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的召开,全国多地的中小学校、大专院校纷纷举办了多种形式的“传统工艺进校园”活动,“传统工艺进校园”活动热度迅速攀升。作为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自强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传统工艺成为向广大青少年传播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选项,这使得在中小学、大专院校开展“传统工艺进校园”活动更加具备现实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各地的“传统工艺进校园”活动快速升温,但从活动形式和内容来看,这些活动的开展主要仍然停留在将传统工艺实践作为学生的一次性或者短期课外活动的层面上,只是在宣传上突出了“增强文化自信”的概念。“传统工艺进校园”活动虽然已经在全国开展多年,但是由于缺乏课程规范和师资保障,并没有在校园中普及,只是成为部分地区、部分学校相继零散性开展的“课外实践活动”或者“兴趣班活动”。

为响应二十大精神和贯彻十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通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组织开展了“青少年工艺美术素质素养‘尚工’行动”,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推出了“传统工艺指导师”新岗位,并明确其作为“传统工艺进校园”的持证上岗师资。“传统工艺指导师”作为传统工艺知识技能传播的专业指导和培训讲师,明确了“传统工艺进校园”所遵循的授课要求和职责要求,从而通过师资这一核心要素,进一步规范了“传统工艺进校园”活动开展的课程形式和质量标准。

从“传统工艺指导师”的岗位职能描述中可以看到其对于“传统工艺进校园”活动的师资需求和组织实施的保障,“传统工艺指导师”负责指导制订传统工艺课程,讲解传播传统工艺知识,进入校园开展传统工艺实操技能的培训学习,组织传统工艺校园体验与实践等各种活动,向广大青少年传授传统工艺的发展历史、工艺知识、设备材料、工艺技能、创作方法、工具软件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从内容和形式上支撑和规范“传统工艺进校园”的开展。有了“传统工艺指导师”的师资支撑,“传统工艺进校园”不再仅仅作为校园课外实践活动,传统工艺将成为校内学习和实践的基础课程。

当然“传统工艺指导师”岗位的出台,并不仅仅是为了规范“传统工艺进校园”活动。“传统工艺指导师”作为传统工艺知识技能传播的专业指导和培训讲师,也包括其他形式的青少年工艺美术素质素养提升教培与实践、社会传统工艺相关从业者技能培训、面向乡村振兴以及弱势群体就业的传统工艺技能培训、传统工艺爱好者兴趣实践等各种公益性和商业性活动。“传统工艺指导师”岗位明确了开展各类传统工艺传承活动所需要掌握的技能要求和承担的职责,为各类传统工艺传承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确立人才素质要求,可以说全社会与传统工艺美术传承相关的各项活动,都需要“传统工艺指导师”这样的专业人员来承担活动组织和技能教培等工作,但是其对于“传统工艺进校园”活动的支持与保障显得尤为突出。

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向传统工艺传承创新和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人才岗位,“传统工艺指导师”在文化强国战略的背景下可以说是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岗位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传统工艺指导师”的适合人群包括广大工艺美术产业从业者、传统工艺传承者以及有一定工艺美术基础的大专院校、职业院校和中小学在职教师,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也可将其作为提升就业竞争力以及拓宽未来发展方向的资质能力。最新由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实施2023 年全国文化艺术职业教育和旅游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的通知》(办科教发〔2023〕15号),该计划设置学生实践引领计划、“双师型”教师创新发展计划、专业研究生科研攻关计划三类项目,“传统工艺指导师”对于其中的学生实践引领计划和“双师型”教师创新发展计划两项都可以提供不同程度的支持。

随着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以及“青少年工艺美术素质素养‘尚工’行动”的组织推动,“传统工艺进校园”活动必将在全国普及开展。有了“传统工艺指导师”岗位的人才保障和规范指导,“传统工艺进校园”活动将开启新篇章,真正发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