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枉为人师!一在校老师在长达六年时间里,利用担任班主任及任课老师的身份便利,竟多次猥亵学生并实施强奸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微博热搜)

01

老师先后侵害15名学生

2023年1月31日,原州法院对这起强奸、强制猥亵、猥亵儿童案案件依法宣判,以被告人李某犯强奸罪、强制猥亵罪、猥亵儿童罪判决,合并执行有期徒刑十三年;同时禁止被告人李某终身从事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工作。

法院查明,被告人李某2012年至2018年期间,在担任小学六年级班主任、数学老师期间,利用其教师身份的便利,采用欺骗、强迫等手段,以补课辅导、批改试卷、接热水、家访为由,在晚自习下课后从小学女生宿舍内,先后将15名未成年在校女学生分别单独带至其家中、附近的山上、教学楼等地实施强奸、猥亵行为。

其中,被告人李某实施强奸犯罪1起,强制猥亵犯罪6起,猥亵儿童犯罪8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院认为,被告人李某目无国法,违背妇女意志,利用其教师身份,强行与未成年女学生发生性关系,其行为已构成强奸罪。被告人李某以满足性刺激为目的,采用欺骗、强迫等手段,猥亵多名在校未成年女学生(已满14周岁)构成强制猥亵罪,采用欺骗、强迫等手段,猥亵多名在校未成年女学生(未满14周岁)构成猥亵儿童罪,应予严惩。

该案系《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关于落实从业禁止制度的意见>》出台后,宁夏对性侵害未成年人的被告人判决终身禁业的首例案件

对此网友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这是老师,还是恶魔?”、“这样的人是怎么进入教师队伍的!”

更有人认为,判罚太轻,对受伤害的孩子而言太不公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法条解析

强奸罪,根据《刑法》第236条的规定,一般情况下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而本案中,李某侵害对象高达15人。

强奸1人,量刑至少3-10年有期徒刑;强制猥亵6人,可视为具有“其他恶劣情形”,应当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猥亵儿童8人,应当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第236条【强奸罪】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

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一)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情节恶劣的;

(二)强奸妇女、奸淫幼女多人的;

(三)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妇女的;

(四)二人以上轮奸的;

(五)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刑法》第237条

【强制猥亵、侮辱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猥亵儿童罪】猥亵儿童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一)猥亵儿童多人或者多次的;

(二)聚众猥亵儿童的,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猥亵儿童,情节恶劣的;

(三)造成儿童伤害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四)猥亵手段恶劣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

最终,法院数罪并罚,判处他有期徒刑13年。

2015年以前,我国是没有从业禁止限制的,但在2015年以后,《刑法》明确了对于利用职业便利犯罪的人,可以禁止从业,期限为3-5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11月10日,最高法、最高检、教育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落实从业禁止制度的意见》,其中明确:教职员工实施性侵害、虐待、拐卖、暴力伤害等犯罪的,人民法院应当依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判决禁止其从事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工作。

《刑法》第37条之一

因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犯罪,或者实施违背职业要求的特定义务的犯罪被判处刑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和预防再犯罪的需要,禁止其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或者假释之日起从事相关职业,期限为三年至五年。

被禁止从事相关职业的人违反人民法院依照前款规定作出的决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情节严重的,依照本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对其从事相关职业另有禁止或者限制性规定的,从其规定。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62条

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应当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查询应聘者是否具有性侵害、虐待、拐卖、暴力伤害等违法犯罪记录;发现其具有前述行为记录的,不得录用。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应当每年定期对工作人员是否具有上述违法犯罪记录进行查询。通过查询或者其他方式发现其工作人员具有上述行为的,应当及时解聘。

也就是说,对于李某这种行为,不再是“可以”判决从业禁止了,而是“应当”判决从业禁止,而且这个禁止是没有期限的,即终生禁止。

因此,这个案件最终在判决李某合并执行有期徒刑十三年之外,还判决禁止被告人李某终身从事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工作。

03

该案判决再次警示我们,对未成年人成长和身心健康全社会要高度重视和积极保护,未成年人成长教育等部门要加强管理,堵塞漏洞,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共同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优良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声明:本文章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无法核实和联系原作者,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工作人员。

来源:懂法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