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第十届“感动余姚”新闻人物、第四届余姚市道德模范将于明晚揭晓!

有爱有梦的余姚城处处闪耀着人性的光芒,有情有义的余姚人时时传递着爱的力量。第十届“感动余姚”新闻人物暨第四届余姚市道德模范颁奖典礼将于2月3日晚上举行。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文明崇德理念传播、风尚培育、典型弘扬、精神践行等四大行动,精心打造“感动余姚”新闻人物和余姚市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一大批对社会贡献大、事迹突出的典型,从默默无闻走进公众视野,在全国、省、市推选表彰中脱颖而出,他们在新时代彰显榜样引领的力量,鼓舞了更多的新老余姚人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彰显着余姚“崇文崇德”的城市精神。

十届感动 致敬不凡

“余姚二山下,东南最名邑。”绵延千年的文脉浸润着余姚这座城市,“知行合一”的理念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余姚人,也铸就了余姚人“文明崇德”的优秀品质。近年来,我市不断弘扬崇德向善风尚,涌现了一批批敬业奉献、敢于担当、追求卓越的先进典型。

为进一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新时代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激励全市上下崇德向善、见贤思齐,自2006年以来,我市精心组织开展了“感动余姚”新闻人物评选活动,挖掘宣传了一大批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发挥先进典型的传播价值和引领作用,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感动余姚”新闻人物评选活动已经走过十余年,累计评选产生覆盖面广、代表性强、影响力大的“感动余姚”人物87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九届“感动余姚”新闻人物暨第三届余姚市道德模范颁奖典礼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八届“感动余姚”新闻人物暨第二届余姚市道德模范颁奖典礼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七届“感动余姚”新闻人物暨第一届余姚市道德模范颁奖典礼现场

这些“感动余姚”人物既有先进群体,也有优秀个体;既有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的道德模范,也有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的行业标兵,具有较强的先进性、时代性和代表性,他们积极发挥先进典型的传播价值和引领作用,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构筑成为“最美”的风景线。

“感动余姚”新闻人物和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是我市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品牌活动和重要抓手,转眼“感动余姚”新闻人物评选活动已经走到第十届。2022年9月,我市启动了第十届“感动余姚”新闻人物暨第四届余姚市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广泛发动全市各地各部门和市民群众积极推荐先进人物和群体。要求被推荐对象需为工作、生活在余姚的新老余姚人或在外发展的姚籍人士,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敬业奉献、助人为乐、孝老爱亲、见义勇为、诚实守信”等方面有突出表现,具有较大社会影响。

2022年11月至12月,组委会办公室对组织推荐和网络推荐的先进人物进行梳理汇总,交组委会初审,由组委会确定第十届“感动余姚”新闻人物暨第四届余姚市道德模范建议名单,初审结果经部门轮审、公众投票等程序,确定为提名人选并提交市委讨论决定最终确定为当选对象。

凡人善举 彰显文明

25年来用孝心、爱心帮扶母亲与病魔抗争的孝子陈高年;年过六旬,屡次不顾自身安危,累计救起6名落水群众,被赞“救人专业户”的丈亭镇三江社区居民胡水林;带领村民走上诚信致富的康庄大道的临山镇邵家丘村党总支书记黄宝康;为了一份爱的承诺,即使身患重病,承受很大经济压力,依然坚持资助远在异乡的6名贫困孩子,直到她们走上工作岗位、走进婚姻殿堂的低塘街道低塘村村民韩亚丽;一次抓捕毒贩行动中,被犯罪嫌疑人用匕首刺伤仍紧追不舍,直到将犯罪嫌疑人扑倒的余姚市公安局民警胡建江;四十余年悉心照顾精神残疾的继弟,至今未嫁,为继弟撑起一片天的阳明街道胜山社区舜北新村居民沈国英;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勇救落水儿童的小曹娥镇建民村村民丁长明;筑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坚固防线的余姚市抗击新冠肺炎医疗群体和社会群体;脱贫攻坚硕果累累的余姚市对口支援和区域合作帮扶群体……

在余姚,像这样的暖心故事和“凡人善举”还有很多,他们奉献着自己、感动着别人,犹如一盏盏明灯,照亮并温暖着更多人砥砺前行。他们是新时代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代表,是大家为之骄傲、为之喝彩的文明崇德余姚人,身体力行地传递人间温情,奏响了余姚这座文明城市的动人乐章。这些平凡人物的感人事迹聚成巨大的力量,为信念烙下滚烫的注脚,诉说这座城市不变的精神品格,彰显文献名邦、幸福余姚的良知丰碑。

人无德不立,城无德不兴。这些道德模范典型成为推动余姚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开创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生动局面,向人们诠释了余姚这座城市的文明温度、道德厚度和精神高度。

善有善报 温暖人心

一沙一砾筑起了社会道德的基石,平凡小善更显文明真情。近年来,我市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培育选树道德先进典型人物,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全社会尊崇礼遇道德模范,营造“好人有好报、德者有得”的浓厚氛围,更好地发挥道德模范示范引领作用,为文明城市创建积蓄强大的道德力量和精神动力。

如今,“感动余姚”新闻人物已经举办了九届,每季度一次的“余姚好人”表彰机制已经延续了十多年,“好人”的推选不仅局限于市级层面,每个街道、每个乡镇、每个村(社区)都会由村民、居民推选出他们身边的好人和典型,形成了月评“身边好人”、季评“余姚好人”、年评“感动余姚新闻人物”的三级道德荣誉评选机制,挖掘培植了一大批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道德典型。

为激发全社会向善向上的力量,对于评选出的先进典型,我市加强宣传弘扬,筑牢精神家园,讲好余姚故事。以群众身边的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凡人善举为原型,组织创作了一批情景剧、广播剧、小品、戏曲等,广泛开展展演、展播活动,大力传播道德典型的感人事迹,将一个个“平民英雄”形象展现在大家面前,不断提升道德典型的知晓率和影响力。身边先进典型示范引领,感召更多群众崇尚文明、明德至善。见贤思齐、齐心协力,好人队伍越来越庞大,做好事、行善举的氛围越来越浓厚。

善有善报,才能涌现更多好人。近年来,余姚不断加大先进典型礼遇,创新推出了“姚文德”基金、向道德模范颁发“道德绿卡”等一系列制度、措施,在制度层面尊崇道德模范、礼遇身边好人,让他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一项项措施激励人们崇德向善,在全社会营造“德者有得”“好人光荣”的良好氛围,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好人”行列。

不啻微芒,造炬成阳。到如今,余姚有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人,省道德模范1人、最美诚信浙江人1人,宁波市道德模范及提名奖14人,市道德模范14人;“中国好人”13例,“浙江好人”33例,“宁波好人”123例,“余姚好人”438例,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一串串动人的事迹竞相涌现,展现出明德至善的社会风尚,成为我市的道德高地、精神标杆和亮丽风景,点亮了这座城市最温暖的精神炬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