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苏作家邹雷将笔触对准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少年革命团体——新安旅行团,塑造了以童牧、章枣、丁捷为主要代表的青少年人物形象,精笔描摹他们在十七载革命岁月里、五万里救亡征途中,守望相扶、艰难成长的故事,刻画出一种坚韧不屈、积极作为的成长精神,凸显了新安旅行团对中国少年儿童运动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凸显了教育在救亡图存运动中对少年成长的重要意义。《行走的学校》中的精彩故事引领新时代少年以英雄为榜样,胸怀家国,砥砺成长,受到广泛欢迎。近日,经评选委员会专家评选,该作品兼获山西出版集团原创出版奖、年度优秀版权输出奖。 长篇小说《行走的学校》甫一出版便受到读者、媒体和专家的广泛关注。中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朱永新说:“作品书写了特殊时期儿童的生存命运和精神成长,让童年生命真正参与到重大主题的思索之中,很好地完成了主题创作宏大叙事的儿童化书写。每本优秀的童书,都是一个种子,它播到孩子们的心里,就会发芽、生根、生长,会让他们成为卓越和优秀的人。”

中国版协原副主席、少读工委原主任、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原主席海飞认为:“《行走的学校》以其充沛的精神感染力与文学感召力细细地讲述着‘新安旅行团’十七年艰难岁月里的革命故事,给当代少年儿童带来了情感上的感动和精神上的引导。”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儿童文学》原主编徐德霞评论认为:“《行走的学校》是在重大题材上的新开拓。作品内容重而不沉、轻而不飘,趣而不俗,在重大历史题材创作中别开声面。”《光明日报》副主编谭华,太原师范学院教授、儿童文学评论家崔昕平在评论指出,《行走的学校》将“家国”植根于少年心间,写出了精彩的篇章。中国作家协会文学理论批评委员会副主任、江苏作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南京晓庄学院特聘教授汪政认为,《行走的学校》不是纯客观的历史,也不是教育理念的抽象说教,它是文学,它以历史为素材,以教育为价值,以文学为呈现方式,从而为读者奉献出了一部独特而厚重的优秀之作。

《光明日报》《文艺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读周刊》《中华读书报》《图书馆报》等媒体刊发了多位专家的评论文章,《人民网》《光明网》《学习强国》等平台相继转载,该书的版权已经成功输出至“一带一路”国家阿联酋。(雷太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