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结出的绿蚕。记者 郑宇 摄/视觉重庆
重庆日报消息,“快来看看我们养的蚕子新结出的绿茧。”2月3日,重庆日报记者走进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见到了科研团队培育家蚕结出的“新绿茧”。
在实验室,记者看到,实验室的办公桌上摆放着几盘才结出的蚕茧。其中有黄色、白色,最“打眼”的是一盘纯绿色的蚕茧。
“家蚕天然茧色可分为三大类:不含或含有微量色素的白茧;由类胡萝卜素沉积形成的黄红茧,如金黄茧、肉色茧、粉色茧、锈色茧等;以及由黄酮类化合物沉积形成的绿茧。”该实验室科研团队童晓玲教授介绍说。
以往,天然彩色茧并不鲜见,但这一份“新绿茧”却很难得。为什么叫“新绿茧”呢?童晓玲解释说:“绿茧中的色素与黄红茧类不同,茧色素不仅在丝胶中积累,也在丝素中积累,因而其蚕丝在脱胶后仍能呈现天然绿色,是彩茧中的优势类型。”而“新绿茧”又是绿茧中的“佼佼者”,因为其他天然绿茧都是淡绿色,而“新绿茧”是最浓的类型,具有更突出的开发价值。因此,“新绿茧”的遗传机理,一度是科学家们探寻的重要课题。
为了弄清楚“新绿茧”的遗传奥秘,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多年前就开始着手研究。如今,他们发现,“新绿茧”的这种特性,源于一簇串联排列的糖转运蛋白编码基因(Str)以“剂量共享”方式协同作用于蚕体内黄酮类化合物的吸收过程。他们通过研究,既发现了Str基因(簇)的一种新功能,也揭示了生物体着色的一种新机制。这项研究论文已于1月31日在国际著名期刊《分子生物学与进化》上在线发表。
童晓玲说,更难能可贵的是,黄酮类化合物对人体健康状态的维持不可或缺,且对多种疾病有治疗作用。团队的研究不仅预示了一种创制理想类型彩色茧品种的潜在途径,也为黄酮类化合物在动物及人体内的吸收利用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去年12月,已有80多年历史、现如今已保存了近1200种家蚕品系的西南大学家蚕基因库,被正式认定为国家级蚕遗传资源基因库。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西南大学蚕桑纺织与生物质科学学院院长代方银教授透露,今年,团队的一大重点工作,是依托蚕遗传资源基因库和超级泛基因组图谱进行家蚕素材创新和育种研究。
重庆日报记者 李志峰
原标题:又一突破!西南大学家蚕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结出“新绿茧”
热门跟贴