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衔的时候,开国元帅中年龄最大的是朱德元帅,那年他69岁;大将中年龄最大的是张云逸大将,那年他63岁。
不过,他们都不是军中年龄最大的授衔者。这位授衔年龄最年长的老人,是授衔中校的蒋维平,那一年他已经77岁。
除了是授衔年龄最年长的老人,蒋维平在授衔的时候还享受了一项“特例”:允许保留自己的胡子。
在一战、二战期间,由于化学武器的存在,有些时候就需要佩戴防毒面具。如果军人蓄须,可能会导致防毒面具佩戴不严密。所以,当时的军人原则上是不允许蓄须的。这一传统被沿袭下来,军队普遍遵守。
但是1955年授衔的时候,蒋维平已经77岁,而且多年蓄须已成习惯,所以他并不愿意刮掉胡子。这件事也让相关工作人员很是为难,不得已之下他们只能致电请示毛主席。毛主席接到汇报后,做了这样的批示:“是他啊,那就给他开个特例吧!”
要知道,当时授衔的时候,只有贺龙、李克农等几位将帅被特别允许留胡子,而且他们也只是上唇留着短短的胡子。但蒋维平的胡子却很长,几乎到了胸前。
在这种情况下,毛主席为什么要为蒋维平开“特例”呢?
此前,笔者曾写文介绍过很多革命志士,这些人大都是早年就参加了革命。但蒋维平不一样,他参加革命是在1938年,那时的他已经60岁。
早年间,蒋维平怀着一腔报国之志,也曾在李鸿章的“洋务军”里当过兵。但很快,蒋维平就发现“洋务兵”压根就不像宣扬的那样是为了抵抗外来侵略,晚清政府的腐朽也无药可救。于是,他便索性回到老家,一边务农一边自学医术,成了当地一名中医。
但是在那样的战争年代,老百姓的生活哪有安稳可言。尤其是日寇侵华以后,战火燃遍中华大地,中华民族危急存亡。在这种情况下,蒋维平虽然已经一把年纪,但也想为国出力。
1938年2月,宋时轮和邓华率领着八路军第四纵队挺进平西,途中正好路过蒋维平的家乡。蒋维平得知消息后,当即带着义子蒋志刚赶到八路军驻地,表明了两人想要参军的想法。
考虑到蒋维平年事已高,部队经常要艰苦转战,负责接纳新兵的同志就婉言相劝,让蒋维平回家继续行医务农,把蒋志刚留下当兵。但此时的蒋维平已经下定决心,要将晚生献给抗日事业。
无奈之下,这件事被层层汇报,一直汇报到了宋时轮司令员跟前。有感于蒋维平的决心,宋时轮批准了他的入伍请求。
此后,蒋维平就跟着八路军四处转战。那时候边区缺医少药,蒋维平学过医,他就经常为部队采药、制药、诊治、护理,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
有一次,何长工生病,蒋维平给他诊治。恰好,那天毛主席也来看望何长工。何长工就向毛主席介绍:“这就是给我治好了病的老英雄蒋维平。”毛主席了解了蒋维平的参军经过和在部队的采药治病日常后,风趣道:“你可称是花果山上一老猴啊!”
可以说,初次见面,蒋维平就给毛主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后来,考虑到蒋维平的年纪,组织上也曾劝他多休息,还想安排他在后方医院工作。但蒋维平就是不肯,坚决要求到山区工作。组织见他心坚似铁,也只能批准他继续留在部队。
就这样,蒋维平一直在部队里勤勤恳恳地工作,虽然年事已高,但在工作中他却始终保持着极高的热情和积极性,先后多次被评选为劳模。
解放以后,蒋维平已是耄耋之年。但抗美援朝战役打响后,蒋维平依旧表示:只要领导一声令下,立时赴朝与美帝国主义战斗到底。虽然考虑到年龄问题,组织上并没有让他赴朝鲜,但还是对他委以重任,任命他出任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副院长,做收治志愿军伤病员的工作。
可以说,蒋维平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和革命者的坚定。
这些,毛主席自然也都是知晓的,所以在1955年授衔的时候,主席才会给蒋老开“留胡子”的特例。
不仅如此,在1956年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期间,毛主席还专门慰问蒋维平说:“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健康地活着……”
纵观蒋老一生,那层层波折后面,是一颗闪耀的红心。也正是无数像蒋老这样无私奉献的先辈,才让我们有了这般美好的今天。致敬蒋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