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给文化工作定了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文化自信自强,大概可以这么解释:
我们的文化,要确实强;
我们要相信,自己真的很强;
别人(外国人)也觉得我们的文化强。
第三点是最难的,因为文化与文化之间,往往存在着语言障碍,相互理解起来,十分困难。这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对外传播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怎样让外国人看,如何让外国人觉得好?
简单,让“歪果仁”学中文啊!以前,我们这么想过,也在积极地这么做,在全球掀起了“中文热”。
不过,学中文,对多数国家的人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日常对话相对容易,一旦接触更深层次的东西,难度就大大增加了。
矛盾的是,越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往往越是深层次的,需要较高中文水平,甚至需要相当程度的文言文水准,才能接触和理解。
什么《周易》,什么《尚书》,什么《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对了,还有《诗经》……谁也不是省油的灯!
就是中国人,把这些书全部粗浅地读过的,也不多吧?
可它们,恰恰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恰恰是我们最需要向海外推介的部分。
懂了这一点,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国际上很多人对中华文化的观点,走向两个极端:有人对中华文化推崇备至,五体投地;有人对中华历史嗤之以鼻,甚至故意抹黑。
排除主观故意因素(比如有人就是来抹黑的),很大程度上,这是对中华文化“入门”和“门外”两种境界造成的。
就好比有人看孔子,乍一看,“夫子之墙数仞”,小小一个院落而已嘛!那是因为他还没“入门”。
一旦“入门”了呢?“得其门而入”,则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这时候的情景,就该是孔庙前的文字了:万仞宫墙。
汉字,成了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的宫墙和门槛。我们一方面要坚定不移,鼓励外国人学中文;另一方面,也要用一点“跨国界”“跨语言”“超文化”的手段。
有吗?当然有。比如音乐,比如中国人理解起来都费劲的《诗经》。
前两天,忽然看到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视频号的小视频,顿时被惊艳了。我知道《诗经》是可以用来唱的,但着实没想到,唱起来可以这么美。
大家先看视频解解渴:
我是被震惊了。早知道《诗经》可以这么美,小时候会少挨多少语文老师的板子啊!
说实话,除了大家都熟悉的几句,如果没有字幕,唱的什么我也听不出来。不懂中文的外国人听了,也会和我一个感觉:听不懂,但很美。
——这就够了!
即便背熟了《诗经》,又有几人能懂,几人能真懂?站在文学金字塔塔尖的《诗经》,不完全是让你理解的,更是让你感受的。
就好比你不懂汽车的高科技,却可以感受驾驶带来的乐趣。
让人接纳,让人感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第一步。
教条要不得。非要跟他解释“食野之苹”是哪种“苹”,“鼓瑟吹笙”是什么瑟、什么笙,那完了。别说“歪果仁”了,你一个中国人,认真听、认真学的有多少?
潜移默化,春风化雨,就是最好的教育,何况“歪果仁”更不可能接受你的教育。
让我震惊的还有另一点:这些演奏者,基本都是业余演员,是孔子博物馆的工作人员。
他们的名字叫——箫韶乐团。
一群研究古乐、研究历史的人,把两千年前的音乐,结合当代手段,给我们展示了出来。
“三月不知肉味”的孔子,倘若穿越回来,一定热泪盈眶——再也不用跑到齐国去听韶乐了!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作为文学明珠的《诗经》,被以歌唱的形式展现出来,功莫大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想“走出去”,真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可以先让歌声传出去,让世界从聆听中国声音,到关注中国故事,到学习中国文化。
——这或许是更好走的路。
高金国,笔名高了高,高级编辑,著有《好父母养出好孩子——给家长的35堂教育思考课》《写给孩子的趣味中国历史(12册)》《少年读史记故事(3册)》《人生是一场修行》《唐朝那层窗户纸》《齐国那些事儿》等图书26册。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