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间,有一个赵姓富豪,乐善好施,人们都称他为赵大善人。不管是谁家有难事,不涉及到伦理犯法之事,只要向他求助,他基本上会答应,就算不开口,被他知晓,他也不会坐视不理,主动帮忙。也因为他经常帮助他人,不吝啬钱财,所以大家都很敬重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城里有个壮汉,名叫方毅,因为有人找他茬,跟他吵架,因为他下手重了点,将别人给打残了,因为没有钱赔,方毅被关进了牢房。当赵大善人得知此事之后,知道方毅错手将别人打伤,于是就帮忙疏通关系,赔偿医药费等,成功地将方毅从牢房里解救出来。

方毅出来之后,给赵大善人磕了三个响头,感谢其大恩大德,并且保证以后会尽力归还钱财。赵大善人摆摆手说到:你的为人我是清楚的,这点小钱不打紧,你也不必太过计较了。说完伸手去扶方毅,可方毅不肯起来,吞吞吐吐地说道:赵大恩人,您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我有一个不情之请,您要是答应,我再起来。赵大善人笑了笑,说到:起来吧,有何请求,但说无妨。方毅就将他想借钱的事情跟赵大善人说了,原来他想要跟着朋友去贩卖布匹,但是手头又很紧,没有本钱,所以借此机会跟赵大善人借三百两银子。

可这三百两不是一笔小数目,对于某些家庭,可能一辈子都没办法积攒下来,就算是赵大善人,一年的收入也不过四五百两,但他还是借给了方毅三百两银子。方毅立下字据,告别了赵大善人跟着朋友出门去做生意了。

他们去南方购买了几车布匹,打算运到北方去卖,赚一个差价,但是没想到的是,布匹的价格降得厉害,方毅想着得马上脱手,先保住本钱再说。可转念一想,不甘心白跑一趟,想再等一段时间看看情况,他朋友不想等,直接出手后另外采购了一批货物回去了。方毅就一直等着布匹涨价,一个月后,不但没涨价,反而更低了,这时候他也不得不忍痛脱手,这样一来一回,亏了将近一百两银子。

布匹没赚到钱,方毅只好想其他办法,于是他又去收了一批茶叶准备回乡,可是令他没想到的是,在半路遇到连续的阴雨天,茶叶也不能受潮,只能待在客栈里。人要是倒霉,喝水都塞牙,在客栈时他还感染上了风寒,这又抓药又请郎中,病还时好时坏,花了不少钱,还耽搁了一个月,茶叶大部分都受潮了,长了霉,他只好请求店家是帮他特价处理了。

等茶叶处理完,三百两银子只剩下了不到一百两,方毅心里郁闷导致病情更加严重,当朋友在客栈遇到方毅时,他已经病入膏肓了,朋友派人将他给送回了家里,没出一个月,方毅就一命呜呼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大善人得知方毅病死后,将那张字据给烧了,方毅的家人也不用偿还这笔债了。有一天赵大善人正安逸地晒着太阳,不一会儿就迷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在睡梦中,他竟然看见方毅走了进来,对他说到:男子汉大丈夫,说话算话,你借我的三百两银子,加上你救我的一百两,总共四百两,我一定会还给你的,就算做牛做马也要还清。说完人就不见了,赵大善人醒来之后,家仆来告诉他,刚刚母马生了一头小马,赵大善人心里明白,这应该是方毅来还债了。这小马逐渐长大,个头大又壮实,赵大善人非常喜欢,每次出门都是骑着它,并给他取了一个名字叫方子。

有一年夏天,赵大善人骑着方子到赣州去拜访朋友,在路上的时候遇见了一亲王,亲王看见了他骑的马非常强壮。就向赵大善人要来,骑上去在城外跑了一圈儿,回来之后对马更是赞不绝口,于是强行要买方子。赵大善人不敢违抗,只能抬高价格,但王爷不在乎这点银子,最后以八百两银子的价格成交。

回到家里后,赵大善人留下了四百两银子,另外的一半交给了方毅的儿子。五年后的一天,赵大善人又梦见了方毅,他告诉赵大善人,他做马的寿数已尽。赵大善人猛地惊醒,感叹不已,夸赞着方毅,是一个敢作敢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