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卿村,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的一个古村落,离海口市区只有半个小时的车程。据历史资料,该村始建于宋代,至今约有800年了,最奇特之处是村里所有老房子用黑灰色火山岩石搭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村口,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红色的建筑,这样的建筑风格在海南乡村是少见的。据石碑上的撰文,这里原先有座古庙,日军侵琼时期在此扫荡被毁,村民们为了不忘村史自发捐款兴建礼义庙,为何叫礼义庙?问村口晒木薯的村民,她只是友善的摇头。查资料始知,三卿村学堂历史上很有名,清朝以来本地的读书人许多求学于此,村里出过举人、贡生、监生、武生等,读书人最看重的就是礼、义,我想这也是村民们建礼义庙的本意吧。
三卿村标志性建筑应是矗立在村中心的一座石楼,这应该是在偏远乡村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碉堡楼。该楼建于1930年,高三层,全用火山石干垒而成,外墙用石灰批挡,顶层四面有枪眼、小拱门,四个角有葫芦形的雕刻。石楼镶着一块石匾,匾上刻有“安华楼”三个大字,旁刻“民国十九庚午岁秋立”。
安华楼的右侧,是一道由火山石砌起的拱门,门前匾书“豪贤门”,门背面刻“三星拱照”。门旁一个小塔碑立于光绪三十年,刻“文运光昌”四字。门前正对一方塘,池水清澈见底,无鱼但有三方石磨,不协调间竟然有韵味的很。
沿着古石巷漫步,熔岩石铺成的路略有凹凸,但不硌脚。不到2米宽的小巷弯弯曲曲,放眼望去两旁都火山石建成的房屋,村民居住的房子都不大,一般是三间房,进门客厅和两间卧室,没有窗户,但充分利用了火山石的透气性和透光性,微暗但不阴。多数房屋也许多年无人居住,年久失修,有的有房无顶,有的有墙无门,各种各样的植物爬满了墙体和院子,甚至从火山石缝里长出来,俨然已是这里的主人。石巷、石墙、石门、石房、石磨,不知名的绿植,在历史的时光里,互为风景融为一体,构成了三卿村火山石古建筑群的整体风景。
正想找个歇脚的地方,忽听前面传来歌声,寻声前往见小院门匾:缘聚卿居。走进去,几个年轻人热情招呼我们喝茶、吃水果,闲聊中得知他们多在海口有工作,兴趣使然在此租房做抖音视频,也正在筹划做民宿。小院已收拾的像模像样,很洁净,周边还有几间房屋等待整修。坐在小院里,一边品茶一边听年轻人谈他们未来的设想,阳光照在背上暖暖的,心也是暖暖的。因为有梦想的地方,是有希望的!
村落是古老的,甚或是衰败的,正是有了这几个年轻人的梦想,我和其它来这里的游客才会坐下来,慢慢的和三卿村的历史对话,品味时光,古村落才不会孤独寂寞的被遗忘,三卿村,也有了卿为我吟的诗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