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段官敬

据媒体报道,春节期间,不少餐饮行业面临“用工荒”问题。此外,我国2023年的高校毕业数量创纪录达到1158万。一面是市场用工需求的短缺,一面是大学生“有业不就”的尴尬。弥补用人需求与用人供给之间的不对称与反差,定然不仅是市场经济客观规律选择的问题,其中还涵盖了老生常谈的就业观和价值观问题。

首先,不得不承认,在主流价值意识里,普通家庭培养一名大学生耗费了大量金钱和精力,甚至寄托和承载了一个家庭的希望和未来。所见,讨论大学生是否可以端盘子,问题本身就没有看到存在的职业不对等性。所谓,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一般来说,拥有高学历文凭,追求更为舒适、体面、高薪的工作,本来就无可厚非,这也是教育成就人生、知识改变命运的内在属性和价值依托。换而言之,当教育失去一定的经济功能性,选择接受高等教育的驱动力必然会下降。

当然,看到了“人人都是大学生”的时代,背后是国家教育水平和国民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这是时代发展带来的可喜局面。但,也应当回归到职业平视的客观况景里讨论,而不是忽视现实的经济和物质基础,单纯的责备和引导所谓的“树立正确择业观”。简单来说,当端盘子与“白领子”,甚至是“金领子”都能同等受到社会的尊重、同等享受一样的待遇保障,那么“劳动无贵贱”的价值理念才会真正落地生根。剥离经济基础和现实生活的“泛泛而谈”,想必是难以真正让尊重劳动、崇尚劳动得到集体的共鸣与回应。

且知,高学历文凭与“端盘子”摆在一起讨论,进行某种价值冲突式的解构与分析,本身就在质疑“大学生是不是应该端盘子”。从某个角度来说,在公众价值认知里,就在进行着“无声的反对”,最少了还未得到“广泛的认可”。因此,探究大学生是否可以端盘子前,规劝大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倒不如在提升每个行业的荣誉感、价值感和使命感,至少在待遇保障和薪资水平、政策扶持等方面发力,让每个行业都能体面、有实惠,而不是让行业存在“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落差感与突兀。

劳动本身是没有差异的,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不过创造不同的经济效益,因获取的收入水平和地位差异,致使职业存在某种“天壤之别”。所见,弥合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的隔阂,使之平衡,还得在教导大学生正确就业基础上,真正让劳动与创造变得更加有价值,这决定于政府相关部门和领导者创造积极向上、健康就业的社会环境,特别是在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提升劳动者社会地位、强化职业者尊严等方面下功夫,从而让“人人都是大学生”的时代,不再为了“搞钱”而选择所谓“高大上”的行业,而是因为“特长”而追求某个“有兴趣”的职业。如此,让择业本身不再成为烦恼,大学生要不要端盘子的类似问题也就不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