的数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献血法》的相关规定,本人无偿献血累计超过1000毫升,可以终生免费使用血液,不足1000毫升的,5年内3倍,5年后等量免费使用,直系亲属可以等量免费用血。

所以无偿献血不仅是爱心行为,也是为自己和家人创造方便。但问题在于,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存在很大缺陷,让很多人对无偿献血产生了疑虑和抵触。

首先,献血证虽然全国通用,但跨地区用血麻烦重重。按照现行规定,如果是在本地献血,可以在出院时按规定减免用血费用。但如果是跨地区用血,则需要正常结算,然后再回献血地报销。

这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献血者的积极性。献血者的主力军是大学生和年轻人,这些人往往在异地求学打工,流动性极大。为了千把元的用血费用再到异地他乡报销,还不够来回路费,明明献了爱心却享受不到应有的待遇,自然让人心存不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在献血人数的减少,各地血库告急的情况下,即便是有献血记录,在用血时却被要求需要找人献血来换取用血的资格。虽然这是血站在特殊时期的无奈之举,但也让很多用血者左右为难,甚至用不到血,危及生命。

如果献血者用血得不到保障,怎能让大家心甘情愿的无偿献血。无偿献血推行了几十年,但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相关制度上的缺陷是其中的问题关键,也阻碍了无偿献血制度的正常运行。

另外社会上对献血对身体影响的错误认知也没有得到消除,以讹传讹的传闻让很多初献血者产生担忧。奉献精神普遍匮乏,利己主义的兴起都让无偿献血制度受到了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我国各地的血站都遇到了用血荒,这样的困境让很多急需用血者生命健康受到了威胁,如果我们无偿献血的制度不能进一步完善,这样的困境短时间不可能缓解。

我国目前的无偿献血主力军是大学生,一般是由学校集中组织,依靠半强迫的方式稳定了各地血站的血源,但这绝不是长久之计,而且也和无偿献血的精神不符。

让奉献者的权益得到保障,别让正当的权益被各种人为的障碍阻隔,作为公益性质的血液中心,实现全国统一结算并不是难事,却一直让爱心人士寒心。我们呼吁大家勇于奉献的同时,也必须从根源出发,才能维持无偿献血制度的正常运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