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朋友约饭,是一家口碑不错的老字号,物美价廉。

但我到了店里坐下,看着不断涌入的新顾客,还是迟迟不敢摘下口罩。

我觉得很奇怪,于是问朋友:

“你不觉得很神奇吗,之前一直防,然后每天不断有新感染新死亡,人也都不敢出门吃饭;可是现在放手了,反而感觉没什么人感染了,而且大家都放心出来逛街吃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好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精准操控着每个人的生活。

先拧紧水龙头,然后现在拧开到最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朋友一脸顺理成章的样子:

“因为现在基本都感染过一轮了。”

我说:“可是感染一次并不代表不会二次三次感染啊?”

朋友:“新的毒株还没到呢。”

我:“……”

谁敢保证同一种毒株就不会二次感染?

前段时间,不是也有很多人,甚至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也都多次中招,然后去打了个篮球人就没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当然,我没有再继续“抬杠”,因为我们点的东西已经上来了。

我也就摘下口罩,正常吃起来。

不愧是老字号,味道真地道。

嘴里是入口即化的一段肠粉,一颗新鲜Q弹的大虾仁正在跟牙齿亲热。

我再抬头看向门口,此时的队伍已经从收银台排到了马路牙子。

厅里坐满了人,两个正在等餐的大叔,兴奋地攀谈,口罩早已除下,热烈的讨论估计已经把喷射的唾沫星子发送到了周围桌。

好像经过了这场大难,人们活得更加浓烈了起来。

颇有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样子。

当曾经自上而下发布的禁锢解除,每个人就像刚从五指山下脱身的孙猴子,开心热闹地吃着叫着。

即使那禁锢是用来保护自己性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同事说,过年回农村老家这趟,发现村子里很多人已经不戴口罩,并且和往年一样,正常拜年串门、请客吃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告诫父母,一定要戴口罩,尤其是赶集去人多的地方。

结果,老父亲嘿嘿一笑:“谁还戴那个,再说了,戴了人家笑话。”

同事瞬间感觉无语,然后是一阵无力。

他知道,无论怎么劝说,父母都不会再像前段时间那样,做好全面的防护措施了。

3.

今天有个热搜是这么说的:

专家预测的第二波感染高峰没有到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紧接着是另一条:

专家说新冠病毒有点传不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怎么说呢,看到这条热搜的第一反应,我有些生气。

仔细看了下,是1月27号,上海中医药大学急危重症研究所所长方邦江教授的发言。

原文如下:

新冠病毒传播渐渐变弱,并非因为病毒本身有重要变化,
而是社会面维持一定低水平传播,巩固了免疫屏障,
加上绝大多数人都感染了,形成了群体免疫,病毒有点‘传’不动了。”

虽然这位教授说的理由是实情:

现在大家基本都阳过一轮了。

但你作为一个专业领域的权威,用“差不多”、“有点”这种意义含糊的字眼,去公开发表言论,是不是有些不负责任?

虽然“专家”二字如今已经差不多成了个贬义词,但你们说出的话就像扔出去的炸弹,仍然具备杀伤力的好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些原本就摇摆不定的人,听了“专家”的话,就放心大胆地彻底解除身上的防疫措施了。

比如上文中提到的,同事家在农村的老父母。

以及千千万万像他们生活在农村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

在兔年春节到来之前,很多专家还曾经给出不同预测,尤其提到医疗条件薄弱的农村地区,可能成为感染的重灾区,甚至形成跟第一波杀伤力不相上下的严峻形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如今看来,好像并没有?

视频网站上、文字媒体上,到处都是春节回家的欢乐视频:拜年、放鞭炮、走亲戚、家族聚会、准备年夜饭、年轻人被催婚……

恍惚间,仿佛回到了2019年前的那些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既没有权威报道,也不再有之前铺天盖地的个人视频,身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已经无法得知新冠现在的真实传播情况。

但这个病魔真的消失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没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专家所预测的,那些应该在春节第二波被感染的人,早就在第一轮就感染了,甚至倒下了?

还记得一个月前,身边几乎十人九阳的盛况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了,这个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游3.08亿人次的亮眼成绩,一定程度上让大家感觉,春节该有的烟火气,它终于回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在一个月前,这份“烟火气”也代表令一种无法在这个喜庆热闹的日子里被提及的悲伤、无力。

......

有网友说,看着网上亮眼的数据,到处旅游打卡晒朋友圈的游客照,感觉跟自己仿佛身处不同的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富人都在报复性出游,而穷人甚至连回家的车票都没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倒也不是没钱买,更大的阻碍在于,他们不知道自己回家这趟,会不会给老家的父母带去病毒。

解封后,反倒比封控时更不敢回家。

几家欢喜几家愁啊!

5.

话说回来,专家连第一波舆情的预测都不准,第二波更加叵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病毒的病理、根治的法子直到现在还没彻底弄明白,更不要说随着口岸的放开,来自全世界的不同毒株纷纷进入。

更糟糕的是,如今不再有准确的数据报告,你无法判断身边的任何一个人,他身上是否携带了更可怕的新毒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需要每天坐公交坐地铁,和每个陌生人擦肩而过,或长期呆在封闭环境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种实际上更加危险的环境里,希望专家们能以负责任的心态,对每一句公之于众的话字斟句酌!

对于我们每个普通人来说,别以为阳过了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这是一项持久战,一定要时刻不忘保护好自己。

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

EN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