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认证为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教授的一位网友发布了一篇文章,题为“对50万以上存款征收高额利息税,是促消费的最佳途径”的文章。

此言论一出,众多网友纷纷指责,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还是位经济学教授!

首先这样搞能不能促进消费不好说,但受伤的一定是广大的老百姓和所谓的中产阶级。

人家辛辛苦苦攒了一辈子钱,打算拿来给儿子娶媳妇女儿当嫁妆或者规划下退休生活,你这么一搞预期收益直线下降,没准老百姓又把存款搬家去了各种稀奇古怪不靠谱的地方

最后赔得血本无归,你又要出来说“每个人都是自身财产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了…

再者一看这“砖家”就没搞过调研,银行存款的最大头或者主要部分是啥?

压根不是居民储蓄存款,而是各大机构的各种资金,比如工程款、项目款、某某专项资金甚至财政预算专户等等。

这部分客户又以国有企业居多,民企占少部分。

那这部分企业或者机构存款收不收利息税

就算收了大部分国企不还是左手倒右手,吃亏的还是民企。

就这建议就还能支持民营经济

实际上,真正的居民储蓄存款,上20万的都不多,别说50万了

不信可以去看看存款保险发布的数据,为啥存款保险要划定50万的门槛,就是因为拥有50万及以下存款的人数已经覆盖了全国99%以上的储户

至于少部分有钱人,放银行的存款超过50万的本来就很少,人家的投资途径大把,压根看不上你这一年一点几二点几的收益。

再说了,银行又不是只有存款这一个产品,你对存款收利息税,理财收益收不收?基金盈利收不收?股票期货获利收不收?保险收益收不收?

只收存款利息税不收其他的,别说有钱人了,普通人都有大把选择不存钱;要一起收的话,怕是能润的能转移资产出国的全跑完了。

别说促进消费了,大家到时手里还有没有能消费的钱都难说。

钱不在银行存着就一定会流向消费市场?

典型的二极管思维

归根结底,老百姓为什么宁愿把钱存在银行也不去消费,归根结底是缺乏安全感。

中国人对于存钱是非常执着的,这种执着来源于生活的经历,中国的社会保障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完全没有安全感,50万存款看起来很多,但是可能一次重大的疾病,一次意外的事故,一次投资的失败这50万就没有了。

但是老百姓存这50万又是何其的艰难,2022年中国人均收入不到4万块钱,也就是不吃不喝都得攒十多年。

这50万即便放在银行每年的利息也没有多少钱,甚至都赶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在这种情况下还要对老百姓的存款征收利息税,薅羊毛也不能总逮着一个人薅吧。

同意作者请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