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外资在1月购入的中国股票金额已经超过了2022年全年数量。

海外资金本月通过沪港通及深港通已经净增持了价值1395亿人民币的沪、深股票,比此前最高的月度记录还要高出50%以上。

开源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张弛在报告中表示,强劲的假期消费数据将继续成为第一季度的主题,并增加投资者对经济复苏的信心。

春节长达一周的休市并不能阻拦外资热情,甚至在本周开市的第一天,沪深300指数就差点走出牛市行情。

截至周一,沪深300指数较去年10月31日的近期低点已经上涨了19.74%,据技术性牛市定义的20%仅一步之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月经济数据好转采购经理指数重返扩张区间

今年开局旅游和消费支出的强劲增长,为外资提供了明显的信号:全国春节期间旅游收入比2022年增长了30%;此前政府部门已提出了让消费成为中国经济主要驱动力(行情838275,诊股)的目标。

CMC Markets分析师Tina Teng对此解释称,中国A股新年伊始的上涨,主要是因为刺激性货币政策和重新开放后的乐观情绪。

她补充道,房地产行业的支持措施和对科技行业的监管放松,也推动了近日股市的上涨。

Grow Investment Group首席经济学家则表示,中国家庭的过剩储蓄也将支持股价继续上涨。随着家庭开始支出并减少储蓄,中国经济将会复苏,市场也会做出反应,兔年的市场已经恢复生机。

1月份采购经理指数重返扩张区间,反映出企业生产经营景气状况与2022年12月份相比发生明显积极变化。但同时也要看到,1月份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仍然较多,市场需求不足仍是当前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首要问题,我国经济恢复发展基础需进一步巩固。

1月PMI数据要点解读如下:

首先,经历了去年12月的感染高峰后,1月新增感染量大幅下降,特别是春节期间各地疫情普遍保持稳定,市场需求明显改善,这是1月PMI数据大幅回升并重返荣枯平衡线上方的主要原因。

其次,1月制造业PMI各主要构成指数上行幅度普遍较大,而且体现出明显的疫情冲击消退特征。其中,新订单指数为50.9%,比上月上升7个百分点。

背后是疫情影响减弱后,居民消费大幅反弹。这抵消了出口下行的影响,带动制造业市场需求改善。

1月新订单指数为50.9%,比上月上升7个百分点,重回扩张区间。疫情影响渐褪叠加春节消费复苏,1月份市场需求显著回升。从重点行业来看,统计局数据显示,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5.6%、52.3%和52.4%,高于上月11.2、10.3和8.5个百分点,均升至扩张区间,行业市场需求有所回暖。

1月制造业生产指数为49.8%,比上月上升5.2个百分点,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需求改善带动生产活动增加;二是疫情冲击减弱后,此前影响生产的劳动力不足问题得以缓解。需要指出的是,今年1月时值春节假期,各行业开工率都有较大幅度下降,但生产指数会进行季节性调整,因此春节假期效应对其影响不大。

消费结构复苏

1月30日,全国商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总结2022年商务工作,部署2023年重点工作。商务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文涛作工作报告,商务部党组副书记、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主持会议。

消费结构性复苏是12月财政收入的亮点。着眼税收结构,增值税仍是12月占比最高的税种,对当月财政收入的支撑明显。

12月增值税同比增长14.86%,增速较上月放缓2.92个百分点,但增值税对当月税收收入的贡献仍然明显,拉动税收收入正增长5.59个百分点。

回顾2022年,增值税留抵退税是公共财政收入的主要影响因素,2022年全年,我国共计完成增值税留抵退税1.77万亿元。

11、12月国内疫情防控政策持续优化,居民消费有复苏迹象,叠加年内汽车消费持续较好,带动消费税收入提升。

一方面,12月国内消费税继续维持较高增速,当月同比增长63.48%,拉动当月税收收入同比增速上行5.19个百分点;另一方面,进口环节增值税及消费税当月同比增长48.41%,较上月加快8.45个百分点,拉动当月税收收入正增长5.25个百分点。我们认为,尽管12月社零增速仍处于负区间,但消费税收入的较高增速或说明当前国内消费正在结构性复苏。

经济复苏虽迟但到

中信证券(行情600030,诊股)认为,如果从传统周期波动的角度来看,本轮经济复苏可谓姗姗来迟。中国经济领先体系中金融条件指数从2021年3季度开始快速回升,从历史上看,这意味着中国名义GDP增长应该从2022年2季度左右开始复苏(图表1),然而,复苏在2023年初才姗姗来迟。

疫情高度不确定导致预期低迷是复苏迟到的根本原因。2022年驱动周期波动的因素与历史有很大的区别,疫情反复、房地产开发商的信用风险,通过影响人的预期来影响经济的运行。

复苏迟到,需求疲弱的同时,供给也可能萎缩。复苏来得越晚,经济在低位运行的时间就越久,供给的萎缩可能就越剧烈。虽然政策积极努力,金融条件明显宽松,但是向经济活动的传导有限,企业收入下降、预期也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能减少原材料库存,或者降低投资,最严重的可能会退出市场,这都会导致供给增速下降甚至减少。

复苏迟到,也意味着前期压制性需求在疫情不确定性大幅减弱的情况下集中释放,需求的恢复速率可能更快。复苏虽然迟到,但不会缺席,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过去一年的宽松政策。

由于复苏的迟到,供给出清得比以往周期更多、需求的复苏比以往走起更快,那么一个很自然的结果是,经济可能以较快的速度通过低通胀的阶段,1季度PMI价格分项可能就会有体现。当然,低通胀的消退与高通胀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经济复苏、通胀温和上升,是非常利于风险资产表现的环境。

本文由同花顺(行情300033,诊股)财经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同花顺财经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同花顺财经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