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推进农牧业优质高效转型”新闻发布会。据发布会介绍,内蒙古今年推进农牧业优质高效转型重点是抓好“一力一链两个行动”,并安排40亿元以上资金,支持建设农牧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力”就是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安排110亿元农业生产发展等资金,实施优质高效增粮示范行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同时,实施耕地保护与建设行动,支持实施39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和1920万亩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再就是深挖增产潜力,支持将符合条件的盐碱地等后备土地资源适度有序开发综合利用。“一链”就是推进农牧业全产业链发展。

“两个行动”分别是种业振兴行动和奶业振兴行动。今年将继续安排9000万元资金,支持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良种化水平提升、优势特色品种培育三大工程。同时,开展种业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安排1亿元资金,继续对草种业、奶牛、肉牛、肉羊、马铃薯5个优势产业和杂粮、蔬菜、向日葵、甜菜等产业实施的14个项目进行滚动支持。还将建立优良品种奖励机制,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马铃薯优质新品种和通过国家审定的玉米、大豆等品种进行一次性奖励。

政策清单继续对奶业振兴行动加大支持力度。今年将继续聚焦“奶源”“牛源”“草源”,增加优质奶源供应,鼓励新建规模化奶牛养殖场,推动优质奶牛扩群增量,对2021年以后建成的3000头规模化养殖场,依据新增奶牛存栏数量给予补贴。支持奶牛育种扩群增量。支持奶畜养殖场和奶农合作社饲料收储。鼓励扩大苜蓿草种植面积。支持乳制品加工企业提高生鲜乳加工能力。

此外,2023年推进农牧业优质高效转型的具体目标是,通过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亿亩以上,产量稳定在780亿斤左右。新建完成高标准农田395万亩,实施完成1920万亩的黑土地保护性耕作。

通过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全面摸清种质资源家底,力争培育1-2个在全国具有领先优势,推广面积进入前10的品种,农作物良种繁育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打造国家重要的种源基地。

通过实施奶业振兴行动,建设3000头以上规模化养殖场58个,建成16个,力争奶牛存栏达到170万头以上,奶产量达到785万吨。

通过推进农牧业全产业链发展。不断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千方百计推动产业链往下游延伸,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培育更多百亿级、千亿级的规模化产业集群。(刘梦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